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弦

        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我选择了朱丽叶。

        从小到大,我没有尝试表演,甚至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也只拣旁白。可当拈到的白色纸片皱皱巴巴地在手中展开,“英语《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几个字映入眼帘时,我突然想尝试一下。

      那似乎是密集如雨的鼓点声在心里澎湃——是十年芭蕾舞和主持的舞台经验敲出的信心;是对手是一班形式是英语的挑战性击出的斗志;更是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意志打出的气概!

      一鼓作气,是宫弦。

      期初考试刚落下帷幕,文娱部部长便送来了周三活动课过课本剧的通知。面面相觑,自从年前磕磕碰碰整出了本古英语和英语穿插的剧本以后便再也没碰过,甚至连台词都没读熟。而一班寒假早已排好,她们班的朱丽叶是我初中同学,三年来为拼的你死我活,为模样像,为成绩,为比赛机会,而如今又鬼使神差得杠在一起了,虽然我们都早有预感。一种无形的压力蜷在倒计时里,像一把越来越挨紧脖子的利刃,任凭滴答滴答流淌地分秒将它推向我。那金属性的钟声将我的专注力一点一点的推在一起。

        鸣金收心,是商弦。

        我打算孤注一掷。

        既然选择,便要承担。

        那是有史以来最充实或者全是过饱和的晚上——第一节晚自习上竞赛,然后拎着书包去劳技教室奉献出第二节晚自习给排练,作业是卖力找各种间隙写上几笔。落后,我不害怕,因为我相信自己可以花时间补回来;我不后悔,因为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不让自己失望。仿佛耳畔时刻有笛声高昂婉转,将我的精神提拔。一开始,没有默契没有感觉,拉起手来像是在打架,对视起来噗嗤边笑了出来。可我们一遍一遍地重复,一次一次地停顿,去抓一个眼神,去炼一个音调,去正一个步伐。每一帧,每一帧。剧本上标注得密密麻麻,群众演员们也能莫名流利地背出我和车的台词。渐渐的,那对月亮的誓言像极了爱情;渐渐的,那迷离的眼神聚焦在了一起。

        初审是第一个表演的,我似乎声音在发颤,可当我的台词念出口,我便不是我,而是陷入爱情的朱丽叶。我调整,调整着什么时候应该看台下,什么时候应该看他。当我看到面试老师的笑容时,我明白我们是成功的——下周三正式表演。

        “是不是太快了,我们还没……”在团委,我支支吾吾。

        “但你的朱丽叶演得很好。”前面的刘佳老师转过头来说。

        “好。”

        那丝高昂的笛声愈发嘹亮。

        昂扬前进,是角弦。

        像个饥饿的猎人捕捉猎物,我在抓。抓她的羞涩,她的惊喜,她的忧愁,她的绝望。我身体里的自己越来越少。只剩结尾对白的动作捉摸不透,但是音乐老师说当你完全融入了角色,动作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

        那天,我编了头发,画了淡妆。穿上了金色白色织成的华丽丽的拖地长裙。那十分钟,我忘了台下的评委和观众。我的世界只剩下朱丽叶和罗密欧。当我哽咽地呢喃着“He is my destiny(他是我的宿命)”时,我的眼里分明有泪。

        95点多分!!!在场的各位呆滞了——遥遥领先的分数。似乎有悠扬欢快的芦笙在鸣响,心神荡漾!我没有激动的哭出来,因为对我来说,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整整一个星期,晚自习那栋楼的劳技教室都是亮着的,也只有劳技教室是亮着的!

      鼓瑟吹笙,是徵弦。

      截至上周,所有班级都陆续表演过了。我们是第一。不值得骄傲,因为所有成绩在取得的那一刹那,一切便归零了。只是这个经历对我来说是无价的,它像淡淡的古琴声,一弦一弦勾勒丰满我的生命。

      努力没有白费。

      浅淡素静,是羽弦。

      是朱丽叶选择了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 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