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从KIK,WHATSAPP,TALKBOX,到米聊,到微信,为什么一路走来,摘果子的是微信?是张小龙?是腾讯?如果一切可以重 来,TALKBOX创 始人郭秉鑫的机会到底有没有?是什么成就了微信?是张小龙在产品方面的绝世武功?还是马化腾每日躬亲的勤勉?还是有什么天时地利人和交融的神奇密码?如是 上问,同问否?
2011年11月26日,和菜头发布了一篇关于张小龙和微信的文章。文中诗情画意铺陈,人物飞扬神采,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不一 般张小龙:“15年前,他是中国Top10的程序员。在被腾讯收购之后,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客户端产品经理到Web产品经理,再到移动应用产品经理,三 年间,他数次变形。在他领导下的手机团队是全天候手机开发团队。他们是暗夜中的斗士,IT界的“矿工”,在8个月里他们用‘微信’横扫整个市场,在这八个 月里,从无人看好到炙手可热,在巨大的转变下我们感觉到的是一个像谜一样的男子,一个入定的老僧,一个中国为数不多具有文艺气质的产品经理,一个把《蓝莲 花》歌词、同事小女儿涂鸦、迈克尔杰克逊剪影或者乔布斯语录挂在QQ邮箱入口又或者微信欢迎页的传奇哥。”
好吧,斗胆问:没有张小龙会有今日的微信吗?CBN记者黄晓常在与我的交谈中,这样用稍微平和的语言归纳了他眼中的微信为什么成功?
张 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微信将取代QQ成为社交领域王者微信变“危信”,腾讯该买单?懂产品从模仿的角度来说,腾讯是一个很懂产品的公司。这使得腾讯模仿 的每一款产品都能够稳定在一个既定的水准上,类似那种工厂化的产品开发。这使得腾讯在产品层面上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对于其他大部分也是模仿国外应用的小公 司来说,要达到类似的水准其实需要更长的磨合期。
微创新微信和米聊最初的模仿对象其实是kik,但后来随着微信的发展,你会发现其实更像是 Color。Color最初的定位就是那种典型的陌生人交往应用,微信从陌生人交往的角度做出了一系列小的创新功能,如漂流瓶、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秀 二维码等。正是这些创新的功能真正让微信的用户激增,而不是仅仅依靠与QQ和QQ邮箱的互通。
执 行力作为一个大公司,腾讯在新产品上的执行力似乎并不逊色于初创公司。2010年12月10日,米聊发布Android版,12月23日,发布 iPhone版;2011年1月12日,发布Symbian版。微信2011年1月24日发布iPhone版;27日,发布Android版;29日,发 布Symbian版。去年一年,微信共发布4个平台版本共44次更新。
黄晓常坦言:如果大家都是模仿者,假如一个大公司在稳定性、微创新和执行力上都做得不差,甚至比初创公司做得更好的时候,初创公司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真 的没有抱怨的吗? TALKBOX创始人郭秉鑫总结过去不无遗憾 “我们犯了虎口夺食的错误。” “如果Talkbox的创新并不是一个沟通工具领域的创新,或者说没有触碰到大公司的核心业务,可能结果会不同。” “我们当初在AppStore上不该把Talkbox放在全球下载,而应该只上美国市场。”抱怨中也不无后悔,在talkbox当初上线3天破百万,资本 纷至沓来,第一个找上门的是盛大,腾讯紧随其后,郭秉鑫并不想卖掉Talkbox,他选择了盛大资本作为投资方。事到如今,他说:“如果当初我们同意了腾 讯,事情肯定不是这样。”
关于未来,郭秉鑫说“如果再有什么创新的产品,我们一定不会在国内发布,在国外把用户体验做到最好的时候,再打回国内市场。”痛定思痛的郭秉鑫是不是已经一针见血的,给众多年轻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指出了一条明途?一条以弱胜强的明途?我想他没有。
“创新就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这种开放的眼光与创新的精神是将微信引领至最后并获得成功的根本。”马化腾在第四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上曾有过这样的表述,这是微信成功的根本原因吗?你信吗?
“微信很好用”是用户选择微信的最重要理由,一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不盲从一时的潮流,不追求大而全的功能点,只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摒弃了华而不实的功能,完善细节,不断创新,才成就了今天的微信。”那么这种挠痒痒的观点,你认同吗?
无 论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执拗中我的答案在于这两个数字的特别组合:3天100万的下载量,且绝大多数下载来自于中国大陆。要知道,这是由一个六个人 团队制作发布,在完全没有推广、没有进行本土化,且需要用Facebook账户去登录的一款纯英文应用的下载表现,绝对不可思议!郭秉鑫曾经说过“我到现 在也不知道为什么最大的下载量在中国。” 其实,这是App Store给郭秉鑫的提醒,当然也是给雷军、张小龙、马化腾的提醒:语音IM中国市场,无限广阔。
腾讯副总裁张小龙有一句名言:“每个时代 都有每个时代的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会有一个新东西,它不是传统的IM。”2011年中,针对无线互联网时代的移动应用,我提出了一个“用户需求决定 论”,按照这个观点,应用的受欢迎程度和普及速度决定于它满足的需求的强弱程度。如果尝试用“用户需求决定论”去解读微信的成功,我们有理由相信微信所面 对的用户需求,是一个强需求,并且属于饥渴性强需求。这种需求一旦被激发,将势不可挡,并带有时限性: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用户需求。这些决定了,最后 的那个赢家,一定当时拥有最多可调用资源的那个团队。不是恰当的比喻:如同1368年的朱元璋,1644的李自成。这次,他是腾讯。
这是一 个有趣的、时常让创业者感到左右为难的话题:你究竟希望面对怎样的用户需求?弱需求你耗不起,饥渴性强需求你拼不过。每一个创业者心中或许都有个快公司的 梦想,但现实中你往往都是在和一个慢公司较劲。对于成功路径的选择和设计,竟是如此重要。如果有幸服务于强需求,有幸在开始的数年或者数月间保留足够的自 由生长空间,可以醉心于打磨针对用户强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可以避开野蛮同类的弱肉强食,那是何等的幸福。
2012年元月之后,Talkbox逐渐沦为看客,用户量从峰值的四五百万有减无增。时至今日,已沦落到百万级别。
后来,张小龙开始讲一些玄妙的、近似扯淡的、极有可能将创业者导引到万劫不复境地的东西:“微信的这个版本比上个版本,我问你有没有看到什么区别?很多人说没看出来,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具体的变化,对话框每一行之间的高度减少了一个像素,这实际上是UI上的一个小东西。”
后 来,乐淘网CEO毕胜也开始提优化建议:“还是蛮佩服马化腾同学的,昨天启用了微信,产品用户体验做的非常棒,只是提个意见,某人发给我的语音微信我是否 应该可以转发给同用微信的另外一个好友?现实生活中传话需求还是非常多的!”,让我们越发理解什么叫做“众人拾柴火焰高”。
……
故 事仍在继续,微信活跃用户在这个春天已经超过1亿,预计2012年底稳超2亿,并腾讯计划2015年用户超过QQ。我们当然期待更好大戏,但也没忘了来时 路上那些配角,那么多不甘心,不情愿,也许他们的名字就永远的留在历史的某个角落里了,也许这才是真实的,你爱或不爱的残酷创业过程,请记住,他们是: “米聊”–小米科技、“有你”–盛大、“口信”–奇虎360,“沃友”、“飞聊”、“翼聊”—来自三大电信运营商。(作者:上海即略网络科技总裁王 雨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