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新歌《爸妈回来吧》,直指“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

【作者 / 乐评人:青烟岭】

王蓉好听的歌很多,但《爸爸妈妈》一定可以排在最热和最动听的前三甲。

你还记得当时听到这首歌的感动吗?

王蓉新歌《爸妈回来吧》,直指“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_第1张图片

以前一直觉得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必须要在歌词上有一定深度,旋律上也要有出彩的地方,可是王蓉的《爸爸妈妈》不同。

完全和我们平时说话一样的台词,直接被搬上台面,成了正儿八经的歌词,旋律也很平常,但很奇怪,就是这样一首作品,曾经让我深深爱上,也让很多朋友因为这首歌成为王蓉的粉丝。可能,和个性的音乐作品一样,能够俘获人心的,朴素、真挚也是一类。

王蓉新歌《爸妈回来吧》,直指“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_第2张图片

《爸爸妈妈》来自王蓉转型舞曲之前的经典专辑《多爱》,从这张专辑封面上也能看出来,王蓉显然不是第一眼美女,但是,她的音乐作品,就让人觉得是个真挚可信、楚楚动人的新时代女性。

她的作品,很多都具有着现实意义,所以我说王蓉在当时显然算是一位新时代的女性代表。王蓉后来的转型,也堪称时代先锋吧,虽然转型“神曲女王”后,不论是曲风,还是造型饱受争议,但是王蓉解释为这是自己想要做的,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反对?

王蓉转型的这些年,一直被歌迷催促赶紧发一些“正常”的作品,抒情、民谣之类她早年最擅长的,2018年上半年以前,王蓉从来没有听取这些意见,可能因为如今做的那些“神曲”,是她最想要的吧。随着歌迷的呼唤声愈发强烈,下半年王蓉似乎有意创作了一些偏之前风格的新歌。比如11月新鲜发布的这首《爸妈回来吧》。

王蓉新歌《爸妈回来吧》,直指“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_第3张图片

看歌名,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爸爸妈妈》的经典延续,或者升级版,但其实不是。《爸妈回来吧》虽是王蓉原创,包揽词曲,但却没有和《爸爸妈妈》建立什么联系,而是出自一部关注留守儿童的电影,这部电影叫做《正正的世界》,《爸妈回来吧》是王蓉为其量身打造的主题曲。

唯一可以说延续的,是王蓉想要表达的这份社会责任感。如果说《爸爸妈妈》唤醒了很多人对父母的关心,那么《爸妈回来吧》切入的角度就是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关注留守儿童。前面提到王蓉的很多作品都承载着一份社会意义,这首歌自然也不例外。

《爸妈回来吧》中,王蓉唱的风轻云淡,却让人“一秒入戏”,仿佛能感同身受留守儿童们的那份孤独和无助。很多时候,孩子的世界,他们的伤心,不是通过吵闹完成,父母在身边时,孩子通过吵闹表达伤心,可是,当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大多数能做的,是在深夜偷偷抹眼泪。王蓉似乎就是故事里的孩子,看似平淡的说着心里话,却让人无比心酸。

真切希望这首歌曲能够给当下的社会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些年在我国愈演愈烈,那么王蓉的这首《爸妈回来吧》,如果能带来足够多的反响,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我们一起动起手,传播这首音乐作品,让更多人知道问题的存在。

王蓉除了在11月份发表这首新歌,今年8月底发表的《半首歌》,也是跳脱这些年的“神曲”风格,用优美的旋律演绎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王蓉新歌《爸妈回来吧》,直指“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_第4张图片

因为《半首歌》的发布,很多歌迷仿佛看到了王蓉重新唱抒情歌曲的曙光。粉丝们纷纷评论,听这首歌的感觉,虽然可能还达不到当初王蓉首张个人专辑《非想非非想》的惊艳水准,但作为王蓉唱了这么久“神曲”后(《小鸡小鸡》、《抖抖傲》、《坏姐姐》、《红烧肉》等等),首次带来情歌,大家还是非常惊喜和支持的。

王蓉的团队在这些年显然已经对如何推广音乐熟门熟路,《半首歌》发布后,王蓉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开通账户,上传了“半首歌的手势舞”,经过团队的精心运作,成千上万的网友和王蓉共同PK,一度掀起了新一轮的网络热潮,而王蓉原版的手势舞视频,也一经发布就有几十万用户点赞、收藏,人气极高,单从播放量上,估计早已突破几百万次。

虽然迄今为止,《半首歌》尚未发布官方MV,但是很多歌迷已经对这首歌的手势舞熟记于心,一如当年王蓉《爸爸妈妈》时的舞蹈,如此朴实无华,令人念念不忘。

王蓉新歌《爸妈回来吧》,直指“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_第5张图片

从《爸爸妈妈》到《小鸡小鸡》,也许很多人对王蓉早已脱粉,但是如今,从《半首歌》到《爸妈回来吧》,我们显然觉察出那个曾经纯真的歌者,似乎是想要回来了……

这两种极端的个人风格都是她,而且放眼如今的华语乐坛,能够做到把“神曲”和“抒情”共同拿捏到如此分寸的,也仅此王蓉一人吧。哪一种是最真实的她?哪一个是她最想要做的?答案只有王蓉自己知道。至于我们,让时间和王蓉的新作品给我们答案。

王蓉新歌《爸妈回来吧》,直指“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_第6张图片

——欢迎关注我,查看更多专栏文章。本文原创,作者:青烟岭,华语流行音乐爱好者(尤其新碟)。新浪微博同名,接受约稿。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蓉新歌《爸妈回来吧》,直指“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