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讲述了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封建保守和闭塞阶级状态下,英国乡镇生活里发生的,多个关于爱情与婚姻,精神与财富的爱情故事。
所有情爱的纠缠与矛盾的爆发,都始于一场舞会。
01.
有钱的阔少爷入住了奢华的内瑟菲尔德庄园,这件事打破了小乡村的平静。并且他还要举办一场舞会,邀请村里的人们共享舞会的欢乐,更让人们,尤其是年轻的小姐们,激动不已。
本性随和,待人诚恳有礼的阔少爷宾利先生,在这次舞会上邂逅了贤淑温柔,宽容善良的简。
所谓一见钟情,不过是第一眼的沦陷,就知道余生只有你相伴。
此后,宾利和简爱路坎坷。
他们都深深爱慕着对方,但宾利容易被他人左右,自信不足以致于在自己的幸福抉择面前,举棋不定。
而简又太过含蓄,远远没有她妹妹伊丽莎白的勇敢和果断,敢爱却不敢说。
所以他们一路走来,爱过,也痛苦地分离过。朋友达西对宾利和简的婚姻的利弊权衡,使宾利动摇了表白的决心,导致了这场幸福姗姗来迟。
相爱不易,一个来不及的表白,一次无心解释的误会,一个犹豫不决的决定,或许都会让我们错过“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愿景。
也就不足为怪,世俗里还是有那些为爱而众叛亲离的勇士,或许,他们真的视爱如生命,真爱至上就是他们的信仰。
02.
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另外一对恋人也是这样。
故事的主角,达西和伊丽莎白从相识,相怨,相知到相爱,其中的恩恩怨怨,喜喜厌厌,无疑是小说最紧扣人心的故事了。
达西和伊丽莎白都是个性鲜明的人,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吸引力的源泉。
达西高贵而傲慢,这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底气,但他也具有一个绅士应有的风度,明辨是非,聪明睿智。
达西从一开始就不讨人喜欢,他没有宾利的和颜悦色,似乎高傲得不近人情。
也没有威克汉姆的巧言令色,他常常一言不发,冷静而又凛冽地洞察着周围人的言行举止。
向来没有太多规矩约束的乡村人们,不喜欢达西冷冰冰的样子,达西也不喜欢他眼里的乡下人的粗鲁愚昧,不知礼节,没有教养。
所以在彼此的第一印象中,伊丽莎白认为达西恃财富而高居,目中无人,况且她还偷听到达西对她的评价,说她并没有多漂亮,伊丽莎白当然不喜欢达西了。
达西那时恐怕也认为伊丽莎白和其他乡村女子并无异样,只是要美丽些,伶俐些。
直到后来,达西和伊丽莎白多次相遇接触,或直接交谈,或从他人那里耳听旁观。达西不知不觉间已深深爱上了聪慧活泼,善良可爱的伊丽莎白。
从小在贵族家庭里长大,达西接受着门第之差,阶级之别的观念,他一直觉得这份爱是错误的存在,是有辱于自己身份的难堪之事。
可是爱火难灭,理智如他也压抑不了自己为爱疯狂告白的心情。
达西未曾料想,这样一件任何女子都会感到荣幸备至的事,居然被伊丽莎白断然拒绝。
是啊,此时,在伊丽莎白眼中,达西是个狂妄自大,冷酷无情,残忍剥夺他人享受幸福权利的人。
他把姐姐和宾利的婚姻拆散,狠狠地摔碎了姐姐幸福的蜜罐。他让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伙伴失去俸禄丰厚的神职,当下穷困潦倒。
自己怎么会去爱这样一个灵魂残缺的人呢?
最好的爱情是什么?那一定是我愿意为了你变成更美好的样子。
得知表白被拒绝的原因后,达西那样一个高傲的人,写了一封厚厚的信,向伊丽莎白解释了有关他残忍对待威克汉姆的误会,以及为自己的错误判断,分离宾利和简而道歉。
并且后来,在伊丽莎白的妹妹与维克汉姆私奔一事,成为众人笑话,家族羞耻的时候,达西默默地为伊丽莎白解决麻烦,花费数多金钱,耗用时间和精力,平息了风波。
可这一切,他都做得无声无息,不想让自己所爱的人心生愧意,也不想要她因为自己的家庭而难堪。
当一切误会和偏见都消除时,伊丽莎白才发现,原来英俊的达西有完美的身份,也不缺美好的灵魂,他正是自己最期待的爱人的样子。
所以,最后,伊丽莎白不顾一切世俗的阻挠,只要达西再次向她求爱,她便会欣然接受。哪怕他们门不当户不对,哪怕达西的姨妈亲自跑来警告她,别想麻雀变凤凰。
伊丽莎白依然坚决:“怎样做会让我幸福,我就执意怎样去做,您无权干涉,局外人全都无权干涉。”
的确,幸福从来都是自己争取来的,工作如此,生活如此,婚姻也如此。伊丽莎白至始至终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她不向任何人妥协。
就算是,将要继承贝特勒家产的柯林斯,以财富诱惑求婚,妈妈苦肉计相逼,甚至气急败坏地责骂,伊丽莎白也不会为自己的幸福退让半步。
生活总是青睐那些为信仰而偏执的人,就像伊丽莎白视爱和幸福最为宝贵,也终究得到爱和幸福。
03.
很多人都说,伊丽莎白的好朋友夏洛特,因为柯林斯的财富而选择和他结婚,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
在他们眼里,夏洛特似乎特别没有追求,只是为了物质生活和世俗的利益,而接受求婚,她注定不会生活美满。
就连好朋友伊丽莎白,在得知夏洛特要和柯林斯结婚的消息时,也吃惊且惋惜。
在伊丽莎白看来,柯林斯差劲极了,他愚昧无知,谄颜献媚,在权富贵族面前积极讨好,卖弄自己。
自己的好朋友竟然要嫁给这样一个人,伊丽莎白觉得是多么毁坏形象的事情,同时为这样一位自取其辱,自降身价的朋友感到难过,并且她还痛心地坚信,她的朋友所做的这种选择是不会有幸福的未来的。
可是真是这样吗?夏洛特选择为生活而生活真的不会快乐幸福吗?
我看未必。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个人选择他最喜欢的样子去生活。
就像伊丽莎白信奉真爱至上,简追求宽容善良,而夏洛特选择的是生活本身。
夏洛特说:“我并非一个浪漫的人,我从来就不是那种人。我只希望有一个舒适的家。”
这个眼下已经27岁的姑娘,人长得也不标致,她没有多么宏达的梦想,只是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由自己亲自打理的家,并且自己不再是父母的负担。
我们能说这个梦想不好吗?我们可以嘲笑夏洛特苟且于生活吗?
整个小说最打动我的,正是夏洛特看清现实,看清自己。
她没有富裕的家庭,没有知书达理的爸爸妈妈,自己也不优秀不出众,她不可能像伊丽莎白一样吸引万里挑一的达西先生。
可是,她同样有一颗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积极之心,她也不曾放弃任何一个可以获得幸福的机会,我们又凭什么批判她世俗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其实都是夏洛特的样子,在生活面前囧相毕露,在梦想脚下卑微孱弱。
只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及夏洛特勇敢真实,敢于直面种种瑕疵,用自己的双手去修饰。
选择物质并不是就一定选择了苟且,我们为什么不能追求更舒服自由的生活呢?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不早不晚,刚好可以遇上相爱一生的人。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奢侈品,不是所有人都触得到,拥有得到。
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怎样的现状,我们都有期盼美好的渴求。
就算在下水道讨生活,也不忘抬头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