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年景(一)

        今年春节,再次读到梁实秋的《北平年景》。

      第一句话就是"过年须在家乡里才有味道,羁旅凄凉,到了年下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

      不能回老家过年,但小时候的过年之景仍是过年期间时常泛起的回忆。

      年景一:隆重的准备。我不知道别人家是怎样准备的,但我的原生家庭为过年那是非常隆重的忙碌。且不说各种卫生大扫除爸爸妈妈给我们四个儿女的分工明确,各自负责,交叉检查,也不说手指头在寒冬腊月的水里冻得像胡萝卜时那种对过年又期盼又埋怨的心理活动。

      还是说吃吧!

      从腊月初就开始的釆买和各种制成是妈妈的专利,哪天该买什么在哪里买的才好那必是妈妈当家做主说了算,啥时候该做甜酒豆腐乳罐香肠那都是有讲究的。阳台的砖墙上陆续挂起了羊腿,冰带鱼,鸡,猪头⋯在这天然冰箱上用报纸遮挡着的是日渐增多的美味诱惑。此刻眼前响起用火钻烫猪头那吱啦啦的声音和弥漫着的烫猪油香夹杂着猪毛臭的混合味道⋯

      约么到腊月二十七左右,白天妈妈上班兼年货釆购,每天晩上各种蒸卤煮炸依次有序进行,一切都是为除夕和正月十五前做准备。那些浓郁飘香的寒冷深夜,家属院里只剩下我家厨房的灯光,我陪着妈妈帮着妈妈也学到不少真传。

      各式的油炸果子糕,各馅各样的包子,bsp;     一盆盆地分装摆放在我哥那房间的木柜上面,现在想来我哥肯定偷吃过不少吧!哈哈哈。

      除却上述这些大例牌,至于卥花生瓜子蚕豆这些零食都有大姐带领我哥我妹完成,俨然我就是妈妈的跟屁虫,其实真的是小棉袄,就想陪着妈妈,妈妈不睡我是不会去睡的。

      小时候可不像现在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漫长的准备终于盼到年三十,这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一天终于到啦。

      今天的第一餐是红豆稀饭包子配几个小菜,简单吃完要立即准备团年饭。爸爸带领我哥我妹贴对联年画窗花挂窗帘门帘铺床单儿。花瓶里的塑料花也要洗干净,茶杯茶盘糖果糕点一一摆好,如果谁不小心把什么瓶儿杯之类的摔了破了,放心,今天开始十五之前爸妈都不会批评,"岁岁平安岁岁平安"⋯⋯心里边自责边窃喜边想真好真好,要是平时也不心疼物件不批评我们就好了。

      客厅中间火盆里黑黑的木炭渐渐变红,不仅客厅暖暖的,大姐可以开始在火盆上精心制作鸡蛋饺啦。

      我和妈妈在厨房忙碌,妈妈简直就是魔朮师,有计划有步骤井然有序地进行八大件的制作,凉盘必是四素四荤的八盘,热菜是一蒸一炒夹一汤的上,此时单说一道菜吧--摆成小蒙古包样的藕夹被小白免团团围在盘子中间,白白嫩嫩的小白免们是用一个个鹌鹑蛋做成的,剪刀裁出尖尖的长耳朵,黑亮亮的两个眼睛是用花椒籽嵌成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这个大吃货还没在别的任何地方见过这么有创意的一道美味,多年后每每想和老妈开玩笑:您真不愧是地主家庭出身的呀!讲究!那些粉蒸肉,臭桂鱼,蒸糯米,酸辣肚片,糖肘子⋯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些年我不明所味也不以为然的海参是绝对好菜⋯⋯

      下午二点过后大院里街道上陆续就开始有放鞭炮的了,那是谁家在宣告团年饭开始了。四点多过后鞭炮声开始渐渐密集,妈妈有点儿着急了,怎么都这么早呢,如果这时爸爸进厨房来问几时开始,妈妈就会生气地说:别催别催,你这个甩手掌柜!

    我们家的除歺团年饭大约5点多的时候开始,当鞭炮在楼梯道轰鸣完(那时候怎么从没担心过火灾危险呢)大大的圆桌上漂亮的凉盘色彩搭配鲜明,中间那醮料可是妈妈的独家配方,这是我们家的凉菜味道。爸爸的主题致辞完毕,大家共同举杯庆祝,我一直怀疑北方娃的酒量就是在这一年年的年夜饭上的一次举杯中启蒙的。

      凉菜只是起意,大家不会多吃,接下来一道道上的才是真正的主角儿,妈妈总是没吃上两口又去忙下一道的出品了。

      米饭是没什么人动的,但年年要蒸,我记得有一年正团年晚宴中,突然身后的厨房里一声巨响,吓大家一跳,原来蜂窝煤炉子上的高压锅发脾气爆了,那里面就是米饭。

      在那个什么都自制的年代,在那个物质其实很匮乏的岁月,留给我的年景之一反而是我们一家六囗特别精心的年前准备和特别丰盛的团年饭,而妈妈从来没有叫苦喊累,她就像个铁人,可以不吃不睡,捣持着她家的年景。经历了岁月,毎次回想越发明白妈妈就是我们儿女心中最美女神和最大厨神,也是我们家的定海神针,有妈妈才有幸福的少时生活和难忘的过年年景。

      p;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时年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