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音乐与节奏(二)

第三节:节奏的构成

        节拍的特点就是每分钟多少拍,是按照一个固定的速度不断重复的,比如说,我们的节拍是每分钟120,就是从1开始,123456789 10一直连续击打下去,所以一直持续两分钟、五分钟、十几分钟,如果持续的时间很长,我们就很准确的记录我们打了多少下拍子,我们就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把拍子分成组,通过分门别类进行划分,这跟我们生活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当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根据人数进行各种类别的组合,在学校的时候会分成年级,分成班,班级里会分成小队、分成组。而在音乐当中,则可以把节拍分成乐句,分成小节,比如我们可以把三个节拍或者四个节拍分成一组,每一组之间用竖线分隔,这就形成了小节,也就是每一组一个小节,我们也可以把很多小节组合在一起,分成乐句,这样就构成了一首歌曲的基本结构:由几个节拍组成小结,由几个小结组成乐句,由乐句构成歌曲。而如果一首歌曲是由三个节拍构成的小节组成的,我们就会把这首歌称之为三拍子歌曲,而如果一首歌曲是由4个节拍构成的小节组成的,我们就会把这首歌称之为四拍子歌曲。 

      而节奏就与这些小节有很大的关系。

      所谓的节奏就是由一个规则性的一小节或多个小节的节拍变化组成的,什么是节拍变形呢?就是首先我们有一个节拍,这个节拍永远是不会改变的,就是我们固定速度打出的那个点儿,如果是四个节拍构成一小节,那就是四拍一小节,这些小节有规律的重复就叫节奏。当然我们也会在节拍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变化,就是让一些节拍不是固定的速度和规律出现有快有慢、有短有长、有多有少,比如,把一小节四个节拍中的某一个节拍变成两个,也就是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一倍的速度,打出两个节拍来,节拍的规律就发生了变化,比如1111,变成了11111(需要打乐谱),这就是节奏的变化。也就是说节奏就是有规律的节拍,既可以按照固定的节拍来重复,也可以将节拍进行一些变化。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节奏的变化呢?

      节拍的本身是通过固定的速度来划分音乐的风格和情绪,如果我们需要把风格和情绪进行更细化的分类,就需要在固定速度的基础上,将节拍进行再次变化。他们说,我们现在描述的是一些特别活跃的人,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速度体现出来,可在这些活泼的人群当中有很欢快的,也有俏皮的,我们又用如何通过音乐进行具体的表现和区分呢?我们就可以通过节奏的变化来区分人物的性格。比如正常的表现活泼的节奏是12 34,如果我们想表现更加活泼,就可以把节奏变成11223344,这样的节奏就显得欢快了很多,如果我们通过节奏来表现俏皮的人呢?我们就可以把节奏变为1 23 4  1 23 4,大家可以听出来,虽然节奏依然是自拍,自拍内的速度也没有变化,但是经过节奏的变化之后,整个音乐的风格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的节奏型是由多个拍子组成的,这个拍子可能是三拍,也可能是4拍,或者是8拍,但一旦固定下来之后,就会按照相对固定的节奏完成整个曲目,也就是说在整个乐曲的演奏过程中,音乐会按照相对稳定的节奏型在重复,只有当音乐的性格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个节奏性才会变化。比如,绝大部分歌曲的节奏型都是固定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歌曲的固定节奏,不断的重复,就可以顺利的完成这首歌曲,而当有些歌曲表现了复杂的情绪变化的时候,就会出现主歌和副歌部分,而且主歌和副本是两种情绪和两种节奏,但无论如何节奏如何变化,节奏在主歌或者副歌的内部也依然是相对稳定的,只有在主歌转化到副歌或者副歌转化到主歌的时候,节奏才会发生变化。

        这就是节奏,节奏与节拍一样,形成了音乐的风格和性格,构成了音乐最基础的结构,没有了节奏的支撑,就如同人没有了骨骼一样无法存在。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节奏问题大多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演唱的时候跟不上音乐的节奏,这个在现代音乐中已经不太容易出现问题了,因为我们现在都是用电子音乐伴奏,电子音乐本身就是节奏性特别强的音乐,这种节奏性强的特点就是体现在每当节奏进行重复的时候,节奏的第一拍都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重音,一般情况下,这个重音都会出现在小节的第一拍上,这样我们就能够通过重音明显的分辨出节奏的类型以及变化。比如在我们K歌的时候,不仅有重音明显的伴奏,同时还有带节拍的歌词提醒,一些学生依然会出现跟不上节奏的问题。其实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节奏出了问题,而是由于学生在歌唱的时候,出现了呼吸的问题,也就是在乐句开始之前,总喜欢深吸一口气,由于吸气造成了节奏的延迟,发出声音的时候就总会比音乐晚一点时间,这个问题并不是节奏的问题,而是呼吸的问题,只要按照呼吸的要求进行训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出现的第二类问题,就跟节奏有关系了。

        要拍,是一个零散单一的牌子,当我们把节拍构成小节的时候就等于组成了一个一个的小组,就像我们社会组织一样,每一个组总要有一个负责的人来带头,否则就无法区分每一个组,于是每一个小节的第一个音都是一个重音,无论什么样的拍子,小节的第一拍都应该是重音,我们听到这个重音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小节开始了,在听到下一个重音的时候就是下一个小节开始了。

      在歌唱的过程中有两类人,一类人是必须听重音,不听重音节奏就不准,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歌唱着自己就不稳定,揭开不好的人大多都是情绪化,自己的情绪不稳定,就没有办法控制节奏的速度。他妈妈嘛,没有明确的生活态度,于是在歌唱的过程中就没有一个固定的节拍来约束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就出现自己的节奏与音乐完全不吻合,如果想合拍,就必须仔细分辨音乐中的重音,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只要稍不留神,节奏就会出现问题。

        大家可以随便找一段音乐仔细倾听,就会听到间隔性的重音出现,特别明显,这中医有它的特点,比方说当一些句子开头的时候,或者小节的第一个音都会出现重音,如果大家实在搞不懂就找乐谱看一下小节线后第一个音符下面对着的字,在歌唱中那个字就是重音。你觉得节拍的办法就是看谱子分辨注意,用手或者脚稳定的打拍子,跟音乐的重音相吻合,无论歌曲的节奏和音乐如何进行,打出的这个节拍都不要有变化,因为所有的节奏都来自于节拍,那些节奏准的人就是因为心里有这个节拍,他才会节奏稳定。

      实际上,所有的人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这个情绪影响,指的就是我们在随着音乐进行的时候,音乐或者周围的环境会激起我们的情绪反应,使我们很难能够稳定的把情绪控制在固定的状态,于是以这个角度上说,每一个人的节奏都不是完全稳定的,都不可能凭借内心的感觉,稳定的长时间的打出节奏来。比方说著名的指挥家小泽森尔、祖宾梅塔等人,在指挥乐队的时候,在乐曲高潮的部分也会出现速度偏快的情况,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只不过,这种偏快的幅度非常小,只有比较敏感的人才能听得出来。也就是说,大事都会出现节奏不稳的情况,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容易,随着阴郁的起伏,我们的情绪就会发生变化,好在现在有电子音乐,有伴奏,有强有力的节奏来重音来提醒我们,我们在歌唱的过程中,一直跟随着节奏的重音,一直倾听着歌曲的节奏,就不会因为情绪的影响出现节奏的问题了。

      节奏的练习有很多种办法,除了我们倾听音乐的重音以外,也可以通过乐理学习来解决节奏问题,通过学习各种节奏,学习打拍子,很容易的,就可以解决节奏不准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了解,如果我们想真正的解决一个人的节奏问题,就不仅仅是为了通过打节奏打拍子来矫正和改变他的节奏,而是要了解造成节奏出现问题的原因。

        音乐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是非常感性的艺术形式,的确有很多具有天分的人,天然就能够感受到节奏的律动,如果我们去分析和了解这些人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的天分就是由于他们对音乐的专注,因为这种专注,他们就能够随时听到并跟从音乐的节奏,甚至他们根本不用去分辨重音,了解节奏,因为节奏就是性格,性格展现的就是情绪,只要我们感受到音乐情绪的带动,并让我们融入到音乐的情绪当中,节奏就不会出现问题。

      而对于节奏不准的人来说,出现节奏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生活节奏的不稳定,不规律,没有自己的生活状态,没有生活目标,就很容易受到情绪的起伏和影响,自然节奏就会出现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歌唱的意义。当我们发现歌唱节奏不稳定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情绪导致的,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演唱跟不上节拍的时候,就说明我们没有融入到音乐当中,没有办法调整自己的情绪与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一致,这是直接造成节奏问题的主要原因,这就是由于我们的自我性和主观性造成的,我们没有专注的去了解和关注音乐,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节奏,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遵守各种规则,就不会发生节奏的问题。比如说,你到了一个非常快乐的环境,大家都在欢乐当中,即使你并不喜欢这样的环境,甚至你觉得大家都有问题,那也暂时不要认定你判断的是准确的。如果你想确定你的判断是否准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也需要像大家一样先欢快起来,让你先融入到大家的环境当中,你才会获得准确的判断,同样的道理,只有我们融入到音乐的状态当中,我们才能够准确的判断音乐的节奏。

      这就如同我们在上训练课一样,在训练课的时候,学生都又喊又叫,在一旁听课的人会觉得很奇怪,大家为什么这样歇斯底里,而且叫的还这么难听?可参与训练的学员会深有体会,当我们要求带有疑问的旁听者一同训练之后,他们会完全否定之前的判断,甚至他们比那些学员还会歇斯底里的去喊叫,因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融入的状态是什么。

      我们在讲节拍的时候,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这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节拍的训练来稳定自己的情绪,稳定自己的生活状态,这一点对自己是非常有益的。除了节拍以外,那还需要了解并稳定节奏,节奏指的就是对人的性格更细化的划分,在我们学习节奏的时候,就是学习如何融入环境,我们前面讲节拍的时候,节拍的范围非常大,比如说快乐的情绪,指的是所有跟快乐有关的状态都可以。这个群体非常大,范围也没有那么清晰,我们就很容易能够融入。比如当我们描述乡下和城里的状态的时候,城里的状态紧张忙碌,乡下的状态宽松舒适,这就是一个很笼统的、很大范围的描述。我们想融入这种状态是很容易的,比方说在城里一大早,坐趟地铁就知道有多忙碌了,在乡下住两天就知道有多么宽松舒适了。可如果我们把这两种帮助他再仔细的划分,比方说,城里老板的状态,白领的状态,老师的状态等等,很显然这些人的状态都是不同的,我们划分的越细,就非常不容易融入到这些细致的状态当中,因为每一个不同的群体都有不同的节奏,那些跟我们性格接近或跟我们生活经历接近的节奏,我们是很容易融入的,而我们很难能够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或情绪状态,融入到与我们相差很多的状态当中。

      也正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性格,来寻找适合自己的歌曲,因为那些歌曲所展现的情绪与自己的状态接近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融入到歌曲的音乐当中,也会很容易感受到歌曲中节奏的变化。以这个角度上说,所有的节奏问题都不是问题,之所以出现了节奏的问题,是因为没有遇到与他们性格相接近、相吻合的歌曲。也就是说,无论节奏感多么差的人,在演唱儿童歌曲的时候,大多不会出现节奏的问题,因为儿童歌曲的节奏变化很少,节奏型非常简单。

      我们在接触复杂节奏的时候,一定有个前提,就是我们对节拍,已经非常准确和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够听到那些节奏的变化,所谓的节奏就是对节拍的打破。大家一定要记得,节拍也好,节奏也好,都叫规则,只要是规则就一定有基本的特征,那就是可重复性,非常固定的重复性。是节拍的重复性,就是每一个节拍都是一样的,而节奏的重复就是每一组的节奏都是一样的,比方说以三个因为一组的华尔兹节奏,123 123,节奏和节拍有什么差别呢?最重要的差别就是把六个节拍分成了两组,三个节拍一组就,每一组的第1个音就有了重音,这就形成了节奏。当然节奏还有非常复杂的,我们很多人的节奏都是处在复杂节奏上,比方说,一个新疆舞的节奏,空大大工大,空大大工大,这个空是节拍,同时又是一小节的第一个重音,可在这个重音上却没有节奏出现,我们先用节拍打出空,在用嘴来演唱大大,作为复杂的节奏,更多的是考验我们的节拍,如果我们有清晰准确的节拍,不被节奏所影响和引诱,节奏就不会出现错误。这就需要我们具有非常好的协调性,而很多学生的节奏错误就是出在这里,具体出现的问题就是,他的节拍也就是那个重音会随着节奏跑了,当没有节拍的时候节奏也就乱了。

        无论我们遇到任何节奏,其实节奏考验的就是我们的节拍,如果我们的节拍非常清晰准确,就不容易被节奏所影响和诱惑,节拍稳了节奏一定会稳,于是我们在音乐中经常会讲,节拍在心里,节奏在嘴上,律动在身上。

第四节:律动的构成

        节拍在心里,节奏在嘴上,律动在身上。

        节拍在心里,就是我们个人固定的一种节拍速度,节奏在嘴上,就是我们在演唱的时候唱出来的是乐谱的节奏旋律,比如我们演唱的歌曲旋律是3432,1121,76567,节拍则是1234,律动是什么意思呢?律动指的是歌唱者在演唱中的二度创作。

      节奏是固定的节拍变化,比如我们演唱的节奏是123123,这个节奏跟节拍的变化只是每小节加了一个重音,也就是第一、第四,第7个音加了重音,这样的节奏跟节拍很接近,这个节奏就叫华尔兹。律动,指的就是在我们演唱这个节奏的时候,在节奏和节拍的范围之内,根据当时的情绪感受,对节奏进行一定的变化。同样是华尔兹,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的时候经常就会改变华尔兹固有的节奏,形成独特的维尔纳华尔兹,这种律动是有要求的,就是不能因为节奏的变化,影响了节拍和节奏总的速度。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对节奏如何进行改变,但节拍是不会变的。这种表演方式,在一些即兴演奏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蓝调爵士音乐中,类似于节奏的一种变奏。

      我们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节拍是永远不会变的,但是节奏往往随着我们演唱歌曲的感受会进行一些调整,于是,很多歌唱家在演唱的时候,都不一定会完全按照乐谱标的节奏来演唱,往往会根据个人的感受进行一些节奏上的改变,但这些改变并不是固定的,体现在乐谱上的节奏变化,而是一种带有个人情绪状态的节奏变化。

      律动也是一种规则,这个规则就相当于是给我们一个范围,范围内我们可以自由发挥,范围外必须严格按规则执行。

      严格意义上我们应该按照固定的节拍和节奏来演唱,这种节拍和节奏所表达的就是一种音乐的风格和情感。但是由于人对音乐风格的理解的不同,被情感表达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在演唱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以及想要表现的情绪适当调整速度,同时我们也可以在保持节拍不变的情况下,对节奏进行一些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更准确的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这就是律动。比如一段欢快的音乐,它的速度和节拍就是为了展现快乐的情绪,如果我们仔细去划分这种快乐的情绪,我们除了表达快乐的,也可以把快乐再细化分成活泼,或者俏皮的、顽皮的,甚至我们表达两个顽皮或者一群顽皮的人里面更细致的情绪变化,因为每个人都是特定的一种情绪,也就需要有一种特定的节奏来描述这个人物。有的人顽皮在手上手舞足蹈,有的人是顽皮在嘴上。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再区分这些人物呢?于是,就形成了音乐的律动,所谓的律动就是音乐表演的最后一项,在歌唱的过程中,通过身体表情使节奏发生一些变化,来增加人物细节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

      律动是在歌唱中最常用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利用律动在歌唱的过程中自由的发挥自我的想法和情绪的表达,而常见的律动就是通过身体的姿态和表情表演状态来形成的,小一点的律动可以在一小节、两小节之内进行一些节奏调整,大一点的律动可以在一句中自由的发挥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任何的力度不能打破节拍的规律,比如一个乐句有12个节拍,如果一个节拍是一秒,完成这个乐句总共需要12秒,在我们演唱这个乐句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身体的律动或节奏的变化来表达出内心对音乐的理解,但是,无论我们如何改变节奏和增加律动,完成乐句的总的时间必须是12秒,也就是无论你在乐句中或节奏中如何加入律动,总的时间长度是不能改变的。

      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加入的一些自由发挥,我们可能会发现演员演唱的,有些地方跟歌曲的乐谱不一样,也许某些音加长了一点,也许某些音短了一点,也许某些节奏发生了一点改变,演员就是通过这样的变化,来更充分的表达他的情感,有很多时候这种律动都不是故意改变的,而是在进入到歌声状态的时候自然而然形成的律动感,而且很多力度是通过肢体的表现自然带出来的。于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我们的表情和身体动作对歌曲表现力的影响和提升。是因为当我们的身体有一些动作的时候,当这些动作与歌曲的内容相吻合,跟歌曲的节拍速度相吻合的时候,这些动作就会让歌唱的节奏发生一些轻微的变化,恰恰是个就叫律动。律动就是我们对音乐最明确的理解和表现了,可以详细的刻画到每一个具体的人物当中。

        我们在此对节拍,节奏和律动,做一下总结。节拍就是固定的拍子,歌曲通过节拍固定演奏的速度以及歌曲的情绪和性格,节奏是在节拍的基础上,对节拍进行分组,同时通过不同的节奏型来准确的描述歌曲的情绪和性格,应该说节奏就是对节拍的细化。比如一首描写年轻学生的歌曲,学生的特点就是青春的、活泼的,首先就要确定一个符合青春、活泼的速度来固定节拍,这时,只要我们听到了这个固定速度的节拍就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青春的活泼的气息。学生的群体中也有不同,有大学生有小学生,这就需要通过不同的节奏来区分,小学生的节奏就会更加俏皮可爱,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俏皮可爱的节奏,而大学生的节奏积极阳光,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轻快活泼的节奏。西方的一些音乐,比如布鲁斯、蓝调、酒吧的一些黑人音乐,很多人都喜欢,这种音乐带有各种不和谐的和弦以及半音,这类音乐是一直保持着非常简单的节奏。在这种简单的节奏的基础上,演唱者可以加入一些个人的节奏变形,甚至是一种完全自由发挥的节奏型,这就是律动,只是这些律动都要符合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无论怎么自由发挥,也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这个道理跟我们在社会上的规则是一样的,任何规则都有限制,当我们不出国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就是自由的,只有在我们出国的时候才会发现,我们必须要经过政府的批准才可以出去。所以任何一个自由都是相对的,而音乐中的节奏就是律动,一定要忠于乐句或节奏型的总时间。比方说,每小节4拍,4小节总共16拍,在乐句内可以任意的改变节奏,长短快慢都可以,但无论我们怎么自由发挥,到16拍的时候都必须准时结束,然后再下一个乐句内依然可以自由发挥,这就叫律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八章:音乐与节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