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的杀手级应用-不成问题的问题

        3G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3G时代增值业务的最大卖点和吸金点在哪里的问题。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其实科技发展历史上类似这样,技术已成熟,但市场在哪里却不知道的情况非常常见。但一个能给人类带来大量便利,又有望把资费控制在合理水平的技术,一旦大规模投入市场,总会有他的用武之地,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比如PC,比如手机,比如因特网,比如航空快递,比如光纤宽带、手提电脑、MP4、WAP网站、移动QQ、email、电子商务、GPS、商务通、电子词典、门户网站......上述全都是在开始阶段备受质疑的技术,甚至包括开发商自己也不报太大期望,但是巨大的商业潜力蕴涵在它们能够带来的便利性之中,一旦渡过艰难的市场开发阶段,数个商业巨人便就此站起。

       可能有人会说,上面这些例子和3G技术并不相同,因为3G需要的投资太大,需要的市场支撑太难以实现,3G市场尚未把市场培养起来便已进入恶性竞争阶段,等等。关于市场能否支撑的问题,我在这里不愿多谈,直接说看法吧:个人认为经过两到三年以后,国内的用户数和ARPU将足以支撑3G甚至4G,前提是最大的利润没有被垄断性运营商攫取--那样将伤害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现在国内对3G的疑问多多,反对者的主要疑惑在于觉得国内的情况太复杂,这里也有问题那里也受制约,国内手机用户又以低端用户居多......其实这些问题,跳出来看看,都是表面的,流于商业细节的问题;反对者也不否认3G本身是有前途的。因此,基于趋势性的东西最终总将压倒一切抵抗这个从历史学中得来的经验,我仍然看好3G。

        3G是个全新的技术,带来的自然是全新的应用,在新应用还没变成消费者的习惯之前,自然会有人认为它昂贵却没有用处,但决策者和身处这一行的人实在不必为杀手级应用尚未浮现而烦恼。原因有二。第一,有因特网需求就有3G需求。因特网刚出来时很多人以为它只是极少数人的玩具,但看看现在,中国起码有一亿人离了网络就不知道晚上该怎么打发时间。而3G是一个将把网络带到移动环境中的技术,它怎么会没有前景,没有市场?

        中国是个很奇怪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某些消费品搬到中国,那是投多少钱赔多少钱;但另一些消费类的东西拿到中国,怪了,几年就可以赚一大堆钱回来。但问题是:这中间有什么门道?让我们看看成功移植到中国的舶来品:breadtalk,貌似高档的大众消费品;星巴克,貌似高档的美国低端咖啡厅;手机,貌似高档,其实一次投资几百美金就可以炫一两年的电子玩物;网吧,相比其他传统娱乐场所来说极其便宜的娱乐地点;沃尔玛,国外的商品仓库,我们的步行街......有个规律,就是但凡成功移植来的舶来品,要么是本身很酷很炫且容易上手,要么是属于中国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只是让你把消费地点改一改,内容改一改,价格不要翻三倍以上,比如从吃火锅变成喝咖啡。

       中国人是崇洋媚外,好面子的,但是中国人又是没有太多钱的。这样,你提供的消费品或者服务,如果能让国人觉得很有面子,价格又不是很离谱,那就有门;但如果提供的东西只有内行人或者发烧友知道好,或者价格实在离谱,那国人就会撇撇嘴走开。3G的东西,属于前者。而且手机在中国已经有点“身份地位证”的意思,类似于以前的彩电一样,现在几乎人人对手机都有点认识。诺基亚N系列的手机不便宜吧,白领们可是从它天价上市初始就趋之若鹜;普通手机加个mp4功能,其实没什么变化吧,可再没钱的人这两年也把旧手机换成新的多媒体手机了--当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买的是白菜价的黑手机,可谁说3G手机就做不成白菜价呢;那么如果周边的时尚人士都开始用3G手机,用3G增值业务了,那国人会如何反应呢?总之,习惯性的跟风消费,这是3G的市场动力之一。此外,只要有习惯了因特网的人,就必定有3G的潜在消费群体,这是3G的市场动力之二。今天很多人觉得它没有钱途,但我可以断言,两三年之后最少三成的手机用户买东西、出差就会没3G不行,钱途大大的有。第三,它的终端更是一个新的有极大需求的电脑市场--能揣进口袋的电脑+电话,这个掌上电脑平台将催生一大批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新贵。忘记是谁说的(但显然微软和google也这样认为,这可以从他们的商业动作里看出来),以后掌上型能上网能打电话的电脑将逐渐变成一半人的标配,即每个人一台pc或笔记本电脑,口袋里还要揣一台小电脑,我很赞同这种观点。很多人不想用3G是他们不知道3G能干什么,但稍微清楚些3G中可以做到哪些事的人,恐怕都跟我一样对3G应用全面开花的时代有种很期待的感觉,起码我自己在很多工作、生活、学习的场合中经常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如果现在有那种3G业务,我会多么方便”的想法。

        希望在任何移动环境中,都可以掏出手机直接上网;希望自己的手机可以做到电脑能做的70%的事情--这恐怕是一半大学生和IT从业者的共同想法。我这么说的原因就太多了,每一个IT从业者都有体会。高科技民用品,一旦在大学和IT业普及,将很快普及到所有人,这是历史惯例。仅仅上述这两点需求,就足以证明3G实在是一个大金矿,更何况3G能带给我们的比这还要多。杀手级应用,其实主要就在于这两点需求上,基于这两种需求,3G业务开发的从业者稍微动动脑筋,就能找出一大堆具有吸引力的具体应用来。我的观点和很多人相同,未来最赚钱的3G公司,将主要在于3G网站、电子商务、游戏这几个领域,即为用户提供服务,视频电话自然也是,但能靠它赚钱的,目前看来只有运营商。

        根据一些公司的高层在媒体上的过分避重就轻的发言、回答,我的感觉是,很多对3G有兴趣,而且自己有技术实力的公司现在已经有了想法,甚至是已经明确知道该从哪里赚钱,只是他们不想说出来。可能是觉得现在3G普及率还不够,网络数据传输速率还太慢,资费还太贵,所以这些公司还不急着动作,因为起码在09年夏天之前,网络还是处于建设中,市场处于培养初期,3G的春天还不会来,人家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提前亮出来被竞争对手看见。但是大家不要以为3G上没有能吸引用户的东西,3G应用的商业开发费用相对传统行业是比较低的,一旦数据费用降到电信网的两倍以内(我认为这是能让国人开始接受的一个资费水平,即最低月租100元),恐怕大批做3G的网站、软件开发商、服务提供商会一夜之间从各一级城市里冒出来,以令大家瞠目结舌的速度开始盈利。


另外贴一下我刚刚在别人的博客上发的回复:
呵呵,哼哼。3g的实质是能上网的手机,这个似乎已经是通信领域的共识了吧,所以作者前面的论据是对的,但算不上“大胆的推测”。但是3g还不等同于网络的无线应用,因为它依然是基于电路交换,是一个传统无线通讯走向ip无线通信的过渡产品,从技术本质上来说它离2g网络近些,离ip网络远些,是把ip数据包强行通过电路交换进行承载才得到的网络性,代价是非常大的,所以说根还是在传统通信上,因此必定会保有很多传统通信领域的特征。为什么运营商会抱住wap不放?首先因为直接登陆http网站虽好,小屏幕手机仍然会在几十年内一直占据半壁江山(除非可折叠液晶屏或全息投影技术相当成熟)---QVGA的屏幕怎么看普通网页?必须有能适应小屏幕手机的网页协议!当然wap是不行的,但电信部不想带着大家向日本公司交专利费,3gpp的wap协议替换品还没影子,只好将就了。其次,智能手机用户太少(这些人的手机是可以直接看普通网页的),这些用户中愿意多花钱去在手机上登陆因特网的,就更少---市场太小,所以目前国内的运营商不急于满足他们的需求。
      但是现在国内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矛盾并不是处于楼主所认为的原因,而是正常的商业竞争的体现。现在运营商的门槛比SP高,他们是产业链上游---这和当初因特网刚开始发展时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技术和资格所形成的壁垒最终会被技术进步和商业竞争瓦解,而内容提供商的内容优势和服务优势会始终存在,那时运营商的境况就和现在的电信一样了:由于竞争激烈,只运营网络已经不那么赚钱;即便搞了互联星空出来,又仗了竞争场所就在自己家里的优势,但还是抢不到太多钱,没哪个大网站会把电信当大爷看。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pc制造产业和软件提供商之间:开始IBM和苹果轮流当老大,但最后,老大是微软。在人家对产业有垄断力的时候,你要求它不要搞垄断,不要赚取暴利,那是不可能的;但当它设置的垄断壁垒消失后,谁把用户控制得最牢谁才赚得最多,即靠服务赢得市场。这将是一个五年到十年的过程,大家慢慢等吧。其实现在腾讯做移动增值业务已经屌得不睬移动和联通了,所以也许还用不了那么久。
      当然移动领域的ISP和ICP的上游始终有人,即高通,诺基亚这些掌握了移动通信核心专利的公司,那和intel公司一样,技术门槛太高,人家要赚暴利,我们始终是没办法的。
      等Wimax之类的移动ip通信技术成熟,届时移动网络跟因特网的互联将非常容易实现,成本又比3G低得多,那才是真正基于ip的移动通信网络,才是内容服务商辉煌的时候。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业随想,手机,网络,电信,电子商务,wap,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