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Objective-C语言的起源
Objective-C 使用“消息结构”(messaging structure)而非“函数调用”(function calling)。是由Smalltalk(消息型语言鼻祖)演化而来;
消息与函数调用的区别
Messaging(Objective-C)
Object *obj = [Object new];
[obj performWith:para1 and para2];
Function calling(C++)
Object *obj = new Object;
Obj->perform(para1, para2);
a、使用消息结构的语言,其运行时所应执行的代码由运行环境来决定;而使用函数调用的语言,则有编译器决定。
b、如果代码中调用的函数是多态的,那么在运行时就要按照“虚方法表”(编程语言为实现“动态派发”or“运行时方法绑定”而采用的一种机制)来查出到底应该执行哪个函数实现;而采用消息结构的语言,不论是否多态,总是在运行时才会查找所要执行的方法。
c、Objective-C的重要工作都由**“运行期组件(runtime component)”而非编译器来完成**。使用Objective-C的面向对象特征所需的全部数据结构及函数都在运行期组件里面。
运行期组件中含有全部内存管理方法。运行期组件本质上就是一种与开发者所编代码相链接的“动态库”(dynamic library),其代码能把开发者编写的所有程序粘合起来。这样,只需更新运行期组件,即可提升应用程序性能。而那些许多工作都在“编译期”完成的语言,若想获得类似的性能提升。则需要重新编译应用程序代码
Objective-C 内存模型
(Objective-C 对象所占内存总是分配在“堆空间”中,而绝不会分配在“栈”上)
栈:FILO 先进后出,存放一级缓存,栈中的数据大小和生命周期明确 ,每个线程都包含一个栈区,存取速度较快,缺少灵活性;
堆:FIFO 先进先出,存放二级缓存,动态分配内存大小,生命周期不确定。所有线程共享,存取速度较慢;
NSString *someString = @“The string”;
NSString *anotherString = someString;
只有一个NSString 实例,然而有两个变量指向此实例。两个变量都是NSString * 类型。这说明当前“栈帧”(stack frame)里分配了两块内存,每块内存的大小都能容下一个指针(32位4个字节,64位8个字节);
分配在栈中的内存必须直接管理,而分配在栈上用于保存变量的内存则在其栈帧弹出时自动清理。
Objective-C将堆内存管理抽象出来了。不需要用malloc及free 来分配或者释放对象所占内存,Objective-C运行期环境把这部分工作抽象为一套内存管理架构,名叫“引用计数”;
Objective-C为C语言添加了面向对象特性。是其超集。Objective-C使用动态绑定的消息结构,也就是说。在运行时才会检查对象类型。接收一条消息之后,究竟应执行何种代码,由运行环境而非编译器来决定;
2、在类的头文件中尽量少引入其他头文件
Objective-C语言编写“类”(class)的标准方式为:以类名作为文件名,分别创建两个文件,头文件后缀用.h, 实现文件后缀用.m;
Person.h
#import
@interface Person: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NSString *name;
@end
Person.m
#import “Person.h”
@implementation Person
@end
用Objective-C语言编写任何类几乎都需要引入Foundation.h。如果不在该类本身引入这个文件的话。那么就要引入与其超类所属框架相对应的“基本头文件”。
Employer.h
#import
@class Person;
@interface Employer: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NSString *name;
- (void)addEmployee:(Person *)person;
@end
Employer.m
#import “Employer.h”
#import “Person.h”
@implementation Employer
- (void)addEmployee:(Person *)person { }
@end
//
@class Person; 这叫做“向前声明”该类;
Employer类的实现文件,再引入Person类的头文件;这样可以减少类的使用者所需引入的头文件数量,在需要时才引入。减少编译时间;
向前声明也解决了两个类互相引用问题;如果在两个类的各自头文件中引入对方的头文件,则会导致“循环引入”(当解析其他一个头文件时,编译器会发现它引入了另一个头文件,而那个头文件又回过头来引用第一个头文件)
注:类的继承,头文件中是要引入其他头文件,还有当你写的类遵守某个协议(protocol),头文件中是也要引入其他头文件;因为该协议必须要有完整定义。向前声明只能告诉变编译器有某个协议。
除非确实必要。否则不要引入头文件,一般来说,应在某个类的头文件中使用先前声明来 提及别的类。并在实现文件中引入那些类的头文件,可以尽量降低类之间的耦合
有时无法使用先前声明。比如要声明某个类遵循一项协议,这种情况下,尽量把“该类遵循某协议”的这条声明移至“class-continuation分类”中。如果不行的话。就把协议单独放在一个头文件中,然后将其引入;
3、多用字面量语法,少用与之等价的方法
NSArray *array = @[@“abb”,@“bb”];
应该使用字面量语法来创建字符串、数值、数组、字典。与创建此类对象的常规方法相比,这么做更加简明扼要;
应该通过取下标操作来访问数组下标或字典中的键所对应的元素;
用字面量语法创建数组或字典时,若值中有nil。则会抛出异常。因此,务必确保值里不含nil。
4、多用类型常量,少用#define预处理指令
不要用预处理指令定义常量。这样定义出来的常量不含类型信息。编译器只是会在编译前据此执行查找与替换操作。即使有人重新定义了常量值,编译器也不会产生警告信息。导致应用程序中的常量值不一致;
在实现文件中使用 static const 来定义。“只在编译单元内可见的常量”。由于此类常量不在全局符号表中,所以无须为其名称加前缀
static const NSTimeInterval kAnimationDuration = 1.0;
在头文件中使用extern 来声明全局变量。并且相关实现文件中定义,这种常量要出现在全局符号表中,所以其名称应加以区分,通常用与之相关的类名做前缀;
extern const NSTimeInterval EOCAnimationDuration;
const NSTimeInterval EOCAnimationDuration = 1.0;
5、用枚举表示状态、选项、状态码
应该用枚举来表示状态机的状态,传递给方法的选项以及状态码等值,给这些值起个易懂的名字
如果把传递给某个方法的选项表示为枚举类型,而多个选项又可同时使用,那么就将各选项值定义为2的幂。以便通过按位或操作将其组合起来
用NS_ENUM 与NS_OPTIONS宏定义枚举类型,并指名其底层数据类型。这样做可以确保枚举是用开发者所选的底层数据类型实现出来的,而不会采用编译器所选的类型
在处理枚举类型的switch语句中不要实现default分支。这样的话,加入新枚举之后,编译器就会提示开发者:switch语句并未处理所有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