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精神科沙发上的,除了病人,还有一匹马,一条鳄鱼

本文是阿城的文章——《爱情与化学》——读后感。

先说点背景。就目前的共识来说,阿城与王小波、王朔并成为『二王一城』,被认为是后文革时代最杰出的中文作家。这三位作家,我最喜欢阿城。王朔的文章虽好,但狂中带痞,不是很对胃口。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信马由缰浪漫飞扬,但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和《孩子王》)浑厚内省笔力强劲,不遑多让。再以杂文相比,个人认为阿城略胜一筹。阿城最可惜的地方是作品太少(但基本部部精品),而且后期的作品渐渐走向『述而不作』,这样得到的关注就没有其他两位多。

阿城和王小波都是工科出生,他们的文风都带点工科式的浪漫和幽默。读起来不绕,不费劲。

《爱情与化学》,这是一篇阿城用一个生物学的眼光来讲述爱情的文章。乍看之下,非常跨界。为何『爱情』与『化学』扯上关系了。其实站在理工科的立场来看,也不难理解:人类的所有感情还不就是一些化学反应和电信号造成的吗,那么爱情也是如此。

我一直都很热衷于用非常理性的方式阐述非常感性的东西,倒不是因为科学,而是把那些伟大的诗人踢到一边之后,在生物学家的解剖刀下,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视角。


文中,阿城先讲述了人脑的构成,由底自顶分别为:『爬虫类脑』、『古哺乳类脑』和『新哺乳类脑』。『古哺乳类脑』控制人类一些本能反应,比如:食欲、色欲、趋利避害等等;『古哺乳类脑』控制人类基本情感,比如:保护幼崽,伤心,高兴等;『新哺乳类脑』控制人类的一些高级情感,比如:正义感,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等等。其中又提到了同性恋的问题,同性恋产生就是在『古哺乳类脑』中的『下视丘』发生了突变,因为『下视丘』包含了一个『性行为中枢』,所以同性恋是由于脑结构的不同,而且是硬编码(同性恋是由基因决定的)。

然后,阿城写到位于『古哺乳类脑』中的『情感中枢』,这也是我们区别于普通爬虫类生物的重要不同,因为『哺乳类』有相对更为丰富的情感。这里值得注意就是在这个『情感中枢』中,『快感中枢』和『痛苦中枢』是相连的,而且其电信号可能还会互相干扰,所以像『喜极而泣』、『乐极生悲』这种成语是很有其生物学基础的(以及SM的生物学基础)。我们对于音乐作品的感知,很大程度就是看音乐本身给我们的『快感中枢』带来多少刺激,使其放电,所以很多人会说某段音乐让他想起了什么。

接着,阿城用『人之异于禽兽几何』解释了『新哺乳类脑』的前额叶区的作用,这个前额叶区主司压抑,如果这个区域被破坏,那么人就会变得毫无自制力。而压抑,就是文明的产物,所谓『发乎情,止乎礼』,这个『礼』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它的作用就是约束我们的原始冲动。更进一步,所谓的『洗脑』,洗的也就是这个区域。一个人的『新哺乳类脑』的前额叶区的过(文革)与不足(禽兽)都会伤害到人类本身。

说到现在,我们可以知道,爬虫类脑,相当于精神分析里所说的“原我”和“
原型”或“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新哺乳类脑里的前额叶区,相当于“超我
”; “自我”在哪里?不知道。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署(不是精神文明署,因为缩写为
NIMH)脑进化与行为研究室的主任麦克连说, “躺在精神科沙发上的,除了病人,
还有一匹马,一条鳄鱼”,这比弗洛伊德的说法具体明确有用得多了。

之后,阿城提到脑神经学家发现人脑会产生的三种化学物质,如果人脑『浸』在这三种化学物质之中,就会产生所谓的『干柴烈火』、所谓的『一见钟情』和所谓的『爱是盲目的』等等。而产生这三种化学物质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交配』并产生带有自己遗传基因的新载体。在『交配』行为发生之后,这三种物质并不是立刻消失,而是持续两三年,因为如果这期间女方受孕,这些物质就又会激发出『母爱』、『亲子』。再过一段时间,这些物质就开始消失,就会产生所谓的『老婆还是别人的好』,这一过程的遗传学意义在于从概率上来讲,交配者的基因组合不一定是最佳的,那么只有增加组合的种类才能增大得到最佳遗传基因的概率。

最后,阿城就提到了爱情由化学所驱使,但是又由文化所异化。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了权力和财富的继承,人类制定出了相对理性的婚姻制度。但是相对于漫长的人类历史,婚姻制度的不过是『新』制度,还远远不够对基因产生影响,毕竟人类在上万年的时间里都遵循着化学物质(基因)的安排而生活。既然影响不了,就只能不断地加大输入,来压抑基因的安排,所以也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悲剧。人类创造了文化,但是反过来又被文化异化,而爱情也同样。文化使爱情变得更为复杂,虽然也偶有逍遥自在的神仙眷侣,但是更多的爱情却只能带着文化的镣铐跳舞(一个悲伤的事实)。

当然,还没完。我们常说两个人在一起久了,爱情就会『升华』成亲情。所以阿城在全文的结尾处写到:

人脑中的边缘系统提示我们,如果爱情消失了,我们还会有亲情和友情,只要
有足够的智慧,不愁“白头偕老”。
生物学家的非洲动物观察报告说,群居的黑猩猩中,有时候会有一只雄黑猩猩
叱退群雄,带着一只自己迷恋上的雌黑猩猩,隐没到丛林深处讨生活。


全文读下来,非常有趣,千万不要把阿城的这篇文章当成了纯粹的科普文,这样就大大浪费了阿城的文笔和幽默。阿城的原文里还有一些关于文化解读的部分,我这里就省略了。另外我再推荐《暗时间》和《自私的基因》两本书,都是从生物学角度解释人类的一些基本情感和行为,用最基本的化学与电信号解读人类以及人类社会。

有时候,从这些最原始最基本最『赤裸』的角度去了解我们自己,也算是对人本质的一种回归吧。当然,这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乐趣:用一个纯理工科生的木讷眼光去看待人类情感(比如爱情),还是挺有意思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躺在精神科沙发上的,除了病人,还有一匹马,一条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