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0

用系统论的思想认识天然林经营


2018-07-10_第1张图片

从天然林重要性上,认识基本都是一致的,都认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和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她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空间结构是森林的重要特征,它反映的是森林群落内物种的空间关系即林木的分布格局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强调森林的空间结构研究、维护最佳的森林空间结构是森林经营的主要内容。

从天然林经营的目的和方向上,认识也是基本一致的,都认为同地段最优的林分空间结构应该是未经人为干扰或经过轻微干扰已得到恢复的天然森林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经历了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和演替,林木之间的空间关系复杂、多样,高度共存共荣,高度协调发展,其生态效益远远高于其他类型林分,已成为森林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

凡是天然林,无论面积大小,无论生长在什么样的立地条件下,无论处在什么演替阶段,都是一个系统,都具有系统共同的特征,既有用数学表达的定量关系,更重要的是有用逻辑来表达的定性关系,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认识天然林必须有一个系统的整体观念。按照林分层次结构来说:有乔木层、亚乔木层、演替层、更新层、灌木层、草本层、活地被物、死地被物之间,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场合可能分的层次与个数不尽相同,不管怎么划分,各个部分都不是简单相加,更不是机械拼接,每个层次都是系统中的一个要素,比如:一个幼苗,生长在裸地上,就是一个普通的树,如果生长在在天然林生态系统的林下层,就代表着天然更新,代表着天然林系统将来是由什么树木构成的,如果同一个树种的幼苗很多而且生长健壮,可以判定这个幼苗是适应这个特定的立地条件的,是可以作为后续主力来培养的,同时说明上层天然林的经营是有利于天然更新的,在采伐类经营中要重点保留与培养的。再比如,乔木层中,直径大于平均直径的树木,与孤立生长的大树也是不相同的,仍然应当放在这个特定的系统中来考虑,在首先是建群树种,也就是说该森林群落是由它来主导构建的,在经营中要始终维护它的主导地位,维护其他亚乔木层、演替层与它的从属关系就显得很有意义。如果该树木蓄积量占优势,又是优势树种,林分类型的界定以及相关的经营方案制定应当遵循优势树种的演替趋势与方向来进行。如果这个树种是人们选定的培育对象,那么它又是目的树种,经营过程要使它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接近人们的经营预期,对它的生长有影响的其他树木应当予以采伐,为目的树种生长创造条件。就算是目的树种当中,如果有直径超过林分平均直径的2倍的,原则上也应当采伐,因为它庞大的树形和侧枝可能存在与其他树木争光、争肥、争空间的现象而对其他树木造成影响。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系统的整体性恰当的说明,凡是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的观点,都是不可能的。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定性与定量是系统分析最为常用的方法。在天然林经营中,根据笔者的经验,定性判断与描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对天然林演替阶段判断、林分特点描述、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方向预判、经营技术措施等,要有一整套的逻辑分析,有的地方叫诊断,也很恰当。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标准地设置,获取测树因子、调查天然更新状况、蓄积量测定,这样,通过实测调查取得数据才更有价值,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指导性,也是对定性判断的最好验证。如果没有定性判断与分析,定量调查针对性不强,指导性不强,尽管取得了调查数据,但是数据的价值体现不出来。相反如果没有定量调查,仅有定性描述与判断,经营科学性不高,精准性不强。在经营实践中,定性判断是前提,是必须的。


微信公众号 “务林人说说”致力于国有林区森林经营技术推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希望更多的同行们参与交流,共同勉励!祝生活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