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华、陈伟霆、钟汉良、林更新、林峰…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男神”,据说都可以因为一个人,扯上关系。
有媒体称他是:半个娱乐圈背后的男人。
因为他把各大影视剧里的“男神”配了个遍,只要他的声音一出现,不论是在动画、韩剧、国产剧、国产电影,观众们都能瞬间认出。
他就是:边江。
这一天,边江的录音棚里走进了一个年轻女孩,她叫徐世昕,一枚配音新人。
她想提高业务水平,更想知道,配音界的大神,平时都是怎样工作的。
隔着一扇玻璃,边江就开始了他的“表演”:
短短几句台词,他又眯眼又皱眉,一副喝醉酒的样子,神态甚至比画面中的表演还要夸张几倍…
一句话说出来,普通人觉得已经和画面很贴合了,他却突然停下,说:不行,这句再来…
于是,一遍、两遍、三遍…
原来,即使是大神级的配音员,也要这样一句一句修改,反复揣摩,花的力气并不亚于一个新人。
终于轮到徐世昕上场了。
边江在一旁手把手指导,在正式录音之前,要先对着画面看台词。
当然不是简单的看,这个步骤,叫做画词。
看画面里的人,说到哪个字的地方要换气了,就在字旁做标记,咳嗽,咳了几声,几下是连着的,都要一一记下来。
大神的厉害之处就在这儿,情节只用看一遍,就可以把这些细节全记下了。
徐世昕一开始不适应边江的录音方式,她就是站在那儿,对着话筒说。
边江说:声音太干了。
他一点一点的教徐世昕:
开心的话语,要笑着说,要想象自己高兴得要转圈,要蹦起来了…
倒地的人,声音不会太实,这里要虚一点…
难过的台词,要有真情实感,要让人听到不舍和痛的感觉,甚至要逼自己哭出来…
对这位初次见面的新人,他毫不放松,说的最多一句话是:再来,再投入一点,这句没有扎到我…
《投入非凡》是一档素人与明星一对一深度互动的真人秀节目,于6月16日首播,目前已经更新了3集。
每一期,都会有一名职场新人,与这个领域的牛人面对面:配音、舞蹈、写作、科技、体育、公益…
是取经学习,是交流碰撞,也展现专业人士平时的工作状态。
你可以从新人的眼中,看到他们的迷茫,那是想要做好一件事,却不知道该怎么用力的忧虑…
比如有一集里,一个95后女孩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很多人眼中,她的起点已经很高了,可她依然焦虑,白天去各种局,见各种人,晚上失眠,觉得机会很多,却又充满了不真实感。
相信很多刚走出校园、事业才起步的人,都经历过类似的焦虑,这个时候,特别需要一个过来人分享一点心得,给一些指点和鼓励。
而可贵的是,这档节目里的嘉宾,没有高高在上,没有虚无的谈理想,没有灌鸡汤,而是毫不保留的敞开自己,讲的全是个人的真实经历、走过的弯路、遇过的困境,更多的是大量的专业干货…
正如有网友评论:越努力,越幸运!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件热爱的事情,并以此为事业,真是特别幸福的事情吧!
你可以发现,这些人能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是有原因的。所谓非凡的人,他们都有一些相似点。
比如,他们都能够很专注、脚踏实地的做一件事,甚至一直在用一些笨办法。
边江说,学配音的时候,自己是班里心理素质最差的学生,当同学们已经能接到一些配音的活儿时,他还在一进录音棚就手抖的阶段。
怎么办呢?没有捷径可以走,就是一句话练上百遍,抓住每一个配小角色的机会,一点一点进步。
就算现在已经成为配音界响当当的人物,边江也没有放松自己,常常带着团队一起练功。
你可能不知道,配音演员的练功可不是念绕口令,他们也要进行形体训练,要打功夫,要唱,要表演…而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融入角色。
尽管这些训练很辛苦,还会受伤,但他们从不偷懒,因为,成效显而易见,给动作片配音的时候,你真打过和没打过,声音的感觉是不同的。
看到这里,乌鸦忍不住想说,某些在台前的流量明星,收着天价的出场费,演戏靠抠图,他们的面瘫演技,真的配不上边江的声音啊!
另一位嘉宾,是少年成名的作家蒋方舟,很多人对她的印象是,博览群书,书里的内容,她总能信手拈来。
这并不是因为她记性好,而是她的笨功夫:手写。
她常常把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再誊录到电脑里。这样过了两遍,想不印象深刻都难。
她说:以前觉得麻烦,现在却成了我获益很多的习惯。
蒋方舟还提到了一个,很多人都面临的问题:手机时代,人的专注度会受到影响,做事的时候,总想看手机,也因为有手机,总是有人找,被打断。
如何不被手机打扰?蒋方舟的方式倒是挺粗暴的:去咖啡馆写作,不带手机。
每天不写完2000字,绝不收手。这样的习惯,她已经坚持了几年。
要做到专业、敬业,其实真没有太多的技巧,无非是一点一点的抠,精益求精,无非是控制内心的欲望,把一件简单的事坚持下去…
而能够克服困难,坚定的走下去,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无比坚定。
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95后女孩问蒋方舟:为什么你可以完全按自己的节奏来,你不慌吗?不担心落后于人吗?
蒋方舟坦言,她也有过一个阶段,因为成名得早,有一些诱惑摆在面前,让她误以为,有很多条路可以走。
那时的她也有很多物欲,比如,买了房。
因为写作的收入并不稳定,付完首付之后,她焦虑得大哭了一场。
现实的压力,让她那些年录了不少节目,到处参加活动,甚至包括一些商场剪彩…总之,来快钱的工作接了不少。
为了卖书,全国各地跑,做宣传,有时候早上醒来,感觉很恍惚,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不知道今天要干嘛…
她忍不住问自己:这是自己要的生活吗?
绕了一大圈,她才终于明白,人一辈子只有一条是真正想走的路。自己最想做的,是当一个好的、无所畏惧的表达者,那就得为这件事付出全部。
想清楚自己热爱什么,然后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其中,才能内心充盈,有一种心安理得的不恐慌。
你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位嘉宾,在谈到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时,都离不开:热爱。
蒋方舟说:当选择了一条路,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或跑、或走、或爬地抵达终点。
边江说:你热爱它,就不觉得难。
把民间公益做到极致的,蓝天救援体系创始人张勇说:拯救人的生命,就是一种精神信仰,没有信仰,我们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意思?
因为这份热爱,他们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比挣到钱更快乐,过程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痛苦,也不再是煎熬,而是另一种的畅快淋漓。
在这一点上,乌鸦深有共鸣。
老读者都知道,在成为公众号写手之前,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写作者,更不是一个专业的影评人。
我不懂得怎么讲好一个故事,也不懂如何经营好一个公众号。
我只是每天5小时,2000字,叨逼叨逼的自说自话。
好几个人跟我说一万小时定律。据说,一个人把一件事情做满一万小时,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我每天写5小时,写满5年,就算是“专家级”的写手。
我算了下,我差不多已经写了快5年了…
乌鸦也从一个人,到有了小伙伴,有了团队,「乌鸦电影」也变成了一个所谓的“大号”。
只是,我越发觉得,要成为一个“专家级”的写手,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比如,要怎么调整写作的方式,对抗读者的审美疲劳…
比如,大家都知道,撩拨极端情绪、追热点,这些天然有流量,但我还是不想轻易下结论,想保持理性中立,因为这点执着,迫使我要去读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才能输出更有力的观点…
我发现,一万小时哪里够啊,这不过是一个门槛,摸到门边之后,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写作的过程,有时候真的很痛苦,为了一两句话绞尽脑汁,有时候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坚持对不对,也常常会焦虑得睡不着觉…
但仔细想想,我又是何其幸运。
我正在做着喜欢的事情,而这件事还能用来养活自己。甚至有时候,还能用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助别人,温暖别人…
因为新冠疫情,今年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一年。
越是艰难时刻,越需要靠精神信仰的支撑。
但请相信我,热爱写字的乌鸦,会一直在。
后台回复投入非凡
获得观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