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插队的知青岁月(6) 过三关之一 : 生活关

下乡插队的知青岁月(6) 过三关之一 : 生活关_第1张图片
这是我们住过的知青小院

6.接受再教育:过三关之一生活关

       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不管1968年之后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按照毛主席的思想,知青属于小资产阶级,必须经过改造才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而这种改造要由贫下中农进行再教育,并以艰苦落后的农业劳动和贫穷简陋的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知青下乡插队从城市到农村接受再教育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首先要过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叫做过三关。

        知青们刚到后,被分配到各个生产队,先要过生活关。要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首先要体验他们的生活。我们知青的第一年口粮是国家给的,大队也为我们知青点设立了知青伙房,还安排了司务长管理伙食。可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农村,接近农民,大队专门安排了到农民家里吃饭熟悉生活,每天我们轮流到自己生产队的农民家里吃饭。马范桥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一般,一般农民家里吃饱没问题但生活水平不高,一年到头以玉米、红薯为主要口粮,白面很少,食用油也很少,每家的生活水平差距还挺大,尤其是家里孩子多劳动力少更是困难。尽管如此,我们到每一家吃饭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待遇,他们善良淳朴热情好客,每天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像待客一样,家里都会提前把饭菜准备好让我们先吃,我都感到不好意思了。

       由于我们知青点采取的是集体伙食,大队配有司务长,所以不需要每个人都会烧火做饭,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就有饭吃,也没有做不熟饭吃不上饭的情况,生活关就好过多了。不过第一年以后,知青自己管理伙食吃自己挣的口粮就出了问题。那时候白面很少,一般农民家里都会计划用粮,粗细粮搭配着吃。而我们很快就把白面吃完了,到了春天,我们只剩下玉米,每天三顿都是玉米粥窝窝头,白面只有等到麦收以后才能吃上。夏收季节劳动强度很大,没有细粮光吃玉米面体力会跟不上,队里看我们可怜,借给我们一些麦子,这才让我们在中午的时候吃上了汤面条窝窝头。

       不管怎么样,在马范桥从来没有饿过肚子,好好干活一年的口粮是吃不完的,后来队里的小麦收成翻番,队里仓库的小麦库存多,知青还可以用玉米换小麦,只要补足差价就行了,那时玉米每斤是九分钱,小麦是一毛三,我们当然更喜欢吃细粮了。1978年九月我考上大学离开马范桥,在生产队粮库里我还存在三百多斤麦子,我也不想倒腾出来卖,就让队长马中央想办法帮我到公社换一些全国粮票。一次我们队里的邢老师到北京回家探亲,专门到学校给我捎来了一百多斤全国粮票,邢老师是北京人却成了我们村的外来户,不知道为什么到了高村中学当了老师,后来娶了当地一个叫李桂梅的姑娘,在马范桥落了户,桂梅还带了妹妹菊梅和弟弟桂生一起到了马范桥二队。

       在马范桥知识青年的生活尽管缺油少菜,但是一日三餐比起农民家里还是要好一些。每年年终分红,知青都要向伙房上交口粮和生活费,尽管收入很低,一个劳动日是三毛多钱,只要平时多出工吃饭没有问题,日常的零用钱还是要靠家里补贴。吃饭时每个人吃多少都记账,每月公布伙食帐目,多退少补。每个月我们还能去公社供销社买些肉吃。尤其是后几年大队小麦丰收,交了差价白面随便吃,天天都有面条、馒头,过一段时间还会包饺子改善生活。在农村的知青里,女生普遍比男生适应性更强,女生普遍的都会发胖,圆嘟嘟的脸庞,黑里透红,个个都显得敦敦实实的。男生却普遍的削瘦,可能与男知青体力劳动强度更大,能量消耗大,营养跟不上有关。由于缺少油水,劳动强度又大,总是觉得饿的很快,知青的饭量也很大,记得有一次伙房改善生活包饺子,让大家敞开了肚皮随便吃,大家比赛看谁吃得多,结果吃的最多的是一个女生,记得是七十几个饺子,我们包的饺子很大,那次我吃了不到四十个饺子。还有一次,伙房蒸油卷,二两一个我一气吃了十七个,现在都无法想象。在伙房记账中,正常出工的时间里,我每月的粮食消费有六七十斤。

        知青伙房吃的菜都是个生产队菜园子分配的,马范桥的农民没有自留地,每个生产队留有一大块菜地,有专人负责种菜,到了蔬菜分配的时候,生产队会计按照各家人口多少将菜分成一堆堆的,每家派人到菜地领取,知青也和普通社员一样每人一份。只不过知青伙房从每个队领取回来的菜是大家伙在一起吃的。冬天的时候只有大白菜和萝卜,每年秋天的时候我们都会腌上几大缸咸菜,辣椒炒咸萝卜丝是最主要的下饭菜。

       刚来插队时,大多数知青都存在水土不服而引发皮肤过敏,浑身上下起满了红色的疙瘩,俗话叫食饭疙瘩,奇痒无比,挠破了还会生疮。还有一种水土不服就是拉肚子,吃饭喝水都会引起腹泻,马范桥村里的水很咸,为此村里在村外的农田里打了一口井并建了水塔,定时往村里送水,即使如此那井里的水还是咸的,其实马范桥离新乡市不过一百几十里路,这种水土不服在我身上持续了两年多。由于长期的腹泻,体力劳动的强度很大,营养有些跟不上,我消瘦的很厉害,刚下乡的时候,我的体重是一百四十多斤,身强体壮,只不过几个月时间我的体重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一十斤,还得了胃病,经常胃疼得很厉害。

       知青年龄都不大,还在长身体的时候,农村生活虽然饿不着,可总是觉得缺嘴馋的厉害,我每次回家都会从家里带一些好吃的东西,有的是一些点心糖果,家里也会炒一些加了肉末辣椒的咸菜,嘴馋的时候就拿出来甜甜嘴解解馋。很多的知青故事里都有知青偷老乡的鸡杀老乡的狗的传说,但是马范桥的知青从来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记得是下乡第二年的夏天,田里的玉米都已经结出了饱满的包米穗,想着鲜嫩香甜的煮玉米让我们激动不已,那天晚上半夜里,我们几个男生背上挎包,偷偷地到邻村陈范桥的玉米地里,掰了好多玉米棒子,打开火煮了满满一大锅,把知青都叫了起来到伙房啃玉米棒子,正当我们专心致志的啃嚼着香喷喷的煮玉米的时候,厨房门被推开了,村里管知青的刘金成副书记和村治保主任小牛走了进来,我们嘴里塞满了玉米全都惊呆了,一点声音也没有全都静止了下来,他们两个人围着我们转了一圈,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当时如果农民被发现有偷玉米这样的事情后果是很严重的,显然书记和治保主任放了我们一码。

        在知青点,男女生关系相处得都挺好,劳动生活互相照顾,挑水拉煤这些重体力活都是男生干的,拆洗被子的时候,女生也都主动帮助男生洗被子缝被子.虽然离开了父母家庭的帮助,可是想家的时候,离家就一百多里地请两天假回家看看也很容易,大家很快就适应了农村的生活,我感到生活关没有什么大的困难就适应过去了。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乡插队的知青岁月(6) 过三关之一 : 生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