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商的AI领域

马云从翻译社起步,凭借电商以及支付宝成就了阿里商业平台;马化腾也不过是深圳大学本科毕业,靠抓住中国互联网的社交红利成就腾讯帝国。刘强东、程维、傅盛、唐岩、蔡文胜等互联网时代的大佬的商业成功,似乎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互联网的开放与包容,让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成为精英。

学而优则商的AI领域_第1张图片

甚至屌丝逆袭成了互联网创业人的励志故事。然而,在互联网过后,被称为新风口的AI领域,这一现象却很少见。现阶段在AI领域,抛开平台级的BAT以外,原生AI的创业者们大都是从大学实验室走出来,从学者、专家、博士生导师变成了创业者和企业家。


从芯片、人脸识别和语音等核心技术,每个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大都是由来自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团队作为创始人团队成立。这批学而优则商的AI创业者,将学术成果落地成商业项目,通过核心专利技术带动一个公司甚至一个细分行业的发展,作为专家型企业家,他们身上除了专业做派之外,在企业管理、投融资和战略规划各个方面,有哪些特质呢,这些学而优则商的企业家,为中国的商业带来哪些思考呢?


当走进这些AI企业,走进每个创始人团队,或许能看到一个学者型企业经营群体正在崛起,而这对于AI产业和商业文明,又有哪些利好和启发呢。



学而优则商的AI领域_第2张图片


33岁的陈天石,一路走过来都在对标哥哥陈云霁,以至于求学之路跟哥哥几乎一样,从中科大少年班到中科院研究员,陈天石似乎在重走哥哥的路。然而,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在寒武纪成立那天起就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径。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到中科寒武纪科技CEO,陈天石完成了从科研工作者到企业管理者的转变。


尽管变成了企业管理者,但关于他的介绍依然是陈天石博士,他依然会跟合伙人哥哥因为技术问题发生争论。学术派创业团队的气质在陈天石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陈天石带领平均年龄25岁的寒武纪团队,研发出我国首款人工智能芯片寒武纪。从实验室到产品落地,陈天石完成了创业者的转变,但依然保留着研究员的执着,这似乎跟做芯片这项业务很搭调。


同样是中科大的校友,刘庆峰的创业之路就没那么顺利,与陈天石的寒武纪相比,刘庆峰创办科大讯飞时,AI产业还没有现在这么风生水起。



学而优则商的AI领域_第3张图片


拒绝清华的保送邀请,报考中科大,在一个班级有13个高考状元的情况下,还能当学霸,这是少年得志的刘庆峰。与众多学霸出国的路径不同,刘庆峰在校期间参与语音合成项目,上学期间就开始创业之路。


1998年,在国家863语音合成比赛中,刘庆峰带领的中科大团队,击败清华北大选手夺得冠军。他的语音合成系统,也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个达到可实用门槛的产品。1999年6月9日,以刘庆峰为主的共18名成员为班底的“科大讯飞”宣告成立。那时,苹果还没有开发出Siri。拿到3000万融资,整合了中科大、中科院、社科院优秀资源,刘庆峰成立了豪华团队。


但由于产品概念太超前,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成熟度不匹配,让科大讯飞没有实现刘庆峰领衔的这个学生团队豪情壮志。在经历一系列低谷后,刘庆峰意识到“学生气”的创业思路不适合市场,在经过调整后,瞄准B端市场,经过多年的坚持和不断的自主研发,科大讯飞不仅成为中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让科大讯飞成为除BAT之外,唯一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早年学生气的理想主义、中科大式的“源头创新”、高达25%左右的研发投入,这些学院派的风格,让刘庆峰的科大讯飞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独角兽。



学而优则商的AI领域_第4张图片


全球估值最高的AI公司来自中国,创始人跟陈天石、刘庆峰一样,都是中科大校友,不同的是他完全符合精英创业的路径。从中国顶尖大学到美国名校博士,到大学教授,再到微软亚洲研究院,直至创立这家全球估值最高的AI公司商汤科技。汤晓鸥从大学校园的实验室到名气研究院,再到创立商汤,最恰当的诠释了“学而优则商”的路径。


对人才有近乎偏执的看重,甚至让商汤科技在人力成本上的支出曾经一度使得公司运转困难。成立3年就网罗了150多位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方向的博士,人才成为商汤的核心资产。这与创始人汤晓鸥研究型学者的身份有很大关系。


能体现出汤晓鸥学者气质的除了对人才近乎偏执的重视,对原创技术的坚持探索。还表现在对原创技术的研发。随着谷歌、脸书等大平台的开源,深度学习的门槛逐渐变低了。但商汤坚持投入,研发自己的深度学习平台,并在香港和北京两地建立了超算集群。



学而优则商的AI领域_第5张图片


除了以上三个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在AI领域还有像地平线的余凯博士、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等一大批研究员、大学教授从学者向创业者和企业家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学术派管理者对技术的偏执、理工思维的管理方式,成为一种新的商业现象。


学而优则商的现象在AI领域表现的如此集中,主要还是因为这个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领域还属于基础研究阶段,加上基础研究的门槛本来就很高,所以从大学实验室到基础研究落地,自然是最短的路径。研究员和大学教授也就成为这个阶段重要的创业角色,随着基础技术逐渐成熟,在各个细分行业进行应用时,离各个传统领域更近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将登上舞台。


当更多传统行业背景的创业者进场,或将标志着AI产业的真正成熟。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而优则商的AI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