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读后思考 1

《精益创业》读后思考

  1. 我们是否需要创新?
    我自己对书中提到的定义和解读的理解是:
    两个要素:

    愿景Vision,

或者说,有一个目标,但是范围模糊,不清晰

  • 无法定制一个step by step的计划,

或者说,没有先例可以参考,能够大致分析出来哪些影响因素,但是不知道具体哪个因素才是权重因素

书中给出了一个形象的说明,比如,开车从家出发到公司去,目的地是有的,但是不可能明确的说出是哪个停车位,也无法给出多少分钟后到达,甚至遇上某个路段拥堵,可能要绕道而行。

书中也明确给出了这两个因素与成熟的公司制度之间的摩擦
**

  • 成熟企业需要一个计划

**
成熟企业的计划,更多的像一本step by step的操作手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其中“努力”的因素能够影响项目完成的时间和质量,而一个新创项目,更多的依赖“正确”解读“客户”的反馈。(所有使用和即将使用的人,以及购买产品的影响人)
**

  • 增长引擎

**
随着时间的累积,用户更了解产出物,的确会吸引到更多的客户,但是,单位时间内,如果增长的数量,客户的转化率等没有显著增长,那么这个计划,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引擎”。
因此,在分析客户的时候,必须小心“时间”这个因素。

  1. 谁是我们的买家?

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
“假设=》验证=》认知”
的循环。这个循环,需要有有形的物体来承载,对于软件行业来说,Demo或者原型就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候选。

对于创新公司来说,作者的基本假设是推出产品到市场上,由成千上百的人来使用、评介,根据实际的反馈做出思考。

我的第一个反映是,这个循环和我们公司的大的流程循环
“提案=》原型=》总部反馈=》原型演化”
很像,公司和HQ人员之间的交互,常见的模式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猜测”HQ可能对某些feature感兴趣,
基于这些假设,我们做一个ppt,描述清楚自己的想法,
根据反馈,开发一个demo/prototype,
然后根据反馈,做出修改。

表面上看,这个循环和书中提到的循环,只是根据具体的场景做了细化。
核心问题是,由于层级太多,反馈环很长,HQ的人员的评价已经掺杂了很多其他因素,给出的反馈的特点是:

  • 模糊,很看出来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 延长反馈环,综合自己的上司的意见,再酌情透露

  • 延迟反馈,比如说,在proposal阶段,会建议做个prototype吧

  • 部分反馈,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话说一半

其中的深层原因,我们还是需要进一步溯源,这和各自的生态环境有关。列表如下:
《精益创业》读后思考 1_第1张图片

    1. 怎么制作Demo或者原型
      这个问题,在我的脑子里出现的比较早。一方面,Demo或者原型在公司实际的项目中,是一种被认可的沟通媒介。书中的一些示例也有很多,是从prototype入手调研客户的。
      但是,在公司的项目的实际运作中,Demo的负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
  •  质量问题

**
Prototype和Product之间的距离还是很远的,目的更是差了很多,如果利用原型描述清楚目标还是困难重重,质量问题,常常成为各方交流时候的一个“拉锯点”或者“借口”。
**

  •  沉没成本

**
有些情况下,HQ并不认可公司的Prototype,但是考虑到人力问题,认为,既然已经开始做了,就接着做吧,因此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对,导致“似是而非”的项目,但是预估第二年的人力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去除了相应的人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