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见到为生计劳碌的路边摊贩,带着自己的小孩谋生。寒冷的冬天里,小贩忙着招呼过路散客,满脸通红的小孩一旁自顾玩着,有时还带着作业趴在小凳子上写,任冷风呼呼地吹着。
这一幕多少让路人心生恻隐,只要孩子爸妈面相再亲和点,对客人再热情点,生意一般比邻摊的好。然而现实中,很多小贩通常喜欢把自己的谋生现场当成了孩子的校外课堂,走一个客人,扭脸一顿呵斥: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会像爸妈一样穷酸,被人家看不起!
严重者,孩子稍有顽皮,当街就甩巴掌:爸妈辛辛苦苦养活你,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很多父母的逻辑就是,养一个孩子一定要听话、老实、安分,不然就是白养了。矛盾就在于,他们明明痛恨自己的处境,却又想把孩子教育成和自己一样的人。
他们眼里自己的职业是低等的、不体面的、卑贱的,自己就是孩子的反面教材,他们逮着各种机会,从每一个穿金戴银的过路人身上汲取原料,通过怨声恶气加工成精神吗啡,注射到孩子幼小的心灵里。
大多数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者,心里都有一种愿望:改变现状,给家庭、给子女创造好的生活条件。心里都揣着一股狠劲,为了赚多几个子,可以起早贪黑,可以抛家离乡,可以铤而走险。这一切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家!
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家才是他们追求的?
安弟7岁那年,父亲骑着自行车,驮我走亲访友。回家时下了雨,父亲披上大大的雨衣,将车后座的我整个身子包括脑袋也包在了里面,继续蹬着赶回家。那时已是深秋,天很凉,雨水哒哒打在薄薄的雨衣上,后背凉飕飕又很舒坦。我尽量弓着身子,让雨衣贴着背,享受雨水的敲打。
那段路骑了一个多小时,在这一个多小时里,我的视野里全是父亲的背,温暖、敦厚、坚实。雨衣上漏了个洞,雨水顺着洞一直滑下,滴在我的脖子上。父亲并不知道,后座的我一直让雨滴淋着回家,虽有些冷,但丝毫不觉得难受。一个多小时里,小小的我在雨衣内构建着一个王国,于其中自得其乐。
到家后,母亲看着湿透的我,不禁责备起父亲。而我,只是在一旁傻笑。
安弟家从不富裕,父亲以前是个修理工,有时候干活会带上我,我会抢着扛他的包。父亲干活时,我静静在一旁看,有时候还搬了凳子,傻傻地盯着父亲手上的旋转的螺刀、钳子。
那时的憨态,让父亲记忆犹新,每回想起过往艰苦的生活,都说苦了我的娃。但其实,安弟从不觉得苦。
在那个疯狂长身体与知识的年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茁壮的本领,这个过程里,他们最需要的养分,是父母的陪伴以及关怀。这种陪伴和关怀比任何物质供养都重要。
很多家长喜欢说别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懂事,他们没意识到,别人家的家长对自己更有榜样价值。一个懂事的孩子背后,多少都和懂事的家长教育分不开。
假如你的孩子不懂事,你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许多有钱家庭存在各种纨绔子弟、败家仔,甚至灭绝人性的人渣,从小疏于管教是当中重要原因。与富人不同的是,穷人往往有更多时间与子女相处,但物欲横流的现实消磨了他们的耐心,偏偏又没有能力为后代提供较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家庭教育的重担落在他们身上,容易变成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主义。
他们把众生脸谱化,非白即黑,色相分明,让孩子接受他们的识别守则;他们假想出一条最符合普世价值的道路,让孩子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他们对孩子的一切反常举止过敏;他们不擅长和小孩沟通,乐于看见孩子唯命是从……
他们懂得所有道理,却把握不了尺度。过于宠溺,又怕惯出无法收拾的毛病;一味严苛,又担心从此家人成路人,儿女会变得冷漠。
所以对比教育成了百试不爽的方法,看看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成了他们惯用句式,孩子内心纵有一千种理由,断然不敢反驳,偶有叛逆性烈的,回一句“你怎么不看看人家的家长?”最终被更大吨位的暴雷以吼喝或掌掴形式怒轰结尾,埋下了问题少年的种子。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也逐渐变矫情。新婚不久的青年,喜欢开口闭口说要努力工作为孩子赚奶粉钱,要买多好衣服鞋帽尿不湿,住多好学区房为将来小孩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生怕小孩将来吃苦。
实际上,真正吃不了苦的是少不更事的小孩,还是这些自诩饱经风霜的父母?
是谁离不开灯红酒绿的生活?
是谁更需要华丽堂皇的高楼豪宅?
是谁更容易在忙碌中疲倦滋生怨气与暴戾?
是谁更难以从生活中发现美,以纯真笑脸迎接世界?
是谁更介意十块钱的快餐与五星级豪华宴席的差别?
是谁更依赖名牌?
是谁更依赖烟酒?
是谁动辄抑郁想不开?
……
相比想方设法为孩子营造优质生活条件,从小给他们灌输物质至上的观念,让他们懂得凭爱和智慧在世间生存明显更重要。而这两样东西,恰恰是很多家长缺乏的。
当然,安弟不提倡刻意降低小孩的生活条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穷有穷养,富有富养,孩子最需要的,恰恰不是父母最难给的。
矫情的孩子,背后都有矫情的爹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