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只因不想死

听吴伯凡老师讲到“格局”这个话题。

他说了一个历史片段,大致提炼如下:

我们都知道元末打到最后,剩下三支创业队伍。

陈友谅(控制着今湖北江汉一带,兵力最强)

朱元璋(控制今安徽江西地带,三方中属于中不溜)

张士诚(控制今苏浙一带,有钱的主,兵力最弱)

有一天,朱元璋的创业团队开会,讨论今后的战略方针,因为局势有点类似于“三国鼎立”时期,三方彼此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朱元璋的谋士们,“英雄所见略同”般的觉得,应该攻打张士诚。原因如下:

张士诚势力最弱,先把他搞定,壮大势力,然后再和陈友谅打持久战。

朱元璋拍板,先打陈友谅,打那个最强的。

谋士们吓坏了,因为如果去打陈友谅,张士诚从另一方进行包抄,这时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自己不是死路一条。

朱元璋给谋士们说了自己的思考:

1、陈友谅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是那种下第一步棋时,就会想到后面几步棋的人。因此,如果我打张士诚,陈友谅立马会反应过来。他会知道我的用意,会带兵向我们围攻。那时,我们将毫无胜算。

2、张士诚,本质上是一个商人,商人的眼光有时总在眼前,他的想法一定是“坐山观虎斗”,他的算盘一定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会想,不管我和陈友谅谁输谁赢,反正到时他再来收拾残局即可。

朱元璋用四个字评价张士诚:“此人器小”。

所以,最后朱元璋总结到:只有先打陈友谅,我们才有赢的机会。

后来的历史就简单了,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一战击败陈友谅。垫定了江湖老大的地位,至于张士诚,分分钟被他玩死。

吴伯凡老师最后用画家的“画风”进行了类比,说道:

其实一个画家所有的作品在没有画之前,就已经成形,因为所有的作品都是他的“画风”决定的。

吴老师最后发问:

有人肯定想知道,那自己的格局大不大呢?那你就想想,在这个“局面”之中,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要遵从内心的思考,虽然人人都想成为朱元璋,但有时候,你自身格局不够大的时候,去做超过自身能力的事,最终也是死路一条。

这确实让我沉思良久。那个装逼的自己会第一时间跳出来,这些不都明摆着吗?

但这个思考有趣的地方在于,不是你成为朱元璋,还是陈友谅、还是张士诚。

而是当你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的位置上时,你会作出怎样的抉择。

因为我也姓张,和张士诚是本家,所以我在思考时,将自己代入张士诚这一角色之中,我会作出怎样的抉择呢?

我最终的答案是,依我目前的格局和眼界,我会是下一个“张士诚”,被朱元璋秒杀。

我的思考最多达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种布局他有没有错呢?肯定没有,但他难的地方恰恰在于,你作为“黄雀”何时出动?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对决,历史上我们知道是鄱阳湖一战定乾坤,但作为当时的局中人,你一旦确定的是“静观其变”的战略。你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最佳的战机在哪里。

因为你会不断的对自己说:再等等,等他们再耗尽一点,我再出击。而且自己会洋洋自得,感觉自己“用兵如神”。

所以败局已定。

也就是说,张士诚唯一的胜算就是,从一开始,就依托自己最大的优势:钱多、粮多,补给充足,孤注一掷,围攻朱元璋。只有这样,他才有胜算。因为,像这种三分天下的局势,打到最后,士兵们都已经红了眼,不管是哪一方获胜,留下的全是经过无数场战役洗礼的人。他们渴望“功成名就”的情绪已达到顶峰,都是以一敌百的人。所以这个时候,张士诚这边一群安逸的人对战一群“破釜沉舟”的勇士。打都不用打,战争的结局已定。

就算你张士诚是一头“大象”,朱元璋个子小一点,但他已经成为一只“老虎”。

想到这些,于己而言,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格局”上的差距,以及自己找到这些差距,下苦功夫去弥补。

我最早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成就的差距,最大的分水岭在于“格局”,是在阅读了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一书后,芒格在书中通过讲自己阅读的书以及引发的思考,给读者清晰地展示了他的投资逻辑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他在书中罗列了人应该构建的知识模型:统计学、心理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并在一篇演讲文章的结尾,他引用了一句话:

“我的剑只传给能挥舞他的人。”

那本书在第一次看完后,我就把它束之高阁,那时我的反应是,这种书看看就行了。因为我觉得和他差距实在太大了。感觉自己永远也无法构建起像芒格这样的知识体系。那就干脆“眼不见心不烦”。更直接一点的原因是:这本书我就没看懂。

后来,我跟着罗辑思维,不断的听,不断的看,人与人之间“格局与视野”的差距,再一次清晰地展露在我面前,但并没有引发我触及心底的思考。

很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李笑来这个人,他的文字从某种角度看全是“说教型”的。这种毫无风采(这是作者本人刻意追求的结果)的写作风格,除非你发自内心想去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否则一看便会觉得烦。

我记得当时他说过一段话,特别触动我,大意是:

得到这个APP的好处在于,以前作为个体,你们无法和像我这样的亿万富翁接触到,但通过这个APP,通过这一个个的专栏,你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想法,我们做事情的一些方法论。如果你还认为我们的成功都是偶然的话,那实在是没得救了。

这段话,重新勾起了我之前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格局”的思考,那个我一直想去面对,却不知以一个怎样正确的姿势去面对的话题。

拿创业来讲,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这样的认识:

开公司一年赚一百万的人,一年赚一千万的人,一年赚一个亿的人。他们之间相差的除了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外。最大的差距应该是:“格局与视野”、“思维模式与方法论”。

我虽然有这个认识,但我一直苦于没有“学习方法”。

后来,在跟着李笑来的专栏学习了几个月之后,我慢慢地找到了感觉。我自己能够感觉到这种内在的变化,虽然我知道,如果从旁人的外部视角来看,我除了更装逼,应该没有什么变化。

但我很庆幸自己,在这样的年龄,依然能逐字逐句地、读大多数人不屑一顾地“鸡汤文”,更庆幸自己具备了分辨“营养鸡汤”和“有毒鸡汤”的能力。

不日前,一个朋友跟我说:你最近怎么这么爱说大道理。

我没有解释什么,只是简单的回复到:恩,还需要一段时间。

我明白朋友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我也明白为什么会给朋友们产生这种感觉的缘由。

这段时间,我的变化在于,对于以前很多的认知,我竟然发现完全是浅显的,完全是经不起推敲的。甚至有些是错的。

就像那句:

“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无法过好这一生”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你很危险,因为如果真的明白了很多道理,怎么可能无法过好这一生。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你所认为的“明白的道理”,根本没弄明白,或者说暂时还是一知半解。

这段时间在码字上的强化训练,收获的地方有很多,但目前最大的受益在于:

因为不再是像之前码字那样:有感才发。现在我开始“强迫”自己对当天“输入”的知识进行思考,而且必须“处理”后“输出”,这个时候,大脑从“感性”暂时切换至“理性”模式。我有更多的机会用笔去真正“见到”自己的内心。

例如,昨天个人公众号“张三九”上的文章《我承认我曾嫉妒过人》,我在转发至自己的朋友圈时,写了一句这样的话:“我得老实交代,今天这篇真是硬着头皮写的”。不是指这篇文章是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的,而是写到后面要做自我剖析时,我的心里出现了两个声音:

1、点到为止吧!顺着之前“谢霆锋、陈坤”这些明星的故事,往后一发挥,借鉴类似于像“咪蒙”这样的写手的写作方法,写成一篇“振臂高呼”的文章来,而且我自认为我擅长干这个。

2、继续向内心挖掘,非得说出自己嫉妒的事情来,然后剖析自己真正的心理活动。承认自己的不足,以及找到目前暂时“治病”的方法。

所以,昨天的那篇文章,是我在一个学校,一边处理事情、一边思考、一边断断续续对自己的人性动刀子的结果。如果是之前的感性写作,我不会写出后面的文字。那些看上去不是很能说服人的文字。但它们对我自己有用。换言之,如果你能用这些文字,真正的反观自己,我相信于你而言又是另一种结果。

就好像,文章开头写到的,吴伯凡老师提出的那个测试你自己格局的问题。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深入思考后的反应又是什么呢?

我们承认自己的不足、我们直面自己的缺陷、我们敢于在他人面前剖析自我。

所有的一切,旨在我们坚信:

持续正向地装逼,终将牛逼!

你可能感兴趣的:(折腾,只因不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