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中国历代军师里,以诸葛亮和刘伯温最为出名,在民间里这两个人甚至被神话了,足以看出此二人的能力。
诸葛武侯大家都知道,官居蜀汉丞相,后主刘禅即位后虽依为丞相,却长管蜀汉军政大权,可一生都在践行先帝刘备的梦想,举全国之力北伐,最后病死战场之上,后世赞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刘伯温,这个帮助朱元璋一统天下的人,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为何在开国以后朱元璋一直不重用他?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就是《洞天福地记》中记载的:“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
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参加会试,考中进士,元末,兵荒马乱,战火连连,就在家闲居了三年。
至元二年(1336年),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协助县令处理政务。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他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迹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辞官后,刘基返回青田,至正三年(1343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
看得出刘伯温之前是在元朝做官的,之所以辞官呢是表达对腐败元朝的不满,后来又与当时的元丞相脱脱关于对方国珍处理的事件上意见不一,又一次感叹道朝廷的腐败,这才静下心在青田归隐。
后来在李善长的推荐下,朱元璋请刘伯温前来相助。
朱元璋是什么人?和刘邦一样,泥腿子出身,从底层爬到巅峰的人,比刘邦还要差。刘邦好歹还是个底层公务员,泗水亭长。朱元璋自幼死了双亲,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都是靠乞讨为生,这种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朱元璋认为刘伯温是因为不满朝廷的腐败,又认为读书人都想有一番功名大业,于是在内心里一直对刘伯温带有一些排斥,更重要的是刘伯温经常能看透一些朱元璋为了表现自己威严而做的一些事,让朱元璋觉得自己在下属面前是个透明人,毫无面子,也让他极为恼火。
从政治原因上来说,朱元璋是淮西人,随他起家的大多都是淮西党,谋略有李善长,处事有胡惟庸,打仗有徐达常遇春汤和等等,所以朱元璋认为自己的“淮西集团”什么都有了,认为刘伯温这个人可有可无。而这一点,却也是大明开国以后刘伯温不受重用的原因。
开国以后,朱元璋开始着手封官加爵的事情,这一切当然是以朱元璋起兵过程中有杰出贡献的那些文臣武将先为考虑。
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古代爵位的顺序,最大的是“皇”,就是皇帝,然后是“王”,一般都是皇帝的亲戚,再往下是“公”,一般是立了大功的大臣被尊称为XX公,接下来就是“侯”,“伯”等。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朱元璋对有功之臣进行大封爵,朱元璋设置了公爵六位、候爵二十八位,按功劳大小来封爵。这六位公爵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俞、宋国公冯胜,这公爵的名单里没有刘伯温。
宣布候爵名单,以大将汤和为首的二十八位功臣被封为候爵,这里也没有刘伯温的名字。
在最后,才象征性的给刘伯温封了一个“诚意伯”,这个爵位毫无诚意,看得出朱元璋是迫于什么勉强给刘伯温封爵的,原来是因为这些原因。
“开国六公”,除了韩国公李善长是一名文官外,其余五人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之将。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李善长这种作出特别贡献的文官,而且是陪伴朱元璋从开始到现在的人,其余文官是很难与武将平起平坐的。
刘伯温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已经不适合留在朝中了,于是请求告老还乡,回青田养老。朱元璋不同意,因为当时当朝的文官们正在党争。当时,文官出任丞相的是李善长。李善长老家在淮西,所以跟他的这一派被称为“淮西派”,满朝的文官里头,这伙儿势力最胜。如果刘伯温回去,就没有人能制约李善长。
而刘伯温留下来以后,就被“淮西集团”扣了个“浙东派”的帽子,这下可就有意思了。“淮西集团”的首脑就是那些公侯及其下属,剩下的全部被扣上“浙东派”的帽子。
大臣之间斗的如此激烈,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好事,他可以尽情的驾驭自己的大臣,而且不用担心自己的位置受到威胁,因为“淮西”与“浙东”无论谁稍领先一点,就会瞬间被另一派追上来。
刘伯温只是想回家而已,却被朱元璋和李善长强制性的卷入到一场政治斗争。
《明史》记载有次大旱,朱元璋问刘伯温咋弄?刘伯温发挥他的阴阳专业学给朱元璋提意见,结果是“帝纳其言,旬日仍不雨,帝怒。”朱元璋毫不犹豫的相信了刘伯温,却没什么毛用,很生气。可是刘伯温还不赶紧哄哄朱元璋,却说了一句:“基有妻丧,遂请告归”,老婆死了,要回家。以朱元璋的性格,他会怎么想?
当朱元璋终于觉得封赏刘伯温诚意伯爵位太低,有点过意不去的时候,《明史》记载:“帝手诏叙基勋伐……(说功劳)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看好了,是朱元璋亲手写的诏书,把刘伯温的功劳夸了一遍,还追封刘伯温他爹他爷,并多次要给刘伯温进爵,刘伯温也都拒绝。
李善长退休后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杨宪行不?刘伯温:不行!汪广洋行不?不行!胡惟庸行不?也不行!朱元璋说都不行,那就你当吧,刘伯温啥反应?《明史》:“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我太正直,又不喜欢太忙,勉强干的话怕耽误事。
不知道刘伯温是怀恨在心,还是惧怕朱元璋,可是这些行为也偏偏都惹恼了朱元璋。
刘伯温啊刘伯温,你就是太聪明了,才会如此不受重用的啊。
刘伯温与诸葛亮不同的是,诸葛亮会忍,比如说刘备做出错误决定的时候,诸葛亮不会直接反对,而是会引导刘备往全局去想,或是干脆为刘备做好失败后的准备,但是刘伯温会直言朱元璋你做错了,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
在做人这方面,刘伯温相比诸葛亮,不会审时度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