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不对,何以远方?

记2018天府问对!

不问不对,何以远方?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结束“问对教育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七天培训后,我一直在思考我到底收获了一些什么,我的思维发生了什么转变,我又得到了哪些实用的教学技巧。

起初我正是带着这些期待去学习的。期待让人醍醐灌顶的言论,期待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期待掌握教育捷径的方法。让人失望的是,学习了近三天,似乎没有任何一场讲座是在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你可以怎么做。

当晚回到住处,我有些失落,因为不想浪费自己所拥有的宝贵学习机会,更不愿放弃这次学习的丰富资源,我随意地打开微信读书,想看几页书让自己更平静一些。看到自己书架上的书单,基本上都和教育有关,其中关于教育技巧类占了主要,此时我在想,如果要学实用的教学技巧,我又何必千里迢迢跑到成都来学呢?看看这些名师的书就可以了。所以我的期待误导了我,我的期待把我带入了“技巧”的死胡同,要走出这个死胡同,那就“反其道而行之”。

解放自己狭隘的思维,学会接纳现有的资源,并从中汲取我所需要的、转换成能为我所用的就是我此行最需要锻炼的。

接下来,开始换一种角度听讲座。

讲座的主角其实是台下的我

听讲座时,请的都是一些专家名人,很多时候晕晕乎乎听了一上午,能记住几句“金句”已是收获。转念一想,这样听,实在太浪费。听讲座的我,此时就是讲台下坐着的那个学生,主体肯定不是台上的老师,而是台下这个坐着的学生。那么听讲座,主角也应该是台下坐着的我,我有收获,我进行了学习才是主要的事情。所以带着主角心态开始听讲座。

后几天的学习,除了认真聆听老师所讲的,我开始思考他们的思考角度,所讲内容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以及整体的逻辑,这样是为了学习如何更好得进行自我表达。我现在作为一个听众,和台上的表达者是否在思维上完成了隔空连接,如果我听不懂,是我知识储备的问题、思考角度的问题还是表达者的描述问题。如果是我的问题,那么就要及时补充自己,如果是表达者的问题,那我就要及时发问,问身边的人,问专家(听“问对”的讲座,有一个很自由的地方,那就是可以站起来直接向专家提问)。问对,问对,觉得不对就要问,问了才可能对。

同伴的力量为我助力

一场讲座,一次培训,除了邀请的名师专家是我们学习的资源,身边的同伴也是一座资源极丰富的宝库。问对教育组织的全国教师的培训是非官方的,意味着这不是红头文件下为了完成任务要求教师参加的培训,来“问对”的学员基本上都是自己主动来学习的,大家的积极性极高,每场讲座提问、交流的人都很多,话筒的确是要靠抢的,这真不是夸张。

来“问对”的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有一线教师,也有县教研员或者学校领导,其中不乏来自名校的老师。其实名校、教研员这些并不是这个老师身上的光环,真正让人敬佩的是他们的专业能力,学习态度与方法。课上随意瞄一眼前面学员的笔记,都让人惊叹,分目逐条很是直观。有些老师带了摄像机、录音笔双管齐下,一字一句全都不错过。最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云南的顾老师,后期在我们的学员群里分享了自己七天的学习笔记,记录地很详实。讲师所言,推荐我们阅读的书籍,好的资源与平台;自己的所想、所疑惑的,所质疑的全都记录下来,并且无私地分享给了所有人。我才明白原来那个每天上课带着电脑“奋笔疾书”的就是她。

稍微留意身边的同伴,就能发现好的学习方法,别人如何做笔记,如何提问(大家每次的提问都很有水平,这值得学习,尤其学习别人思考的角度。)



学习结束后,我以往的一些观点不知不觉发生了改变。

教育情怀与理想和年龄无关

听闻有教师自费好几年一直追随问对,到达培训点后,也发现的确有很多学员都是自费来学习(问对的学费相对于其他培训来说不便宜),还有跟以往在为中国而教给我提供的培训不同的是,这里的学员年龄跨度很大,从小学生、高中生(父母特意带过来听讲座的)到年近退休的老师。经历了太多次和年轻学员一起的培训,突然看到年近退休的老教师坐在自己身边认真听课、认真笔记、积极发问,心里疑惑:“这还是我们年轻老师总喜欢吐槽的落伍、充满职业倦怠的老教师吗?”

这次来培训的四、五十岁的老师很多,前面提到过“问对”的培训是非官方的,也就是来培训的都是自己报名来的,很多学校还不给报销,基本上自费,也就是说这些老教师都是自己主动来学习的,这的确有异于一些学校的一些老师的做法。

有一位姓李的老师,五十岁左右,教授高中语文。她坦言自己不喜欢争名逐利,前半生的教学就是一部“三不全书”(不评职称,不上公开课……记不太清了),她执着于自己的课堂,但是在听了前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陆枋老师的讲座后(陆老师刚刚毕业时,随时都有可能有人来听课,她就是在公开课的夹磨中成长起来的),她觉得自己有些做法错了,她应该多上一些公开课,好好打磨自己的课堂,不应该对公开课抱有那么大的成见,与陆老师的几百节公开课相比,她的不超过三节的公开课让她感到惭愧与遗憾。

这是一位已经五十岁的李老师,在一个400多人的会场,承认自己曾经的偏见,并坦言自己的遗憾也是一种勇气吧。后来这位老师还积极报名参加了闪电演讲,每次“自由问对”环节都积极发言,虽然过不了几年就要退休,她还是在不断自己学习与成长,自我完善,勇于推翻自己错误的认知。

还有一位老师,看上去四十多岁了,课间休息,她一边对着笔记本,一边用手机写心得总结,估计她还有一个公众号,每天一篇公众号推文。年龄真的不是我们不学习的借口。

像她们这样看上去上了年纪的老师很多,但是他们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与学习状态甚至比年轻人还要好,上课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下课在去食堂的路上与人侃侃而谈,这种生命状态真的与年龄无关。

所以看到他们,我开始明白:

如果对一件事物的追求与热爱会因年龄的因素所改变,那么只能说明,还不是真正的热爱。如果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会因为现实的差距所改变,那么这理想不足以为理想,如果理想和现实无差,我们又何必去追求!

别对“经验”嗤之以鼻

两年工作的摸爬滚打,让我在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工作上都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但每每谈到“经验”,我都会想到一些痛苦的经历,对于刚刚工作的我来说,都是“血和泪的教训”。

因此,我并不喜欢“经验”这两个字。我觉得他是缺乏智慧的表现,是不明智的选择,是不思考的后果。而且,凡事要靠经验得到方法,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肯定不少。可刚工作的我,没人指点,只能自己想,自己做。别人的经验一开始不撞南墙也是不会领悟的。

其实很多前辈和专家都告诉过我们应该如果去做,但是有些事情你不经历你压根就不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正确看待经验,学会利用经验。

不对“经验”嗤之以鼻总结为两方面:

一是珍惜自己的实践经历,这种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所积累的经验是我们今后提升总结为好方法的前提。别害怕年轻时候的弯路,因为面对各种事情的第一次,总会有不知所措、处理地不到位的情况,错了及时总结要比反复犹豫迟迟不下手强万倍。

一味得向别处寻求解决问题的心态也是不可取的,要知道试错也是一种方法。要知道理论――实践――理论这里面,至关重要的还是实践。为此,我也放下心中执念,不再对两年摸爬滚打来的“经验”嗤之以鼻了,也许是缺少了一些科学的指导方法,但当时的我要是一直沉迷于去书上找理论指导我,我现在恐怕会更后悔。

二是学会梳理总结经验,结合理论让经验科学化。很多在一线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经验十分丰富,教学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惜没有及时总结提升,深究其背后的理论,虽然说出来会让人觉得是很实用,但是不能成文,别人觉得还是“土方法”,靠时间的长度获得的,如果加上理论做支撑,那将会更加有说服力,所以老师都要做研究型、专家型老师。

思维的活跃离不开质疑

“问对”是问对的教育培训的传统,也是一种特色。在这里,你可以对台上的专家提出质疑,甚至直接否定他的观点。

这次培训中,有一场讲座,让人难以忘记。因为讲座几乎变成了学员与讲师的对峙。学员们认为老师讲的东西太浅,不讲我们也知道,没有深度,没有价值。我一开始听,也是这个感受,讲得都是我们一线教师天天听的一些东西,没有什么新颖的观点。讲座进行半个小时左右,开始有学员举手发言,打断老师,她说自己是自费过来学习的,对问对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听到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希望老师后面可以提供给大家。

有了这第一次打断后,开始不断得有人发言表示抗议,希望老师尽快讲一些有用的东西。几次下来,整个会场开始躁动起来,慢慢演变成了“奇葩说”节目里的“奇袭”,场面愈演愈烈,最后主办方负责人不得已出来维稳。这个下午的确有点乱,但我觉得十分精彩,思想的火花就是在这个时候碰撞出来的。

专家的言论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专家所讲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我们不知道的,那些老师勇敢地发出质疑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终于让我见识了“问对”。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学员直接质疑挑战专家,这是在其他培训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但也只有在这里近距离看到了“求真求实”的老师们。

也许是体制内压抑太久,在这里终于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许是问对教育提供了这样一个自由平等的环境,大家的言论自由直接,即便是安静时,我也能感受到会场上思想的波浪此起彼伏。



这的确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你要来这学教育技巧那就错了,来这里大胆的“问”,发现“对”,“无问对,不教育!”不问不对,何以远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问不对,何以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