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O,即通用I/O(输入/输出)端口,是STM32可控制的引脚。STM32芯片的GPIO引脚与外部设备连接起来,可实现与外部通讯、控制外部硬件或者采集外部硬件数据的功能。
STM32F407有7组IO。分别为GPIOA~GPIOG,每组IO有16个IO口,共有112个IO口 通常称为 PAx、PBx、PCx、PDx、PEx、PFx、PGx,其中x为0-15。 并且F4系列是基于Cortex-M4内核
GPIO的复用:
STM32F4 有很多的内置外设,这些外设的外部引脚都是与 GPIO 共用的。也就是说,一个引脚可以有很多作用,但是默认为IO口,如果想使用一个 GPIO内置外设的功能引脚,就需要GPIO的复用,那么当这个 GPIO 作为内置外设使用的时候,就叫做复用。 比如说串口 就是GPIO复用为串口
1、4种输入模式
(1)GPIO_Mode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
(2)GPIO_Mode_IPU 上拉输入
(3)GPIO_Mode_IPD 下拉输入
(4)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
2、4种输出模式
(5)GPIO_Mode_Out_OD 开漏输出(带上拉或者下拉)
(6)GPIO_Mode_AF_OD 复用开漏输出(带上拉或者下拉)
(7)GPIO_Mode_Out_PP 推挽输出(带上拉或者下拉)
(8)GPIO_Mode_AF_PP 复用推挽输出(带上拉或者下拉)
3、4种最大输出速度
(1)2MHZ (低速)
(2)25MHZ (中速)
(3)50MHZ (快速)
(4)100MHZ (高速)
关于他们的定义,都在 stm32f4xx_gpio.h 中,都为结构体形式的定义
我们所用到的每一个GPIO其内部结构都是这样,分别对应着GPIO的八种模式 这里我们简单的介绍下:
注: VDD_FT 代表IO口,兼容3.3V和5V,如果没有标注“FT”,就代表着不兼容5V
在芯片数据手册的引脚定义中,会看到有“I/O电平”一列 有FT即为支持5V
浮空输入模式下,I/O端口的电平信号直接进入输入数据寄存器。MCU直接读取I/O口电平,I/O的电平状态是不确定的,完全由外部输入决定;如果在该引脚悬空(在无信号输入)的情况下,读取该端口的电平是不确定的。 (接用电压表测量其引脚电压为1点几伏,这是个不确定值) 以用来做KEY识别
IO内部接上拉电阻,此时如果IO口外部没有信号输入或者引脚悬空,IO口默认为高电平 如果I/O口输入低电平,那么引脚就为低电平,MCU读取到的就是低电平
STM32的内部上拉是"弱上拉",即通过此上拉输出的电流是很弱的,如要求大电流还是需要外部上拉。
IO内部接下拉电阻,此时如果IO口外部没有信号输入或者引脚悬空,IO口默认为低电平 如果I/O口输入高电平,那么引脚就为高电平,MCU读取到的就是高电平
当GPIO引脚用于ADC采集电压的输入通道时,用作"模拟输入"功能,此时信号不经过施密特触发器,直接直接进入ADC模块,并且输入数据寄存器为空 ,CPU不能在输入数据寄存器上读到引脚状态
当GPIO用于模拟功能时,引脚的上、下拉电阻是不起作用的,这个时候即使配置了上拉或下拉模式,也不会影响到模拟信号的输入输出
除了 ADC 和 DAC 要将 IO 配置为模拟通道之外其他外设功能一律 要配置为复用功能模式,
在开漏输出模式时,只有N-MOS管工作,如果我们控制输出为0,低电平,则P-MOS管关闭,N-MOS管导通,使输出低电平,I/O端口的电平就是低电平,若控制输出为1时,高电平,则P-MOS管和N-MOS管都关闭,输出指令就不会起到作用,此时I/O端口的电平就不会由输出的高电平决定,而是由I/O端口外部的上拉或者下拉决定 如果没有上拉或者下拉 IO口就处于悬空状态
并且此时施密特触发器是打开的,即输入可用,通过输入数据寄存器GPIOx_IDR可读取I/O的实际状态。,I/O口的电平不一定是输出的电平
在推挽输出模式时,N-MOS管和P-MOS管都工作,如果我们控制输出为0,低电平,则P-MOS管关闭,N-MOS管导通,使输出低电平,I/O端口的电平就是低电平,若控制输出为1 高电平,则P-MOS管导通N-MOS管关闭,使输出高电平,I/O端口的电平就是高电平, 外部上拉和下拉的作用是控制在没有输出时IO口电平
此时施密特触发器是打开的,即输入可用,通过输入数据寄存器GPIOx_IDR可读取I/O的实际状态。I/O口的电平一定是输出的电平
GPIO复用为其他外设,输出数据寄存器GPIOx_ODR无效; 输出的高低电平的来源于其它外设,施密特触发器打开,输入可用,通过输入数据寄存器可获取I/O实际状态 除了输出信号的来源改变 其他与开漏输出功能相同
GPIO复用为其他外设(如 I2C),输出数据寄存器GPIOx_ODR无效; 输出的高低电平的来源于其它外设,施密特触发器打开,输入可用,通过输入数据寄存器可获取I/O实际状态 除了输出信号的来源改变 其他与开漏输出功能相同
开漏输出和推挽输出的区别:
推挽输出:
可以输出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
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
开漏输出:
可以输出强低电平,高电平得靠外部电阻拉高。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 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实现输出高电平 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
在使用任何一种开漏模式时,都需要接上拉电阻,否则只能输出低电平
推挽输出电路: 其中IN端输出高电平时下面的PNP三极管截止,而上面NPN三极管导通,输出电平VS+;当IN端输出低电平时则恰恰相反,PNP三极管导通,输出和地相连,为低电平
开漏输出电路:IN端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导通,使输出接地,IN端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截止,所以引脚既不输出高电平,也不输出低电平,为高阻态。为正常使用时必须接上拉电阻,
在STM32中选用IO模式:
本质上的区别是F4系列采用了Cortex-M4内核 而F1系列采用Cortex-M3内核
F1系列(M3)IO口基本结构:
F4系列(M4)IO口基本结构:
F4系列设计的更加高级与人性化,他将外部上下拉电阻转移到了输出/输入驱动器外部,使得输出模式下也可以实现内部上拉与下拉,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增加了灵活性
这里我们以初始化LED为例
1.定义一个 GPIO_InitTypeDef 类型的结构体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定义一个 GPIO_InitTypeDef 类型的结构体*/
一共有5个参数
2开启 LED 相关的 GPIO 外设时钟
RCC_AHB1PeriphClockCmd ( RCC_AHB1Periph_GPIOB, ENABLE); /*开启 AHB1时钟*/
Q:为什么要设置时钟?
任何外设都需要时钟,51单片机,stm32,430等等,因为寄存器是由D触发器组成的,往触发器里面写东西,前提条件是有时钟输入。stm32是低功耗,他将所有的门都默认设置为disable(不使能),在你需要用哪个门的时候,开哪个门就可以,也就是说用到什么外设,只要打开对应外设的时钟就可以, 其他的没用到的可以还是disable(不使能),这样耗能就会减少。
Q:为什么 STM32 要有多个时钟源呢?
因为首 先 STM32 本身非常复杂,外设非常的多,但是并不是所有外设都需要系统时钟这么高的频率, 比如看门狗以及 RTC 只需要几十 k 的时钟即可。同一个电路,时钟越快功耗越大,同时抗电磁 干扰能力也会越弱,所以对于较为复杂的 MCU 一般都是采取多时钟源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而相对应的外设功能所使用的时钟 在stm32f4xx.h 中即可查看到
RCC_AHB1
RCC_APB1
3选择要控制的 GPIO 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9; /*选择Pin9引脚*/
可选引脚为0-15 一组IO口有16个引脚
4设置所选引脚的模式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 /*设定为输出模式*/
引脚的模式共有四种,分别为输入,输出,复用,和模拟模式
5 设定所选引脚的输出类型
GPIO_InitStructure.GPIO_OType = GPIO_OType_PP; /*设置引脚的输出类型为推挽输出*/
输出模式有两种: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
只有输出模式才需要配置,输入模式下不需要配置
6 设定所选管脚的速度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100MHz;//设定速度为100MHz 高速模式
7 设定所选管脚的上拉与下拉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uPd = GPIO_PuPd_UP; /*设置引脚为上拉模式*/
可设置为:上拉,下拉,与浮空
8初始化GPIO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 //初始化所设置的引脚
GPIO_Init() 是官方配置的初始化函数 第一个参数是GPIOX 第二个参数是结构体所对应GPIO各种参数的配置
F4的初始化相较于F1系列有了很大的改变,在配置F1系列时,结构体只有三个参数
GPIO_InitTypeDef 类型的结构体
所选管脚的速度
所选管脚的8种模式
区别:
F1(M-3)系列管脚速度只有三种模式 并且管脚的模式配置八种模式全部都在一起定义,直接设置即可
总归还是大同小异,不做过多介绍,看下下方配置即可
void led_init(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 //定义初始化结构体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ENABLE); //使能GPIOA时钟
GPIO_InitStruct.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配置模式
GPIO_InitStruct.GPIO_Pin = GPIO_Pin_0; //配置哪个IO口
GPIO_InitStruct.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配置IO口速度,仅输出有效
GPIO_Init(GPIOA,&GPIO_InitStruct); //初始化GPIOA的参数为以上结构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