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宝剑可谓情有独钟,鲁迅先生还曾写过小说《铸剑》。说起古代的宝剑,自然会想起越王勾践剑、鱼肠剑、干将、莫邪等。而提到铸剑高手,干将、莫邪自然名列其中。其实,除了这夫妻二人以外,还有一位高手欧冶子。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阖闾请干将铸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
这么说来,欧冶子与干将为师兄弟。而欧冶子之铸剑水平,当在干将之上。传说,欧冶子曾为越王勾践铸了五柄名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为楚昭王铸了三柄名剑:七星龙渊、泰阿、工布。那么,越王勾践剑是否欧冶子所铸呢?应该说,有可能。
欧冶子铸造的宝剑中,湛卢剑最为有名,称为“天下第一剑”,传说曾传到南宋名将岳飞手中,岳飞被害后,剑不知去向。著名刺客专诸曾用鱼肠剑刺杀了吴王僚。由于吴王阖闾曾攻破楚国,又一度攻占越国,上述宝剑曾落入吴国,其中的工布剑被吴王夫差赐予伍子胥自杀;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工布剑又被越王勾践赐予文种自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龙渊、工布成了他喜爱的日常佩戴之物。
那么,欧冶子当年的铸剑之处,今天还有迹可循吗?
福州,自古流传“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史话。这藏着的三山中,就有一座叫做冶山,因欧冶子铸剑于此而得名。
福州人对冶山可能会感到陌生,而对泉山,可能陌生感会更强一些,但应该很熟悉中山纪念堂。泉山就隐藏在中山纪念堂西、欧冶池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据说,泉山是冶山山脉的一部分。
中山纪念堂原址曾为贡院,是读书人考取功名的地方,林则徐、李光地、陈若霖、梁章钜等人在这里中举,并进而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从中山纪念堂西南角,循台阶而上,似有茂林修竹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神秘所在——泉山。从外面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栋小小的二层小楼背后,竟然有一座大名鼎鼎的小山。
而这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竟然是萨镇冰晚年的居所仁寿堂。
萨镇冰 (1859—1952年),字鼎铭。祖籍山西代县,出身于福州著名的色目人萨氏家族,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先后担任过清朝的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务总理。
顽强生长的榕树,已经把一堵墙牢牢包裹其中。
泉山全景。高不过五尺,方不过丈余。山不在高。
微缩版的曲水流觞。很有文人气。
廉泉。风水宝地,亦可谓雅致。
登山路?有点夸张。
有几处题款为王怀晋,看来这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王怀晋,号楚英,毕业于福建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及福建官立自治研究所,曾任大元帅府及护法军政府秘书,福建省党务指导委员、宣传部长,省控诉法院院长,省军法会审审判长,后署高院山东六分院院长等职。
施景琛,著有《泉山古物编》等史学著作、编有《鹭江集》等诗稿,曾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等职。
陈衍(1856~1937), 福建侯官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提倡维新。清亡后,曾在南北几所大学讲课,编修《福建通志》,通经史训诂之学,特长于诗,与郑孝胥同为闽派诗的首领人物。泉山还另有他的“越壑桥”以及“望京山”题刻。
小山不大,有玩琴台,有观海亭,“景点”达廿九之多!孝波兄曾携子来游,并命其抚琴于此。此子古琴天分极高,学琴不久,即进步神速,可熟练演奏多首曲目。可见,衣冠南渡,千百年来,弦歌未绝,成就了人才辈出的海滨邹鲁。
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利用冶山南麓的唐代都督府作为衙署, 自此以降,众多达官显贵、学者名人在此挥毫泼墨、吟诗作赋。这些重要的时代信息,汇集成今天的泉山摩崖题刻群。除了刚才看到的曲水流觞,泉山还有一曲至九曲石刻共九处,二者异曲同工,均为忆山阴往事、传兰亭遗风的附庸风雅之作。
此时,此刻,此处,来泉山游览的,仅同行的几人而已。由是观之,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书者留其名。此情此景,用宋人柴望的《山阴兰亭》描述莫不恰当:“寂寂山阴事已尘,至今亭址尚嶙峋。落花时节朝朝雨,插柳人家处处春。曲水自流寒食酒,茂林无复永和人。昭陵茧纸今何在,空有梅花点翠珉。”
东望泉山,危若累卵。
洛社遗风,为黎元洪手书。洛社为宋代欧阳修、梅尧臣等在洛阳组织的诗社。欧阳修《酬孙延仲龙图》诗曰:“洛社当年盛莫加,洛阳耆老至今夸。”可惜字体所用漆料与山体颜色接近,如果用蓝色,会更醒目一些。
要不是有榕树的紧紧包裹,以至于山与树融为一体,我真的怀疑,强台风到来时,泉山会不会瞬间就被吹得消失不见?
另一栋有些年头的房子。往南看,房子依然不少,冶山踪迹难觅。据说,目前只拆迁和开放了欧冶池和泉山之间的部分,为春秋冶山园一期工程。随着二期、三期工程的展开,地面整治工程还将继续,冶山全貌显露后,将来的冶山园更值得期待。
南望欧冶池。
欧冶子为什么选择了冶山作为铸剑的所在呢?
“淬火”是铸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为一把剑赋予灵魂的时刻。这是事关成败的一步,此前与此后,可以经历数万次的反复锻打与磨砺;惟独这一步,却只有电光火石的一次机会。瞬息之中,便可决断一切。一招不慎,就前功尽弃。
高手铸剑,要寻找极寒之水“淬火”。孝波兄说,福州多温泉,按照阴阳相克相生的理论,极热之水旁边,必有极寒之水。因此,欧冶子最终在冶山找到了这么一块铸剑宝地。
欧冶池环境不错,似乎在一个居民区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水是一潭死水,颜色发暗。希望通过疏通河道,能让池水流动起来。流水方能不腐。
不系之舟。
山、水、树、亭,一派园林意境。剑光亭,名字似乎俗了点。
喜雨轩。
三皇庙五龙堂欧冶池官地碑,立于泰定五年,即1328年,距今已690年了。时任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的是许从宣,他历任元太保府长史,中书右三部照磨,内台御史,都水监都水,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福建按察使,工部尚书,河南、湖广参政,陕西左丞。福州乌山亦有许从宣题石。
两千多年前,欧冶子在冶山池畔铸造宝剑,将福州的历史写进了春秋时代。闽越国成立后,无诸以冶山为中心,建立起福州土地上第一座城池——冶城,这里是福州城发展的根基与起源。
好大一块石头。
财政厅的宿舍及果实累累的木瓜树。
欧冶池原来就在省财政厅的宿舍里。据说,当年建照片中的这栋房子时,发现了古代的文化遗存。但在当时,文化建设还提不到议事日程,于是文物挖出后,房子照样拔地而起。我想,出土的东西是不是与铸剑有关?是否为铸剑遗址呢?过去经济条件有限,为了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古人要为今人让路,希望将来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了。
对于冶山而言,文化保护更显得急迫和重要。解读福州,从历史的维度看,应该从冶山开始。
因为这里,就是福州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