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1世纪三个重要特征: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三者以网络为核心。
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现在的趋势是三网融合。
网络 :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络。
互连网:通用名词,internet,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形成的网络,即网络的网络。
互联网:专用名词,又叫因特网,Internet,指目前全球最大的、特定的互连网。
互联网的两个特点:连通性和共享(即资源共享,如信息,软硬件共享)。
“互联网+”:将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和各个传统行业相结合。
计算机网络由结点和链路组成。
结点:如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
集线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
主机: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边缘部分)或者手机。
谈到网络互连时。默认主机上已经装有通信的软件/程序,通信实质上就是程序/进程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
主机:信息处理,通过网络交换信息。
路由器:用来转发分组,进行分组交换。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暂存,检查首部/包头,查找转发表*,根据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交给下一个路由器,直到最终的目的主机。
**转发表作用:该把路由器中暂存的分组发到哪一条链路。需要路由器之间不断交换信息来维持,更新。正确反映网络拓补的实时情况。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美国国防部先创建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它是单个的分组交换网。后来又创建了以TCP/IP协议为标准的多组网络互连技术。
因此TCP/IP早期未考虑安全问题,如今的IPV6已经考虑了安全问题。
2、三级结构的互联网。主干网,地区网,校园/企业网。91年商用,由私人管理,有偿使用。
3、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互联网管理机构——>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两个主机通过ISP进行通信。一般选择本地下载快一些。(ISP 叫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是盈利机构如运营商,也可以是某个大学,非盈利)
IXP:互联网交换点,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一般由一个或多个网络交换机组成。
互联网工程部:研究短期中期的工程问题。
互联网研究部:研究长期需要考虑的问题。
互联网的组成: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边缘部分:由所有接入互联网的主机组成,用户使用其进行通信和共享。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P2P方式两种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网络的路由器组成,服务边缘部分。通信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核心部分的路由器一般用高速链路连接,边缘主机接入到核心部分通常以低速链路连接。
客户——服务器方式:是最常用,最传统的方式。计算机通信的对象是主机中的进程。服务请求方主机运行客户程序,服务提供方主机运行服务程序。双方都要使用互联网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
客户程序:主动向服务器发起通信,需要知道服务器地址,不需要复杂的硬件和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可同时处理多个请求。不断运行,并被动接受各个客户的请求,不需要值到客户地址。需要复杂的硬件和操作系统。
P2P/对等连接方式:只要各台主机都运行**对等连接软件(P2P软件)**就可以对等连接并通信。各方可以互相下载对方的资源。如迅雷软件,可以从多个对等源下载资源,下的人越多,速度越快。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在通话的全部时间中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传送突发式数据效率低,绝大部分时间被占用的线路是空闲的。如早期的电线连接的电话。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整个报文在某个结点被全部存储,再发往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把一个报文分成几个分组,分组又叫做包,是传送的数据单元,每个分组由首部/包头和后面的数据部分。
首部/包头:包含了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控制信息。
报文的某个分组正在某个链路上传送时,该链路才被占用。在其他的空闲时间,该链路可以给其他主机的分组使用。
同一个报文的各个短分组可以沿不同的链路传送。
某个节点故障,按照路由器中运行的路由选择协议,可自动重新选择最佳路径。
一台主机的多个进程可以和不同主机的不同进程同时通信。
分组通信实质:断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提高利用率和效率。
分组通信的缺点:利用率过高,分组输入输出路由器都要排队,有时延。各个分组所携带的控制信息也会造成开销。
核心部分三种交换的比较: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到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转存后发往下一个结点。
信道:以传输媒体为基础的信号通路,作用是传输信号。
可编程的硬件 一定是含有CPU的,路由器就是。
按作用范围来分类计算机网络:
1、广域网:WAN,又叫远程网,是互联网的核心,连接广域网个结点交换机的链路都是高速链路,长距离通信,跨国。
2、城域网:MAN,目前很多MAN采用以太网技术,连接几个局域网,城市。
3、局域网:LAN,小范围的计算机或者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连接,如学校或者企业均有多个互连的局域网。局域网内部必须采用同种通信协议,以太网是局域网最常用的一种,所以局域网最常用的通信协议标准是以太网标准。
4、个人区域网:PAN,将个人使用的几个设备通过无线技术连接形成网络。
接入网:用户端系统到互联网中的第一个路由器(边缘路由器)之间的一种网络。是用户与互联网桥接的桥梁。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速率:数据的传送速率。单位是bps,每秒几个二进制位。网络的速率一般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而非实际运行的速率。指一个信道的速率。
2、带宽:原指信号各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表示某通道传送数据的能力。某个信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数据率。单位是bps。
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所有信道的数据量。单位为bps,也可以用每秒的字节数,帧数来衡量。
4、时延:a.发送时延:主机或者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花的时间,从发第一个bit开始算起,到发完最后一个。
b.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所花的时间。电磁的速度从在自由空间,铜线,光纤依次减小。
c.**处理时延:主机/路由器在收到分组要花费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如分析首部/包头,提取数据部分,校验错误等。
d.排队时延:分组进出路由都有可能要排队。排队时间的长短取决与网络的通信量。
5、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表示在第一个bit到达终点时,该链路上有多少个bit。
6、往返时间:有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两种。
D = D0 / ( 1 - U )
D:网络当前的时延
D0:网络空闲时的时延
U:网络的利用率
OSI/RM:名义上的互联网国际标准
TCP/IP:实际上的互联网国际标准
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和标准。
网络协议三要素:
协议的两种形式:文字描述和程序代码。
***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五层网络体系结构介绍:(除第一层每层都加入本层的控制信息)
协议栈:将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者进程。
协议是对等实体通信的规则,是水平的。
服务是通过层间接口来提供或者使用,是垂直的。
TCP/IP一般指整个TCP/IP协议族。它的层次结构是四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在这里合并为网络接口层。沙漏状结构。IP协议是它们的核心。
现在的技术发展不需要严格遵循分层概念,如某些进程可以直接使用IP层或者网络接口层。P36。
问答题。
习题
转发表的产生,作用:
各路由器需要经常交换彼此的路由信息,用来维持和更新路由器中的转发表。从而实时反映网络拓补结构。
转发表用来寻找合适的链路发送数据。
***路由器***的作用:
往返时间: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计时,到发送方得到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所花的时间。包括各种时延除去传播时延。
everything over IP——tcp/ip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服务。
IP over everything——ip协议可以在各种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运行。
TCP连接的建立需要消耗时间,与RTT有关。传输数据也需要对方的确认。
当运输层采用TCP协议时,数据链路层会检测收到的帧有无差错,有错则丢弃这个帧,由TCP来重发错误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