2018-10-22

德化仿古瓷初探

陶瓷,这一泥与火的艺术产物,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具有不同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生活、科技进步、艺术成就、民俗风尚以及地方特色等等广泛的文化内涵。既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实用品和艺术品,也是历史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存世稀少的古陶瓷,就成为考古家、鉴赏家、收藏家和各国博物馆、文物店、古玩铺寻求的稀珍,尤其是名窑、名瓷产品,名家作品,更加备受青睐,藏品想送至国内一线拍行(北京保利、北京翰海、中国嘉德等),亦可私下推荐。可询,一五二。四零一八,四七二二。徐女士!视若价值连城的瑰宝。可惜,属于易碎品的古陶瓷,历经历史沧桑的颠扑,延至后世,完美者已所存无多。名瓷名作,更加风毛麟角,重金难寻。后代专家出于对古名瓷的喜爱和探索其烧制技术奥秘,不惜代价地进行研究恢复。同时也有一些古董商人为牟取暴利,千方百计委托能工巧匠加以仿制,藉以以假乱真,于是也就诞生了仿古瓷。

    以善制白瓷和瓷雕名驰中外的德化窑,是中国陶瓷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瓷坛也占有特殊的地位,与历代各大名窑一样,既有名瓷名作问世,后代也就有些仿古产品制作流传,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浅探,以求教于专家。

    一、德化仿古瓷产生原因和时代

    具有优质丰富资源和优秀技艺传统的德化窑,经过宋元二代的发展,至明代登上了一个开拓的新高峰,在窑炉改革、优质瓷研制、瓷雕艺术三个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诞生了被国际上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的象牙白,被日本人称为“串窑的始祖”的“蛋式窑”和享有“东方艺术珍品”的艺术瓷雕,使德化瓷器在国内外产生了划时代的深远影响。明代德化窑的能工巧匠,利用当时较先进的蛋式窑的适当装烧窑位和当地的优质瓷土原料,研制成功的象牙白瓷种。或白中泛黄,宛如象牙;或纯白如脂,形若奶油;或白中蕴红,尤如婴儿粉嫩透红的肌肤,故有象牙白、猪油白、奶油白、乳油白、天鹅绒白和孩儿红等等的美称,这些不同名称的瓷器,虽是由于受到烧成中不同温度和气氛影响而产生略有不同的瓷色,但仍以白为主,属于白瓷,并具有晶莹温润,如脂似玉,优美绝伦,举世无匹的同一瓷质。故被国际上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而称为“中国白”。嘉、万期间,德化瓷雕独特风格的奠基人,雕塑大师何朝宗采用这一优异瓷质所创制的瓷观音、如来、达摩、罗汉等艺术品,设计工巧,造型别致,形神兼备,衣巾飘举,线条柔和,衣纹流畅,动静相衬。栩栩如生。加上精雕细刻,风格别致,件件宛如脂凝玉琢,格外精美动人,被视为天下独特的艺术瓷珍,达到使当时的“日本富人,不惜以万金争购之”的珍贵程度,足见其艺术魅力的高度影响,与其同时期的陈伟、张寿山、林朝景等瓷塑艺人的作品也受到中外一致的珍爱。除瓷雕佛像外,当时还有部分造型精巧、装饰别致的花瓶、香炉、杯碟、文具等实用艺术品问世,由于此类产品的轰动和影响而成为收藏家、艺术爱好者、高屡人士猎取的异珍奇宝,至今国内外博物馆、文物单位以及民间仍有不少珍藏,随着岁月的流逝,明代德化瓷的存世品益见稀少而珍贵,清代的釉下青花,古彩香炉、花瓶等亦有不少优秀产品深受后代所喜爱。因应国外古玩商户的需求,清代直至民国,德化均有仿制前代名瓷名作流向国内外。 

    二、德化仿古瓷的主要品种

    德化的仿古瓷主要是应香港、台湾、宁波、广州、厦门、福州、泉州、仙游等各地古董商和东南亚一带的侨商特订而制作的。多数产品为商户提供样品或图片和要求给作者进行仿制,例如民国期间德化著名的瓷雕艺人许云麟(即许友义、许裕源)就曾为香港的“玉成轩”、“源源”等古董商户承制过多种多样的仿明仿清德化瓷雕产品。

    仿古瓷所仿制的都是前代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优秀品种。德化仿制明代的艺术白瓷居多,有各种不同造型的观音、如来、弥勒、达摩、罗汉、三大士和八仙、寿星、关公等佛像和八卦炉、鼎式炉、竹节炉、三足炉、筒形炉、狮纽、狮耳、兽足及仿青铜器造型和装饰的鼎炉、爵形杯、花瓶以及运用堆贴、浮雕技法制作的梅花杯、八仙杯、牡丹杯、八仙壶、平心盌和瓷箫、瓷笛等精巧产品,清代中后期至民国,除仿制明代白瓷产品外,亦有一些前代釉下青花仿制品,诸如圈彩山水人物香炉、八宝博古香炉、山水笔筒、山水花瓶、博古花瓶、满彩缠枝牡丹茶盌等等。防制产品的造型、瓷质基本与原作一致,制作、装饰工艺精细,基本达到形似质似而且神似的程度,后人要加以鉴别,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极易产生谬误。例如,我们收集到的一件狮耳花瓶,瓷质白中蕴红,莹润如玉。胎体厚重,具有很好的半透明度,造型、瓷质、制作工艺完全与明代产品一致,釉上刻有“康熙十七年赛谢”字样,此件到底是明代所制,收藏者至康熙十七年才作为谢神供品献给寺庙?或是康熙十七年所制?值得推敲。

    三、德化仿古瓷的一些特征

    能工巧匠所仿制的仿古产品,大多达到形似、质似和神似的程度,准确鉴别,并非易举,加上德化历代均为烧制外销瓷的民窑。优秀产品世代流传相袭,变化不大,极难截然断代,也给仿古瓷的鉴别增加了复杂性,要寻找其特征,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瓷质釉色。瓷质釉色是鉴别的一项重要依据。有些人认为德化的普白瓷是宋元的,建白瓷(象牙白等)是明代的,青白瓷是清代的,高白瓷是现代的,这种看法极为片面,须知德化历代以来直至六十年代,都是采用当地瓷土进行单一配方。釉料也是基本采用釉石配合石灰、谷壳灰所制。所用的窑都为龙窑,历代产品都有青自瓷和普白瓷,瓷质釉色的变化除了选择原料和釉的配制比量的不同而外,还涉及烧成温度和气氛的影响。因此历代也就都有白瓷、青白瓷生产,以明代为例,生产建白瓷的也仅浔中和三班等少数窑场,全县其它各窑场均烧制白瓷和青白瓷,产量居于主要地位。因此,明代的瓷雕产品也有青白瓷和普白瓷。可以认定何朝宗、陈伟等著名雕塑艺术家的早期作品也有青白瓷和普白瓷。直至嘉靖、万历期间,其雕塑技艺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加上选用当时优异的建白瓷原料才达到珠联璧合、完美无匹的程度,但此类作品较少。清初虽有少量建白瓷产品,其后建白瓷质的烧制技术中断,转而以青白瓷和白瓷替代,也就只能仿制前人的青自瓷和白瓷产品。因此,鉴别明代的产品或后代的仿制品。不能单以建白瓷质为依据。而应包括青白瓷和白瓷,同时还应参照其艺术特点、款式标记、制作工艺等加以全面鉴别研究。

    2、款识标记。德化瓷的款识标记主要有如下几种。一为出现于明代的瓷雕印章式款识,这一款识为何朝宗等具有高度文化艺术修养的艺人所创制,后代承袭沿用。如表明产地的葫芦形或花瓶形的“德化”篆书二字章,表明作者的四方形“何朝宗印”篆书四字章,或葫芦形“张寿山”篆书三字章,表明年代的长方形“大明万历年制”正楷六字章等等印章款,一般均盖于作品背部的胎体上然后上釉烧成,胎体湿度适当所盖者字迹清晰,胎体太干所盖或釉层太厚者字迹模糊。一般地名章或年代章在上,作者章在下,亦有单一盖作者章或年代章的。后世艺人均仿效这一形式。但后世艺人则较少直接用姓名印章,多数采用艺号或堂号章,如苏学金的“苏蕴玉”,许友义的“许云麟”或“许裕源”,有的仿制前代作品则在背部上方盖一葫芦形“何朝”或“何潮”篆书二字印,表示继承或仿效何朝宗的作品风格,下方盖-诸如“博及渔人”等作者的艺号章。何朝宗等明代艺人的产品被仿制较多。仿制产品的印章、字体形状虽同,但由于烧戒胎体的收缩不同,一般均与原作有偏大偏小之差,但凡具有印章款识者虽非原作,也是属于能工巧匠仿作的精制品,同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还有一些艺人除了盖上印章款识之外,还在作品底座等不明显处刻上自己的姓名。我们曾见过一件上面盖有“博及渔人”,的印章,座下还有手刻的“苏学金手制”标记。二为以香炉和花瓶为多的印章款式,此类款识,大多仅表明年代,少数表现作者,诸如明代白瓷的洪武、宣德、正德、成化、嘉靖、万历加“年制”四字款或加“大明”六字款,及林子信的“林氏子信”四字章、“子信”二字章、苏和顺的“和顺苏记”和“文荣雅制”等等。清代青花瓷和古彩瓷以颜料印制或书写的康熙、乾隆、雍正、嘉庆等加“年制”四字款或加“大清”的六字款,字体工整端丽,大都出现在产品底部,基本是仿官窑作风,此外还有大量表明窑场作坊的标记,如月记、胜玉、和玉和笔画灵芝、火焰、秋叶、鱼、藻、如意等等,仅作为各自产品的标志,不属仿古瓷之列。

    3、制作工艺。仿古瓷的制作必然要受到一定数量和交货期的制约,仿制工艺虽是采用前人手法,但却难以达到那种精心自如的程度,难免要露出一些急就的痕迹,例如瓷雕艺术品,原作者一般是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进行创作设计,印制坯体时都采用拇指指腹由中心向四周顺序推压,衣纹、线条较多较深处,印压力度较大并有多遍重压的痕迹。印成后内部不加修削,存在一定推压的指纹,胎体厚重、衣纹深刻、边沿锐利,明代雕塑整体简练,装饰物较少。仿制品则因赶时间,保数量,印坯时指掌兼施,掌跟痕迹较多,印成后较厚处有所修削,胎体也较薄。衣纹刻划比较浅,合缝处理不够精细。再如香炉和花瓶等的制作,浮雕者以模印成型,素胎者以手拉坯制作,较大型和形体变化较大的花瓶,则采用分段拉坯加以粘接成型。清代中期以上的产品胎体均厚重,香炉口沿较厚,内里拉旋纹清晰,花瓶内里的拉旋和粘接痕迹同样清晰可见。仿制品胎体则较薄,粘接处有所修整,这些改变主要是为有利于产品烧成,减少开裂、变形,增强整体瓷化的强度,保障如期交货所采取的改进措施,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鉴别依据。

     总之,可归纳为:1、德化仿古瓷主要诞生在清至民国二代,以仿制明代的白瓷为多,并有少量清代的瓷雕及釉下青花和古彩瓷。2、仿制的产品有观音等佛像、香炉、花瓶、笔筒和堆贴、浮雕的梅花、八仙、牡丹、龙鹤等杯、盘实用艺术产品和青花、古彩香炉、花瓶等优秀产品。3、明代的白瓷应包括青白瓷和普白瓷。4、仿制品可分为特定仿制前人的带款识的名作和继承前代产品的优秀造型、装饰传统两类,带款识的属于作者的得意原作或为精工的仿制品。有些名家(包括何朝宗等)的作品并非都有款识。5、德化沿袭仿制前代优秀产品甚多,此类仿制品仅为继承优秀传统,并不存在以假乱真的牟利企图。

    以上所述,谨是我们在从事德化古陶瓷的探索中,对德化仿古瓷的一些初步了解。不计粗浅,藉以抛砖引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