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扼杀掉你所有的追求和冲劲

安逸扼杀掉你所有的追求和冲劲_第1张图片

我不知道27岁对于其他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我,意味着完全从一个大学生蜕变成独自谋生的社会青年。买房,成家,温饱,三部曲。

从小到大,在我心里,三十岁,是一个特殊的年龄,极其特殊。那时候天真的以为,只要努力读书,考上名牌大学,毕业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再努努力,等到三十岁的时候便可谓成家立业,随后功成名就。这算是我儿时的一个'信念',因为我堂哥就是这样的人,可我不了解的是他后背的付出、艰辛与机遇。我的这个'信念',不过是小时候为自己画下的一张美味而诱人的大饼,从十几岁一直啃到二十几岁,津津有味,等到二十七岁时发现,已经啃到了手指头。


09年参加高考,成绩还算不错,父母希望我留在家乡读南开大学,但我决定去北京求学。填报专业志愿时,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未来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总觉得只要选这个学校最好的专业准没错。我的心完全沉浸在高考完的疯狂里,扔掉所有的书和试卷,通宵打游戏,各种聚会,整个假期,放纵的很。

大学时主修自己的专业课,辅修篮球、电脑游戏。入学不久就开始逃课,但GPA一直都还不错,总觉得自己还比较聪明,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和炫耀的,成绩单不过一页纸而已,我也不太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不过是为了考试而机械性的读书罢了。大学期间我也从没规划过自己的未来,还在啃噬自己的那张饼。


母亲生了一场重病,于是我决定毕业后就工作。学校和某央企集团有合作关系,在学校组织了一场大型招聘会,该集团的所有子公司都来招生,当时投了两份简历,一个是设计院,不过觉得自己得到offer的希望不大,而且工作地点在北京,另外一个是个工程公司,地点在家乡。设计院要等面试通知,但工程公司可以立即签订三方协议,向学院老师咨询了一番,老师也为我画了张饼,于是就签了,满心欢喜的继续享受颓废的大学时光。

一个月后,设计院叫我去面试,经过四轮面试,我竟然得到了offer,还有几个清华北邮的学生,一共7个人,我欣喜若狂,回学校便准备违约,但却被辅导员拒绝了,软磨硬泡终于把辅导员逼急了,我永远忘不掉她对我所的那句话:“就这么跟你说吧,你要是和学校有关系我就给你办,要是没有,该去哪去哪”。那段时间是我大学过得最昏暗的时候,身边的同学要么努力考研,要么找到满意的工作,而我完全不知所措,慢慢接受了自己的愚蠢。

毕业后我并没有如愿回到家乡工作,而是被分配到了外地做项目,未来两年要面对的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两年后的未来,又不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挣扎了三个月,我选择了辞职。回到家后,幸运的找到了份还算不错的国有企业,专业对口,领导对我也满意,我便又回到原来那个熟悉的状态。


安逸是个杀手,它慢慢杀掉你所有的梦想和冲劲。

多数人都一样,期待着能混到领导层,混不成也没关系,等着熬年头,评职称涨薪水,当我看到身边的同事三十几岁,却过着和我现在几乎没差的生活,而我也已经二十七岁,危机感便产生了,我理想中的那张饼,本不该是这样。

我坚信我不会在这里混到退休,但又怕如此拖下去,会磨光内心的冲动。

我决定改变自己,所以继续学习。当我开始刻意学习的时候,我惊讶于自己的无知是多么的可怕,更可怕的是过去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无知的,这个世界已经不在是脑海中的样子,科技、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乎想象。我们也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凭着好奇心去探索世界,而是渐渐习惯于被动接受世界发展带给我们的一切,我们活的越来越僵硬。

我开始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历史,学英语,读各类书籍,听演讲,逼迫自己认真对待每一项本职工作,删掉了所有无聊的公众号和APP,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开始享受学习的过程,这是我16年求学生涯不曾体验过的感受,虽然我还不知道以后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发展,但我坚信现在一切的知识储备都是有意义的,就算最后我没有功成名就,至少内心是踏实的。


说实话到现在我还是不知道我真正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我清楚的知道我讨厌什么样的生活,既然选择困难,那就末位淘汰。相信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未来的道路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实。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被喝烂的鸡汤,但对我很好使。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有备而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逸扼杀掉你所有的追求和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