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在没有弄清什么是科幻小说之前,期盼科幻小说的繁荣是不切实际的。
在讲究‘名分’的中国尤其是这样!惨痛的教训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当中国原创科幻蓄势待发、如火如荼,酝酿着巨大的突破时,却遭遇了毁灭性的寒潮,元气大伤。中国的四大科幻重镇:北京、上海、四川和黑龙江。只剩下四川的《科学文艺》硕果仅存,后更名为《科幻世界》自负盈亏。直到刘慈欣《三体》于2006年5月到12月在《科幻世界》上连载,才又引发了一股热流; 后来《三体》获得2015年的雨果奖,中国科幻走出国门又反馈祖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复旦大学教授严锋写道:“《三体》对历史的反思,《三体2·黑暗森林》对道德的超越,到《三体3》发展成为全面的宇宙社会学、宇宙心理学、宇宙生态学的建构……刘慈欣的作品,也因为他逆流而上,发扬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为中国文学注入整体性的思维和超越性的视野。这种终极的关怀和追问,又是建立在科学的逻辑和逼真的细节之上,这就让浩瀚的幻想插上了坚实的翅膀。”至此科幻文学在历史的舞台上又一次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然而诚如刘慈欣所言,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作家后新生代崛起人数太少,中国科幻仅仅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所以未来会怎样发展,在没搞清‘名分’之前很难预言吉凶。
从上世纪50年代起,由于历史原因,社会上对科幻的定位是给孩子的和配合科普教育的。但是科幻作家并不认同这一定位,他们理想的科幻既不是只给孩子看的也不是只为科普的,他们还想加入自己的理解,对人性对社会对民族和国家的看法,以及对人文与科学的思考。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的争议就这样浮出水面。科学家们从科普的角度批评小说中的错误;作家们则认为,科幻是文学,更重要的是激发想象力和对科学的兴趣。钱学森曾多次表示,科幻是个坏东西,因为科学是严谨的,幻想却没有科学的规范;很多文学家也不承认科幻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嗤笑其低俗和滑稽。就在科文之争闹得不可开交之际,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开始了。在这场运动中,科幻在行政上被定性为“精神污染”,受到直接正面的打击,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寒潮。最严重的时候,中国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发表一篇科幻小说。反正是搞了半天也弄不明白科幻文学到底是姓“科”还是姓“文”,反倒是最终落了个无家可归,是爹也不疼娘也不爱的境地。这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没有‘名分’,没有‘名分’自然在运动之中就没有人保护,当然就成了那只‘替罪的羔羊’!
所以为科幻正名以确定其‘名分’是第一位必须要做的。起初在科幻小说到底姓“科”还是姓“文”这个问题上,我很自然地认为它应该是姓“科”的,因为他的名字是“科幻小说”,按中国的命名习惯,“科”自然而然就是它的姓,而“小说”自然而然就是他的名字嘛。这一点简直是毋庸置疑啊!如果科幻小说不姓‘科’,那它为什么不叫‘玄幻小说’、‘武侠小说’、‘文学小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觉得大多数科研圈子里的人都是这样想的。这样就很好理解钱学森为什么对科幻小说要求那么严格了,他肯定不会去批判《西游记》的不科学。科学确实是严肃的,因为它是精确的唯一的。小说如果要跟科学的姓,就必须也严格起来。之前我看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在国外科幻小说有严格的定义:科幻小说的内容不能违背现有的基本科学原理和推论。当时我感到深以为然,只有这样科幻小说才有点科学老子的模样,才没有辱没了自己的姓。但我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我所看过的国内外科幻小说时,竟发现没有一个是符合标准的!甚至是那些所谓的硬科幻。所以我也迷惑了,开始搞不清科幻到底是姓“科”还是姓“文”了。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除非有谁能用数学的语言写一部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同时作为小说,是不可能摆脱小说的自由怪诞放荡不羁的。科学青睐精确和唯一,文学喜欢自由和丰富。两者几乎是水火不容的,而“科幻小说”却偏偏要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和两家都扯上关系。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本着存在应合理的原则,我相信科幻小说是有其合理性的。从‘科学’和‘文学’这两个纯粹的概念出发想要为科幻正名显然是做不到的。但是换个角度就显得很自然而然了。首先让我们来想一想’什么是文学小说‘,难道文学小说在文学的角度就有其严格的定义吗,难道文学小说的内容就一点也不涉及科学吗?文学小说说到底是文学家的小说,是文学家们对于人与自然的态度和想象。如果能想明白这一点,再让我们反过头来看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并不是科学的小说,而是科学家的小说。科学和文学可以说水火不容,科学家却大都有人文情怀。同样文学家也是一样大都相信科学。科学和文学这两个概念水火不容,却都集中在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只知科学或只懂文学的人,所以小说作为一种人类的创作,又怎么可能会是单纯地属于科学或文学呢?
在我看来,一切都取决于人。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作品。文学小说是由文学家创作,得到文学家团体认可的作品;而自然而然,科幻小说应该是由科学家创作,得到科学家团体认可的成果。而所有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的人都可以称为科学家或文学家。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和一部具体的作品,必然是同时包含科学和文学的成分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比例,文学家创作的文学小说,文学多于科学;科学家创作的科幻小说,科学重于文学。而真正能称得上好的作品,应该是既能得到文学家认可又能得到科学家称道的创作。
也许有人会疑问,那为什么现有的大部分优秀的科幻小说都不是科学家创作的呢?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一方面,那些优秀科幻作品的作者即使不是科学家,他们的科学素养也不会低;另一方面,当时科学刚刚开始发展,很多我们熟知的科学家都是业余的兴趣使然,你看,牛顿在完成他的“万有引力”后兴趣转到了炼金术,而爱因斯坦在发表“相对论”之前在专利局工作。而时至今日,你还能找到一个非专业的科学家吗?科学已经朝着高精尖的方向朝着各个方面走的越来越高了,目前它的“匪夷所思”已经超出了大多数非科学圈人们的想象太多了。我作为一个天文学在读博士感觉对自己来说天文学都已经高不见顶深不见底了,更不敢妄谈其他学科一个字。时代在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你能想象一个非科学圈的人会想象出科学的本来面目吗?我见过太多科幻把科学写成’怪力乱神‘,把科学家写成’妖魔鬼怪‘。根据我的了解大部分公众对科学和科学家的了解还仅仅是停留在牛顿、爱因斯坦的时代,而仅仅是那个时代,也是只知道牛顿和爱因斯坦。但是我想说牛顿和爱因斯坦并不能代表科学家,他们是科学家中的传奇,就像人类中的刘翔和博尔特。
最后,还是要解决科幻姓’科‘还是姓’文‘的问题。我的观点是科幻姓’科‘,但是这里的’科‘不是科学的科而是科学家的科。科学的科是一刀切的,非此即彼;科学家的科是包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科幻小说应该是能够得到科学家或具有同等科学素养的人认可的包含科学内容的小说。最好它的文学部分也能得到文学家的赞许。所以决定小说是否能够作为科幻小说发表,最后一道关应该找一两位相关科学家来把。科学家不是以科学的标准来把关,而是以科学家的标准来把关。《三体》和《三体中的物理学》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李淼看《三体》看的不是科学,而是本着一种科学家的情怀去欣赏。
科学家也可以很浪漫,不过多是理性的浪漫;科学家也会很大胆地想象,不过那是在面对未知时。具有科学家的浪漫和想象的小说就是科幻小说。
本文来自刘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4297-1102276.html
科学和科幻科普的关系
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写科幻小说,我觉得在写之前有必要解释一下,因为在当前的中国,科幻大多带有伪科学的味道。
对于中国的科幻小说现状我不是很了解,只是完成了一本科幻小说之后才有点感觉。以中国科幻的龙头老大《科幻世界》来说,其上的作品大多缺乏科学性甚至给人一种胡乱堆砌科学名词的感觉,其中套路多是用科学名词编织神秘莫测的离奇故事,或者把科学家“非人类”成为具有神秘能力的“妖怪”。
一叶知秋,想必中国大部分科幻小说只不过是打着科学的幌子,干着“不科学”的勾当吧。正因为这样的现状,如果在一名科学家面前提起科幻小说,肯定是讨不到好的。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很简单:写科幻小说的人和科学无甚关系,甚至还没有理解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结论。
科学家非常严谨,以至于普通人会认为他们有些顽固,这是因为科学是具有唯一性的,科学家必须严谨;其实科学家也是包容的,他们从不会说《西游记》是不科学的,让他们气愤的是标榜科学的科幻小说却说着伪科学的内容。只要不提科学,科学家是允许“大胆想象”的,一旦涉及科学还要加上“小心求证”。曾经听一位学者说过,比没有科学更让人可怕的是伪科学,我在内心里深以为然...
所以有必要澄清一下,我写的这本小说绝不是那样的“旁门左道”和“胡思乱想”(这两个词,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无贬低非科幻小说的含义),书中坚持有科学根据的想象,至少以目前我个人的学识,觉得其中没有大的科学问题。严格的科幻应符合“其中的想象不违背基本的科学定律和结论”的要求,可以没有限制地“胡思乱想”的应该是魔幻或者玄幻。不是说科幻优于魔幻和玄幻,只是阐明两者的区别,如果没有严格的界限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地发明三个词?
科幻应该是属于科学的,而我认为科幻不同于科普和科学之处在于它的大胆和前瞻性,它敢于合理地对于未来做出设想,而科学只是着眼于当前,科普则着眼于过去已经获得的知识。这样科幻、科学和科普对应着未来、现在和过去,三者一脉相承、缺一不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幻小说一时兴盛,写科幻的大多是职业的科学家,科幻的内容大概就是科学家基于科学现实对未来的大胆想象吧。如今一提到科幻就有伪科学的味道,实在是让人感到失望和惋惜。
真正的科学幻想不能在人民群众中流行,相反玄幻却大行其道,这只能说明科学知识远没有传统的神魔故事深入人心,作为科学工作者,我感到伤心和恐惧,长此以往科技怎能复兴。造成这样的现状固然与当前中国的科学体制有关,科学家不注重科学普及。科学没有深入人心,传承和探索科学规律的科学家也或多或少应该负些责任吧。如果出现了伪科学,科学家不单要怒起指责,还要躬身辟谣,表现出正确的态度。年轻人总是满腔热血,所以我感觉写这本书还是有意义的,我认为这本科幻小说是为科学代言的。
科幻是科学家或者有科学素养的人的幻想,这样它应该是一种“科学梦”,在讲究“中国梦”的当前,“科学梦”应该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这部分是由科学家承担的,没有“科学梦”,又如何讲科技的复兴和发展?把科幻提的这么高,不是因为我写了一本科幻小说,也不代表我将从科学投奔科幻,相反我始终认为,只有温故知新,立足当前、学好科学,才能写出好的科幻,做出好的科普——正是“回顾来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科幻、科学、科普——未来、当前、过去,这三对应该是一体的。古人讲“温故而知新”,做科普也可能对正在做的科学工作有所启发;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讲“直觉”,科学直觉就是一种超前的科幻,在科学直觉地指导下能更好地做当前的科学工作。这就是我对科学、科普和科幻的理解,本书正是基于这个理解的一次尝试。
我非常希望,科学界尤其是太阳物理界有兴趣的前辈老师,能在本书得以认同出版后,为书中提到的相关科学问题给予科学的阐述和科学的批评,就像《三体》出版后,李淼借机科普,写了《三体中的物理学》。这是一次不错的把科幻、科学和科普统一起来的尝试,一次很响亮的科学界发声。科学家只在科学界的小圈子里活动而不和普通民众交流,已经造成了科学家和民众之间的互不了解,这种科学与科普和科幻的联合将是一种不错地由更加理智的科学家一方首先打破科学家和民众之见的隔阂的方式。
通俗作品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深入人心,而周瑜却成了个小肚鸡肠的人,谁还记得《三国志》里的描写;而电视剧版《西游记》使“佛教的法术高于道教”的观念在中国青少年中落地生根,这样不知是否已经产生了错误的引导。总之,一部好的通俗作品往往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伪科学的元素会遗毒很深。
我依然忠实于科学,但是会时常回顾一下学过的东西(科普),也会不时幻想一下将来的研究(科幻)就是“回顾来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就是我当前作为一名初级科研工作者的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这种想法是否是可行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是“砸招牌”了,所以我强烈建议科学界应抢占科幻这块阵地,使科学和科幻、科普连成一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总有一天科学也会变得流行,深入人心...
2017/03/07
于南京
本文来自刘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4297-105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