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Layout
1 简介
auto Layout是Apple为多种显示分辨率的iPhone和旋转效果提供的自动布局工具,可以在Xcode和代码中进行设置。可以参考《精通IOS开发》P91、《IOS开发指南》P71及johnlui博客。
2 Xcode
Interface Builder 为Auto Layout提供的很多工具支持,其中有align、pin和resolve Auto Layout Issues(缩简为rali)。如图 1所示三个图标,从左到右分别表示为align、pin和rali。
图 1
2.1 Align:对齐
Xcode为视图内的组件提供自动对齐的功能,如图 2所示当单击align图标时,出现的对齐窗口被分为了三类:上、中和下。
图 2
2.1.1 Edges:多控件
这个分类的功能是为多个控件提供对齐的功能,从图标就可知各个选项的意义:
-
Leading Edges:左对齐;
-
Trailing Edges:右对齐;
-
Top Edges:顶对齐;
-
Bottom Edges:底对齐。
如图 3所示两个控件是顶部对齐。
图 3
2.1.2 Centers:多控件
这个分类也是为多个控件提供对齐的功能,从图标也可以知各个图标的语义:
-
Horizontal Centers:水平中心对齐;
-
Vertical Centers:垂直中心对齐;
-
Baselines:文本底线对齐。
2.1.3 Container:单控件
这个分类是为容器内当个控件提供对齐的功能,各个语义为:
-
Horizeontally in Container:对于父视图的水平中心对齐;
-
Vertically in Container:对于父视图的垂直中心对齐;
2.1.4 Update Frames
这个选项的语义是为添加约束后进行的操作,如图 4所示,其语义分别为:
-
None:表示添加完约束后,不进行任何操作;
-
Items of New Constraints:表示添加完约束后,重新适应约束到涉及的View;
-
All Frames in Container:表示添加完约束后,更新所有的view和Frame。
图 4
2.2 Pin:位置
Pin的功能为视图中的控件设置位置和大小,如图 5所示,当单击pin图标,将出现pin设置窗口,被分为的四类。
2.2.1 位置设置
在图 5中的最上部分的功能是为视图中的控件设置位置。在其底部有个"Constrain to marigins"的复选框,并且在其中心有个白色矩形周围有4个输入框,。
-
选中"Constrain to marigins"的复选框
这种情况,当选中红色虚线,其四个输入框的值表示当前控件与最近控件之间的距离。
-
未"Constrain to marigins"的复选框
这种情况,当选中红色虚线,其四个输入框的值表示当前控件与父容器四条边之间的距离。
2.2.2 单控件大小
在图 5的第二部分,当选中复选框时,则对当前控件指定长度和宽度。
2.2.3 多控件大小
在图 5的第三部分,当选中复选框时,则对选中的多个控件设置相等的长度和宽度,其中aspect ratio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2.2.4 对齐
在图 5的第四部分与align的语义是相同。
2.3 Rali
Rali是resolve Auto Layout Issues的缩写,其功能是管理视图中的约束,如图 6所示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2.3.1 Selected Views
这个分类是为当个控件或视图提供的功能,其各个选项的语义为:
-
Update Frames:在interface Build中更新当前选中的控件的位置。
-
Update Contranints:在interface Build中更新当前选中控件的约束。
-
Add Missing Contraints:为当前选中的控件,添加默认的约束。
-
Reset to Suggested Constraints:不清楚。
-
Clear constraints:清除当前选中控件所有的约束。
2.3.2 All Views
与Selected Views的不同是All views是对视图内的所有控件进行管理。
3 IB使用方式
图 7
在视图中的任何控件都有四个属性:x、y、with和height,如图 7所示,a和b表示当前控件的左上点在父视图中的坐标值,c和d表示当前控件的宽度和高度。所以使用Xcode的auto Layout是间接的为控件设置这四个属性。可以通过align和pin间接的设置这四个值,否则Xcode将会给出警告,如图 8所示有两个警告,表示"1"和"Label"两个控件在垂直方向存在模糊,即有可能是height或y值没有得到设置。
图 8
4 代码使用方式
http://my.oschina.net/201003674/blog/339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