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王玮文章:我编的一个小段子让公众对区块链误会了两年

【孟岩按】王玮是我多年好友,江湖人称“玮哥”。 十多年前在南天集团技术负责人的位置上,主持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分布式核心银行系统的开发,开所谓“去 IOE” 之先声,并且因此被评为中关村二十年突出贡献者,与马化腾等名人并列。 其人兼通技术与金融,对不少问题都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素来为我所敬。 三年多前,玮哥决定发挥自己独特的跨界优势,进入区块链领域。 2018年初,元道老师召集小型会议,决定发起通证经济,其时他也是四个发起人之一。 玮哥一直以来与我配合甚笃,嬉笑怒骂,不避彼此。

话说玮哥既然怀璧于胸,自然也不愿敝帚自珍,也想表达出来,求得共鸣。 然而他的写作风格却拖了他的后腿。 每每字斟句酌的时候,便会用语专业而不亲人,论述拘谨而不明快,所以他的很多刻意而为的文章,尽管确有真知灼见,却没有取得应有的传播和影响力,而是躺在很多人的收藏夹里茕茕哀怨、顾影自怜。 反而不拘严谨、随意挥洒的东西,可读性更强。 两年前比特币臻于高点的时候,他随口编了一个小段子,无意中打中了社交传播的痒穴,获得广为传播,其各种变体更多次登上大雅之堂,甚至为官媒所用。

讽刺的是,虽然玮哥平时信马由缰的时候,倒也时有金句,但偏偏这个流行极广的段子,对于区块链的原理,却做了不恰当的简化与描述,既不精确,更有一定的误导性。 两年多来,每每提到这件事,我就要抱怨他一番。 而他既没有因为这个小段子而在大众那里出什么名,又在专业人士这里遭了不少埋怨,自然也有些耿耿于怀。

前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里引述了玮哥段子的一个变体,我读后深感问题严重。 央媒影响力大,在民众心目当中权威无比。 在这全民学习区块链的热潮中,如果让这个小段子误导了大众,特别是误导了领导干部,那么对于未来区块链的推广落地,对于落实领导的区块链战略,就会带来很多阻力。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觉得有必要敦促他出面写一篇文章“拨乱反正”。 区块链不是简单的“分布式共享数据库”,不是简单的冗余数据存储,而是一套令众人就事实达成共识的流程与模式,是一个“事实库”,或者“事实机” 基于数字签名的交叉验证是区块链确保事实上链、共识上链的关键手段。 这是区块链应用当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却历来为人所忽略。 我认为必须借此机会,让更多人清晰的认识这一点,因此建议他写了这篇文章。

所幸,这篇文章的可读性不错,因此我乐于转载到自己的公号来,希望能够为更多人所知。


前两天人民日报海外版破天荒地整版报道了区块链,我在仔细阅读文章之时,看到这么一段话:
 

“村子里的张三找李四借了一百元钱,这样的一条信息要怎样确认真实并被记录呢?李四可以通过村里的广播站播出,全体村民听到广播后,进行点对点的核实,然后把这个信息记在自己的账本上。这样一来,全部村民的账本上都写着‘李四借给张三一百元’。

 
读完不禁心下大惊,这个例子看上去很像两年前我的一个调侃段子啊!
 
事情是这样的:2017年底,出于宣传区块链概念的目的,我编了一个小段子,原文如下:

“假如你是一位女性,你男朋友每次跟你说一句肉麻的话或者承诺给你买东西,你都立刻录下来并且发给你的和他的所有闺蜜、同学、同事,还有各种群和朋友圈,让他再也无法抵赖,这叫区块链”。

当时这个段子发在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评论里,后来无意之中发现获得了很高的点赞数,于是我开始在朋友圈和很多区块链群到处转发,主要是为了炫耀一下,当时是这样的:
 
        转王玮文章:我编的一个小段子让公众对区块链误会了两年_第1张图片      
 
大概由于段子通俗易懂,比特币价格也正值顶峰,关注区块链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也引发了很多朋友转发,后来又有同行、媒体做了不少加工完善和二次创作,让整个段子逻辑更完整、语言更吸引人,从而流传越来越广。差不多整整一个月后,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转王玮文章:我编的一个小段子让公众对区块链误会了两年_第2张图片      
 
这是腾讯科技的一篇文章,里面从两性关系的好几个角度“解释”区块链,其中也包括类似于上面那个小段子的内容,而认识我的朋友,也都第一时间问这是不是引用我的段子。这文章阅读量2.7万,在2018年初的时候,尤其是所谓的“三点钟群”还都没出现,对区块链领域而言已经是比较高的了。
 
过去的两年里,这类的普及贴时不时出现,也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这篇文章所登载的例子,还有各种其他版本,基本上也都沿用了我创作的那个小段子的思路。逻辑是这样的:区块链主要功能是可以把一个人说过的话通过广播的手段发布给其他人,其他人都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因为说话的人反悔的时候也不可能去修改其他人的“账本”,于是便形成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之类的特性。
 
然而,这毕竟只是我当时的一个调侃,一个段子,不全面,更不准确,逻辑上有大大的漏洞。简单地说,在我的原始例子中,如果要所有人相信你男朋友对你说过某句话,光你自己说了怎么能算呢?如果任何人都能仅仅通过宣称别人借了我的钱,就让所有村民记录下来,而且不能修改,后面还要作为事实判定依据,那岂不是栽赃陷害易如反掌,天下大乱了。
 
所以,人们经常会质疑,你区块链上的数据不可篡改,这个我们姑且认了,但是如果你数据上链时就是假的,那不全白瞎了吗?因此,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质疑区块链实用价值的文章。比如这两天麦田财经的一篇文章《不要被所谓的专家误导,这六个挑战才是区块链无法落地的真正原因》,其中列举的“挑战三”,就是“不能保证上链资讯的正确性”。
 
事到如今,我不得不承认,这么多人形成这样一个印象,跟我当年随口编的那个小段子恐怕不无关系。倘真如此,实在是罪过罪过,阿弥陀佛。
 
为此我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我的老友孟岩就此敦促我很多次,要求我把这个段子的负面影响消除掉,我自己也感觉有义务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事实是什么呢?区块链实际上有一套办法来提高上链数据的可信性。这套办法的核心就是刚才提到的“ 交叉验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交叉验证、交叉验证和交叉验证是区块链确保链上信息真实可信的关键手段!
 
什么叫交叉验证呢?就是我们通过不同的信息管道,让不同的“信任主体”对于同一个事情提供来自不同角度的证明。如果这些证明能够汇合于一点,也就是严丝合缝的对到一起,那么这个事情就很有可能是事实。如果这些证明对不到一起,那这件事情的事实就存疑。
 
比如说,在我无心插柳的那个男女关系的例子里,光你自己广播男友的承诺,那是不足以证明事实的。一定要有来自其他管道的证据形成交叉验证。比如你男朋友自己出来承认,比如在场的路人甲宣布自己恰好不小心听了一耳朵,比如你闺蜜公布自己恰好不小心录下的小视频。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交叉验证”,这才能让大家放心这个事情确实发生了。借钱的例子当中也是一样的,至少得借贷双方都确认,这两个消息形成“交叉验证”,村民们才能把这个信息作为事实来记录。没有张三的确认,村民们找谁”点对点核实“能断定他欠李四的钱呢?
 
区块链中对某件事情的“交叉验证”,要通过数字签名来实现。也就是说,参与者可以通过签名,来表明自己对某个数据真实性的认可。这个数据可以不是自己发布的,但一定是与自己有关的,否则签名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谁能发布数据、谁能给数据签名,就应当是一套预先定义好的规则。
 
这种有人发布数据,有人签名确认的模式是区块链应用的一种典型模式,也就是区块链上的“交叉验证”,这才是区块链应用的正确姿势,而不是简单地实现了数据广播、复制、不可篡改就是用到了区块链。
 
很多人抱怨区块链用不起来,其实主要是因为真正理解其用法的人太少。 区块链实际上提出了一整套应用模式(patterns),确保上链的是事实,更确保事实不容篡改,确保人们在相互信息透明的情况下不进行过度博弈,等等。 至于区块链的一系列,技术特性,只是底层实现手段而已,如何利用这些技术特性去生成、使用、处理这些数据的模式,才是其精髓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王玮文章:我编的一个小段子让公众对区块链误会了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