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过去,总需要一些人为之殉葬。在巴尔扎克眼中优雅却注定要没落的贵族;在福克纳虚构的邮票般大小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生活着的人们,面对着北方工业文明的入侵而精神价值体系崩溃;而在黑泽明的电影中,幕府时代的殉葬者,就是武士。
武士是一个奇怪的族群。在平民面前,他们昂首挺胸,貌似不可一世,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已食不果腹,生活质量远远不及他们所看不起的平民。在大名眼里,他们又是卑微的存在,是战争的打手和侍奉主人的忠仆。作为不事农耕的脱产者,他们以刀头舔血谋取生存和进阶,却有着高人一等的道德标准与符合儒家纲常的行为底线,有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自我实现的人生追求。
黑泽名对武士阶层的没落有着深深的哀悼,他一再在他的电影中表达这种感情,譬如《姿三四郎》、《影子武士》,更是在他的巅峰之作《七武士》表达了他对武士道精神深深的眷恋和对它必将消失的深深的无奈。也正是在这种无奈和失败中,武士们寻得了生命的尊严和崇高的自我实现。
《七武士》长达三个半小时。这是一部集电影艺术与人文思考于一体的里程碑式作品,它所蕴含的丰富超越了我所有可能的想像。做为电影本身,它所具有的信息的广度,做为作者的黑泽明,对电影艺术思考的力度,做为观众,对电影的身不由已的沉入的深度......都使得它成为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但剧情却极为简单:1、农民寻找武士2、武士训练农民3、武士带领农民对抗强盗。
根据电影中菊千代的“家谱”信息,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587年。前一年,丰臣秀吉完成统一大业,距离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还有17年。这是个天下初定,秩序未定的时代。影片一开始,伴随着天边呼啸而至的人马,将观众的视线带回了战国时代的日本,但随着山贼用火铜朝天放了一枪,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让我们先看看整部影片最鲜活的两个人物:菊千代、胜四郎。前者,根本就不是武士。他的鲁莽,虽然为整部影片增添了漫画式的喜剧成份,但是也直接造成了最后“武士帮”的失败。后者,虽然是武士身份。却通过不合时宜的初夜和畏手畏脚的初斩(第一次杀人),从一个唯唯诺诺的跟班成长为一个男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都只是徒有其表的武士。他们的血液里并没有继承久藏、勘兵卫或其他几位武士的武士道精神。但他俩无疑也是最讨喜的角色,最起码黑泽明最喜欢他们。
菊千代
菊千代初一看是个类似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滑稽角色。他是个冒牌武士,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名字(也许这也暗示着武士这个称号的行将就木),菊千代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他为了证明自己是武士的后代而偷来的一个族谱里的名字。搞笑的是这个名字是个女孩的名字而且只有十三岁,由此可见,这个假菊千代、假武士根本不识字。(一个这样的“武士”啊!黑泽明既戏谑又心酸地在描绘这个角色吧?)
菊千代出场时,勘兵卫正在剃头穿袈裟。菊千代就那么坐在那里,熱辣辣地盯著他,眼睛里写满了对武士生活的向往。
勘兵卫结果了劫匪,菊千代冲上去又踢又踩,装模作样,好像是他干掉的,或他和勘兵卫根本是一伙的。
由于勘兵卫杀劫匪杀的太漂亮,胜四郎倾慕勘兵卫,一路尾隨,跪求收徒。菊千代也很倾慕,但表达方式完全不一样。他也尾隨着,但却一路上哼哼唧唧,问他想干吗又不说,不理他又追着哼哼唧唧。为什么?一方面可能是性格使然,另一方面,胜四郎因为出身高贵,可以光明正大跪入师门,他能怎么样呢?低贱的农民出身,年纪一大把,他只能像小学里那些小男生揪自己中意的女生的辫子,整哭她,其实是表达一种单纯的喜爱,菊千代的扭扭捏捏、哼哼唧唧,也是一种搞笑的而又不得已的追求的方式。
老道的勘兵卫一眼识破,问:你是武士吗?
菊千代:当然。
勘兵卫:真的吗?
菊千代回之以好多小动作。
其他武士都很难招到,只有菊千代积极加入对付山贼的队伍,不仅武士们不要,连农民们也不要,自己非要跟了去。
其他武士一路上享受农民的米饭,只有菊千代自己解決伙食,跑到河里去摸魚(有八卦帖说拍这个镜头,他将魚事先放在口袋里,再假作摸到,可他明明脱的只剩内裤,难道魚放在……)。
他身上有点李逵的影子,唯一服的是带头大哥勘兵卫。他见久藏抢了一把火枪回来,就擅自离开岗位,去抢了一把火枪回來,结果被一向平静,性格谦和的勘兵卫骂了一顿,就像宋江骂李逵。
他虽然和李逵一样出身地位,是个文盲,但远比李逵的觉悟高。
菊千代一段剖析农民的话太棒了:世上没有比农民更坏的家伙了,他们会说自己没有米,没有麦子,一口咬定,什么也没有,可是他们就有,什么都有!……表面忠厚,一个劲地低头行礼,可是净撒谎!哪里有打仗,他们立马杀残兵抢武器……他们吝啬狡猾怯懦,心肠坏,还低能,愚蠢,残忍。但谁令他们这样?……
可怜人必有可恨处。
这是因为他出身农民但由于从小父母双亡,饱受欺凌,游荡在世间,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所以能够比李逵看得更清。
决战前夜,农民拿出酒和菜,请武士吃。勘兵卫对久蔵说:啊呀,莫非菊千代说中了?他们什么都有?
久蔵进食:我就不客气了。囧。
但这样滑稽的角色其实是个真正的英雄,也正是通过他英勇的行为,用自己的生命赢得了一个真正的武士的尊严和大家对他人格的认同。
在与山贼的战斗中,他不顾众人的劝阻,趟过河水,朝燃烧着熊熊烈火的房子跑去,因为他意识到房子里有一家人。当他抱着父母双亡的孩子,不顾子弹与箭矢,坐在熊熊大火之前放声大哭的时候,才在忘情之中透露出他的孤儿身世。他的滑稽和浪荡,都只是他用来保护自己的盔甲而已,在他的内心是孩子般的天真、善良与柔软。他隐忍了巨大的沉痛浪迹天涯,他企图彻底的放逐自己,但又无法割舍内心的善良与质朴。
在武士看来,他是农民;在农民看来,他又是武士。即使是面对这些正直善良的武士,他仍然义愤填膺地痛斥武士阶层,农民们之所以吃稗子正是因为要把白米送给武士们吃。菊千代是尴尬的菊千代,也正是这种尴尬让他成为正直的菊千代,坦荡的菊千代。
他好胜,为了证明他能与武功高强的久藏一样有能耐,他竟然能孤身一人闯进山贼的巢穴,骗来一把火枪。他还好色,看到了收割麦子的女人,就激动得大喊大叫,抢过别人的镰刀帮忙,就要求人家跟他相好。他无能,骑了与平瘦弱的劣马,也能从马背上摔下来。他无畏,中弹之后仍然挣扎着将武士刀插进山贼的胸膛……那一刻,我哭得稀里哗啦。
我是如此热切地想描述这个人,甚至可以说是歌颂,可是我发现我所有的词汇都是片面的,都是微弱的,菊千代本身的丰富让我指手画脚的企图变得愚不可及。他是意志消沉的唐吉诃德,是懦弱的孙悟空,是沉默的苏乞儿……是菊千代。
武士精神的代表勘兵卫最后把菊千代和其他武士一起埋葬,以广漠而深邃的蓝天为背景。
胜四郎
胜四郎的成长是个简单明了的过程,他出身于富贵的地主家庭,因为倾慕勘兵卫而拜他为师当武士,可以说他是在跟着师父与战友们共同与山贼作战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的成长。也可以说他的成长是突然的,那就是影片最后,他只能无奈地看着深爱的志乃走过他的身边却连一句话都不能说——也许,体会到爱而不能的痛苦才是真正的长大吧。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他遭遇勘兵卫,他就已经开始在一点一滴地成长。勘兵卫杀劫匪救出小孩的侠义精神、答应无偿地帮助农民击退山贼的高尚品质;深藏功与名、武功非常厉害的久藏愿意加入素昧平生的七武士团体急人所难;五郎兵卫因为知己勘兵卫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林田平八放下武士的架子,承认自己的困顿、以砍柴换取食物的淡然......胜四郎无时无刻不沐浴在这些武士身上的优秀品质中。不难想象他确实会成长为真正的武士。
但是,如果人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遭遇过真正的绝望是不能算作成长的,就像温室里的花就算开得再天真烂漫,仍然和遭受狂风暴雨的大树一样茁壮、坚韧。与志乃的相恋而不得不离去,是胜四郎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无奈。人生不只是搏击风雨的痛苦与痛快,更多的是你拔出刀剑,寒光闪闪,却不知该挥往何处的迷茫与无力。
网上铺天盖地的说法是胜四郎是武士的未来。当然,作为七武士里最年轻的、刚入行的武士,他确实担当得起“未来”二字。但如果胜四郎是武士的未来,而由于现代武器的出现,武士其实已经没有未来了,那么,胜四郎所代表的未来还有什么意义?
与其说胜四郎代表武士的未来,不如说他是在努力成长为武士的过程中,获得了新我,但这个新我却注定了将来的走投无路。好像失败是唯一的结局。
海子在《以梦为马》中说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每次读来都让我无比动容,现实中的胜四郎一定会说:我必将失败/但武士道精神以太阳必将胜利。
林田平八
他的出场很好玩。
他是流浪的浪人,沦落至讨饭吃。却大大方方地承认沒有钱,以砍柴抵店家的食品。
他说他杀人一开戒就停不了。
片山问:那你杀了很多?
平八回答:所以开戒之前我就逃走了
哈哈,一个一直以来的逃兵,一个不以逃跑为耻的武士。
所有人都是不完美的,武士如此,作为武功中下的武士平八也如此。
他的人生将走向何方?
他是团队的开心果。五郎兵卫把他带到勘兵卫面前时,他做自我介绍说自己会"砍柴剑法",勘兵卫随即被平八这种幽默的性格所感染,豁达地笑了;再就是,当菊千代(当时还没有名字)喝醉酒被带进来的时候,平八与之调戏,后来,干脆给他就那本偷来的家谱取了"菊千代"这个女人的名字;更甚至,在制作军旗的时候,故意把菊千代用与众人不同的三角来表示(其他人都是用与圆圈表示);平八风趣幽默的性格给整个剧情带来一种愉悦的气氛。
作为一个武功中下的武士,虽然有着武士的很多可贵品质,但要实现如勘兵卫年轻时的一样的理想:“年轻的时候我也和你一样,你想锻炼武艺,然后上阵打仗,最后成为一城一地的领主”基本没有可能。我们知道就连勘兵卫的结果都是“就这么想着想着,你的头发也就白了。父、母亲已经不在了,自己也没有块可供长眠的土地”。平八的结果可想而知。
电影对平八的死亡处理得比较模糊。
久藏、菊千代、平八在利吉的带路下去袭击山贼的山寨,想要救回重返火场,无脸见他的妻子,正欲冲入火场,平八见状即不顾还有未死的山贼暗算的危险冲出去想要拉他回来,岂料背后一声火枪响,平八中弹,利吉这才惊醒过来,而后在菊千代与久藏的掩护下撤离,但平八终因伤重不治。
剧本里这么描写这段:......立刻被平八拦腰抱住。但他仍然哭喊挣扎,平八死死抱佳利吉——这时,平八象被弹开似地晃悠了一下。 紧接着是“当”的一声火铳,响彻山谷,回声凄厉。
利吉一时茫然不知所措,好象从梦中醒来,把即将倒地的平八拉住。久藏和菊千代跑上前来,把挣扎着想站起来的平八架走。
那一声火铳凄厉的响声既是武士时代的丧钟,也是埋葬平八的礼炮——他以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为自己失败的武士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值得这样高规格的葬礼。
片山五郎兵卫
五郎兵卫一眼即看穿了勘兵卫试探的把戏,他的睿智和经验却不意味着世故油滑:“我接受的原因,主要还是你的个性吸引了我。也许人生最深的友谊,常常因为偶然的机缘而起吧。”多么令人怀念的时代,为一个初识的朋友而甘愿赴死亡之约!
成为浪人的他调侃自己:鄙人片山五郎兵卫......光听名字好象个了不起的人物......
五郎兵卫的死,导演处理的比较模糊。在菊千代的失误引起的慌乱中,五郎兵卫被山贼的火铜打死。
七次郎
勘兵卫和一个小贩打扮的人(七郎次)说说笑笑的进来。
勘兵卫:啊,你这家伙还活着那。我以为你早就不在人世了呢。 七郎次微微一笑。
勘兵卫:你那死讯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七郎次:啊,我在护城河里用水草蒙上头。等到夜里......
勘兵卫:哦,哦。
七郎次:等第二堡烧垮往我头上塌下来时,我想这回可完了......
勘兵卫:哦,那时侯你是怎么个心情,
七郎次:倒也没有„„
勘兵卫:再也不想打仗啦,
七郎次微微一笑。
勘兵卫:我跟你说,有一场既没名又没利的硬仗,你能参加么,
七郎次:好~
勘兵卫:这回说不定死了呢。
七郎次只是微笑。
七次郎不非要张扬自己武士的骄傲,在生活没有着落时,放下身段,淡然地做小商小贩。作为武士,他并不掩饰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坦然承认自己用水草蒙头侥幸逃生,而且微笑着默认自己厌倦了打仗。但当勘兵卫请他参加没名没利的硬仗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也许,他还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此”为何物?其实就是一种武士精神,其主要内容是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就算七次郎明知自己作为武士的命运,必将走向衰落,灭亡,仍高举武士精神的旗帜。
勘兵卫笑称七次郎是自己的管家婆。如果勘兵卫是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七次郎就是兢兢业业的后勤保障部。
勘兵卫安排七次郎负责村西。七次郎亲力亲为,和村民们一起搬木头修筑防御工事。在村民们起懒时,七次郎一改往日的和颜悦色,喘着粗气呵斥他们:“记住!再没有比打仗需要跑动的!不管是进攻还是退却......就是个跑!上阵打战,到了不能跑的时候,那就是死期到啦!”
五郎兵卫追了上勘兵卫,对七次郎的防守不放心,问:这里就不看了吗?这里才是敞着的呀。
勘兵卫:七郎次会安排好的。
五郎兵卫:?
勘兵卫:你看那圆木吧......他是打算做防马栅的。
勘兵卫和七次郎是知音啊。
决战前夕,勘兵卫下令大家都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休息休息,七次郎主动留下来负责放哨,还不忘揶揄万造:你先回趟家……从从容容地看看你闺女……啊,不对你儿子。
万造知道闺女志乃和胜四郎一起过夜后,非常生气,但七次郎却很豁然:你别生气嘛。人要是不知道明天的命运如何的时候,要是不风流一点儿,也真苦得受不住啊......明天就是决战啦,今天晚上村里类似这样的事是很多的……你给年轻人设身处地想一想吧……这并不是过分的呀!
七次郎除了武士的立身之命的尊严和道义,世间的一切俗物,在他眼里都云淡风轻。影片的最后,他活了下来,也许意味着这种随缘,去滞才是永恒吧。他是坚实、朴素无华的大地。无论如何,他都把琐碎的日子过成了风景。
久蔵
对于久藏的深深的热爱使得我一直不敢触碰。
大凡真正的高手,都是深藏不露的,就像久藏。
他初一登场,是与另一名武士比武。
两个流浪武士各自打磨青竹竿的小枝。
去掉小枝之后,各自截成合适的长度,然后彼此拉好对阵的架势。一个是大块头,一个是矮个子。那大个子把竹竿耍了两三下之后说了声:“进拉!”然后 用了个泰山压顶之势,高高举起。
矮个子并不答话,手拿竹竿做好迎战准备。
那个小个子就是久藏。两人表面上不相上下,但是久藏反驳,如果用真刀,对方必死无疑。
对方武士不服,张牙舞爪,坚决让其真刀比试,久藏则气定神闲,刀锋一出,对方便倒地身亡,一个是不知天高地厚地找死,另一个是小试牛刀便一鸣惊人。
打过游戏机的人都知道,不管人物设计得怎样讨巧、有趣或著华丽丽,不能打就是不能打。久蔵是每一個人都想要用的那种角色,狠、快、准,好打!
他虽然拒绝了勘兵卫为农民打山贼只有白米饭的邀请,但还是默默地跟着他到了小酒店,默默地看他们寻找武士。
然后,勘兵卫问他:你愿意出马吗?
久藏仍是默不动声,只是向大家轻轻低头行个礼,问:“动身的日子?”他表面冷漠,内心却多么善良!
他矮小瘦削,其貌不扬,外冷內热,表面上跟谁都沒几句,实际上是那种有实力和能力搞掂一切的令人放心的战友。非常体贴司令员勘兵卫,也照顾好战友,勘兵卫说現在最好干点啥,他总是飞身去做了,一句话都没有。抢火枪就是一例。事了拂身去,一点也不喜功抢功。对胜四郎语无伦次地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他只是微微一笑,侧头入睡。酷!
他情感丰富细腻,即使撞见胜四郎和志乃在恋爱,也不揭发他们,反而帮助掩饰。
这与其说是善良,不如说是其内心丰富的情感,外在总是一副冷漠摸样,却处处维护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物。
他对弱者总是满怀悲悯。因为撞见志乃等人拿米饭给老妇人吃,便主动放弃自己的米饭,要求主动帮助。这才被众人发现,那个身世可怜的老妇人,进而去有更大的力量帮助她。
久藏当然代表了武功。作为武士,拥有高强的武艺是安身立命之本,武士即使在武功上比不得宫本武藏(著名剑侠),也必须追寻剑道的真谛。久藏就是一名得到剑道真谛的代表人物,他武艺高强:一击而毙挑衅武士,单人杀贼夺铳,对战中时时保持先机,实在令人叹服。更为宝贵的是,久藏武艺高强却不事炫耀,立下多么大的功劳后也立刻躲到一旁休息,并不夸口居功;胜四郎直面的崇拜之辞也只换得淡淡一笑,这是武士境界的极高体现。
这么一位非常有个性的一等一的剑道高手,居然死在火枪上。开始他还以专心习武拒绝加入武士队伍,纵千练万练将剑道学得出神入化,怎挡一枪?武功不入流的平八和超一流的久蔵先后倒在火枪下,该是黑泽明特意安排的一种強烈的、震撼的效果,冷兵器和热兵器的鮮明对比。作为武士,还有什么活路呢?
即使是死,也求得刹那芳华。我为久藏奉上热泪的同时也为他奉上我所有的景仰。
岛田勘兵卫
我把他放在最后来说,不光是因为他是绝对的主角,是武士精神的完美代表,更是因为他的经历遭遇我的人生,并向我发问:在仿佛失败如影随形的日子里,你将怎样度过你的人生?
勘兵卫劝胜四郎回家的时候说:“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这么干过......锻炼武艺,上阵打仗,然后当一城一地的领主......可是呢,这么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的,你看......头发白成这样了。结果呢,那时侯父母已经不在了,也没有亲属,而且也没有一块可供长眠的土地。”
他说,我打了好多仗,但都打输了。
如今,又遇到这样一个全然无关名利的事情。结果是“胜了的……是那些农民们......并不是我们。”是啊,胜利的果实是农民们的,我们除了失去了亲爱的战友,什么也没有得到。
那么,在无数的失败中,是什么给了勘兵卫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武士勇气和生命的尊严?是在乱世中对武士精神的坚守。
出场的时候,一群村民在河边围着他。村里发生了小偷劫持幼童事件,他答应出手相救,但却叫人给他剃了头,还借了和尚的袈裟穿上,让村民拿来了饭团,谁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只见他手持饭团,:嗨,我是和尚啊,給你送饭來了。然后,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就解决了劫匪——剃掉专属武士的发型,换做和尚的光头,他云淡风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侠肝义胆;对劫匪一刀毙命,他武艺高强。
勘兵卫的身上凝聚了所有武士该有的优良品质:智勇、仁义、忠诚,仁慈......是最为悲悯众生的侠客,同时又是一位,擅长调兵遣将、因地制宜、以少胜多的将军。
大部分时候,他和蔼可亲,眉眼含笑,只有在愚蠢自私的村民非要回到对岸房子,分化人心,他才老虎发威,并且一怒而喝住他们。
作为师父,他简直就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他十分懂得身教重于言教。
胜四郎对他崇拜得不得了。一路追随,直到影片最后,他也并没有半句箴言相授。
他关爱胜四郎。
他告诫胜四郎武士人生注定失败,说:“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有志青年呢,多想建功立业,结果头发都白了,孑然一身,一无所获。”但他身体力行地证明,在失败中人类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得生命的尊严。
他关爱胜四郎。
一直不想让他参加这次跟山贼的战斗,觉得他还是个孩子。
让胜四郎勘察地形,胜四郎居然去看花了,他说:到底是个孩子。
三个山贼的探子来村里探听消息,胜四郎要跟着久藏去杀探子。勘兵卫叫他:你光看着就行......记住了吧?
胜四郎和志乃的关系曝光,万造劈头盖脸打志乃,志乃抢天呼地,胜四郎呆若木鸡,大家都在等勘兵卫发落。勘兵卫发现他们相爱,什么也没说,理解和同情胜四郎,对当时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不苟同。
勘兵卫代表了黑泽明的武士理想,武艺高强,足智多谋,谦逊稳重,当农民请他保护村庄时,他本可以做出更理性的选择,但他答应了,因为他“不会糟蹋这碗白饭”。对于一个早已厌倦战争,明知这一战不仅无功无名而且还会送命的人,他的平静和坦然,如果用一句老话来形容,那就是“侠之大者”。
他极为智慧,用大棒试探要召的武士的身手。
勘兵卫叫徒弟胜四郎躲在门后,“浪人进来时,用力劈下去。不必留情,用力攻。”用这招试出了五郎兵卫和菊千代的武功。
他既能纸上谈兵又有高超的排兵布阵的能力
勘兵卫说防守比进攻更难,因为你不知道敌人要进攻哪里。于是,他实地勘察地形地势,四面八方的防守中,找到重点,逼敌人只能从西面重点进攻。在战斗中,一个一个地放敌人进来,然后瓮中捉鳖。而最高明的是,他并不死守规矩,当两个山贼进来的时候,立刻改变战术擒敌......他的地图式排兵布阵和四十骑马贼的死亡人头标记被运用到后来不计其数的战争电影和连环死亡电影中被人效仿。
如何建一个“好城”
五郎兵卫问勘兵卫为什么不在后山建围栏,勘兵卫答:好城必留一个缺口,诱敌深入然后歼之。死守是不行的这样想,其实最危险。
之后便有了那场著名的诱敌战。
在电影中,勘兵卫说的话,总是暗示着剧情发展。
作为武士,他首先是个普通人,所以,黑泽明这样处理勘兵卫的心理变化。
尽管勘兵卫竭力帮助农民对抗山贼,但在看到被这些村民杀害的武士的盔甲时还是悲愤交加,神色凝重。这时菊千代的那段著名的“农民最狡猾”使勘兵卫含泪沉思。他问菊千代:你是出身农家的吧?
勘兵卫不可能有菊千代了解农民。对农民,他是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厢情愿的体谅,认为救人必得信于被救之人,对武士精神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解读。而菊千代改变了他的想法。
在决战前夜,勘兵卫所见印证了菊千代的话。他说:是酒,什么地方弄来的?我明白了,果然如菊千代所说,这里什么都有。今晚都出来了。
这是勘兵卫一次重要的领悟,又是一记“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片子最后,他说,胜利的,不是我们,而是弄民。他有他自己的“输”的定义,或者,只有他参悟到,武士肯本就是一份输的职业,一条输的人生道路。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他在开始所说的:“我参加过很多战斗,但都输了”,到底是怎么个输法。
......我们又失败了,胜利的只是那些农民。尝试了,失败了,被否定了,但还是坚持了。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许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人因为梦想而伟大。
黑泽明也在影片结尾表现出了自己的立场。俯拍农民,仰拍坟冢。武士精神,或者说关于尊严和自我实现的寓言永存。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