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生活真有那么糟糕吗

台湾有一个文案大师,名叫许舜英,她曾经被两岸三地最顶尖的专业人士票选为“心目中最欣赏的执行创意总监”。

她写过这样一个经典的文案:

我们发现台湾有四亿人口

比利是个朝九晚五的贸易公司业务经理,

晚上则是兼差的无线电计程车司机。

他是王妈妈的儿子、娃娃的舅舅、和大卫的表弟;

在网路购物时他是不眨眼的闪灵刷手;

在号子里观察股票指数时他可是精打细算的投资人;

上了电脑色情网站他则是个想象丰富的匿名色狼;

而约会时又变成了某个女人的最佳男主角……

在网路化的未来社会里,

一个比利在不同的情境中可能是数百个不同身份的比利。

我们看到的台湾并不是你认知的2千万人口,而可能是四亿人无疆界市场。

所谓独具慧眼,不只是指看到什么,更是指观察世界的敏锐角度。

对我们来说这不只是眼力,而是一种能力。

不要用20世纪的眼睛观看21世纪的风景。

在这段文案里,她虚构了一个叫比利的人。表面看,比利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可如果像医生看显微镜那样,把他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经历进行剖析,会发现他原来拥有多重身份。

在不同的情景下,在不同的交流面孔前,他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尤其在互联网社会里,角色的扮演也更佳多变。原来也许他只是一个安静寡言的人,也许在游戏的世界里他就变成了舞台上的明星。在好朋友的眼里,也许他是一个幽默感很强、张口就说段子的人,在微博上他却总爱发表一些对生命的哲思和感言。也许他在同事们的眼中是一个木纳的透明人,晚上他却是夜场里的party 王。

在城市里的灯光下,在觥筹交错的夜色交织中,在来来往往的信息流中间,仿佛一切的交织,都构成了多棱镜,反映着一个人数不清的身份扮演。能够让他的身份像细胞一样不断分裂、复制、变形。

如果不同的身份扮演只是仅个人可见的小秘密,那倒也无妨。毕竟谁没有呢?小时候在日记里偷偷记下的各种糗事也不少。可是在网络上,那种刻意扮演的角色、以及情绪的抒发,却可以排山倒海般的产生蝴蝶效应,被无限地复制。

昨天朋友圈被一篇《第一批90后已出家》刷屏了。从年初的“丧文化”铺天盖地,到现在的“佛系生活”,每隔一段时间,坏情绪就被包装在一些故意营造的伪概念中,在社交媒体上泛滥。

按理说,90后正值青春年华,本应该是最富有活力和创意的一群人,可是总有一些在用高高在上的姿态,替90后表达观点。90后秃顶、90后泡枸杞喝热水、90后出家,还没年轻就开始老了,这种情绪就像月经一样,隔断时间就会变一种说法袭来。还美其名曰说切中90后痛点。

90后是刚刚步入职场的一批人,也是赶上移动互联市场爆发增长的一批人,在任何巨变的环境下,都可能会催生一批新生力量。所以从几年前开始,莫名其妙就泛起了一种针对90后创业者的造神行动。马佳佳和余佳文的例子,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可是更多的90后是要面对职场竞争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同龄人飞速成长压力的一群人,还正处在摸索以及磨练的过程中。 不管是积极阳光、还有偶发小情绪,这都是很正常的心理状态,中老年人不也是会有唉声叹气、看破红尘的时候吗?可是为什么总要想方设法把坏情绪放大呢?

现实中,年轻人本爱伤春悲秋,自古有之。宋代词人辛弃疾早就写过: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今年有一档综艺节目《明日之子》的冠军毛不易特别火,去细听他歌曲的风格,还有写下的歌词,就发现,这样一个90后却在歌中写出了满面疮痍。

我回想一下自己,在高中的时候最喜欢听那些虐死人的悲伤情歌,而且还装得很矫情。虽然没有保留高中时的日记,但是如果我要是找到当时写下的文章,也一定会感觉惊讶,原来那时候多么爱沉浸在小情绪里。

年轻的时候经历比较少,能抒发的就只有轻飘飘的情绪,所以会把不开心放大100倍,也会被开心放大100倍,表达情绪很容易走极端,伤心起来好像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自己。

中老年人因为年岁渐长,经历的事情多,反倒容易把情绪看淡,表达情绪也更理性,所以不会在社交媒体中过于放大自己的感情表达。于是各种媒体就抓住90后群体不放,秃头了、眼瞎了、出家了,如果光看标题,以为90后得了什么重疾呢?成百上千的转发,分分钟过十万加的阅读量更强化了这种情绪的蔓延,让部分人以为这就是现实。

可现实情况是什么样?现实中,90后其实是非常有个人想法的一群人,对生活的审美水平更高,在品味上也比上一代人更胜一筹。能玩得起,也能学得起,懂英语的越来越多,出国留学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越来越多,对新鲜科技的追求有兴趣,对公益事业也很有热情,总之活得有滋有味,也特别有主见。

有时候,宅得时间久了,很容易受到网络上观点的影响,感觉世界真如媒体上描写的那样,可是走到现实生活中,走在大街上,走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蓦然回首会发现,生活如此精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90后的生活真有那么糟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