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学习哲学的意义,笔者在此借用另一位哲学教授罗伯特·所罗门的话: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哲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
——哲学让我们有可能独立思考,思考形而上学的人生问题。
2. 哲学(Philosophy),源于古希腊文,“philo”意味着“爱”,“sophy”意味着“智慧”,那么“哲学”这个词的原初涵义就是“爱智慧”。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
——我理解是关于爱和智的解释。是对人类感性和理性的注解。
3. 在古代希腊时期,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哲学家不仅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论思考,还将这种理论身体力行,“知识”与“行为”是合一的。
——哲学家享受知行合一,文学家是天使与魔鬼合二为一,心理学家是格己致他。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是尽量做真实的自己,而不要分裂。
4. 辩论双方都不是某种真理的确定持有者,也不是卫道士,双方都没有掌握确定可靠的答案,而是在做一种尝试性的探索。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不认为自己有智慧,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智慧的话,那就是对于自己其实一无所知的自知之明。
——哲学并不是为了找到唯一的答案,而是为了深刻的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需要继续,是想吃饭一样每天每顿都要做。
5. 古希腊以来的哲学家主要研究两个领域:宇宙和人间。研究宇宙的生成演变规律的学问被称为“宇宙论(cosmology)”;而关于人性或人的生活的学问,则包括伦理学、政治学、认识论等。简而言之,前者是一个更宏观的领域,后者则是一个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相对微观的领域。
——研究宇宙的价值是人类永远不要自大;研究人类自己的价值是人类永远不要自轻。
6. 米利都学派的另一个贡献是他们对于自然的理解,将事物的运行或变化看作自然而不是神灵干预的结果。此后还有所谓“伊壁鸠鲁学派”,因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而闻名,该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单个的原子,它构成了宇宙的基础。
——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朴素的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7. 亚里士多德,被号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不仅研究了人、动物、植物,还研究了天文、数学与逻辑,称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长久以来,我总是把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个多么可笑的偏见。
8. “斯多葛学派”则试图在这个宇宙的自然律与人的伦理生活之间找到某种平衡,通过认识这个宇宙的自然运行规律,人也可以通过这种规律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在一种合乎规律的状态中,人可以破除“激情”的纷扰而实现内心的宁静。著名的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就是一位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他留下了著名的《沉思录》。
——一个皇帝能够自省到每日都在思考哲学的意义,可见他内心渴望的绝不是那些分疆扩土的企图,而是希望思考让自己的人生如何实现身心的平衡。
9. 哲学家与任何人一样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但与此同时,他保持着一份对现实的冷静克制,使得他能够在不断地反思追问中反馈给他的同胞一种善意的提醒。哲学思考是一种开放式的思考,它的所有解释都只能作为特定时空下的解释,后世的每一代人都需要对以前的解释重新思考,答案从来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哲学追问也是建立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之上,在创新中有继承,返本而开新。
——哲学的最大价值就是它的怀疑精神。这里说的怀疑不是没有根据的胡乱猜测,而是为了更真实的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是在反复思考基础上的不确然。
10. 谁有权力来判断另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是多数人的意见,还是胜利的强者,还是所谓的上帝?
——所有的这一切,我们一定要有怀疑精神。如果不假思索的同意和认同,充其量我们就是道德世界的传声筒。
11.“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
——我们可以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但绝不可对别人可能错误的事情指手画脚。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有绝对的对与错,但绝大多数事是处于灰色地带的,即使我们自己,此时认为正确的事彼时也会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受限于我们的认识水平,永远受制,这与智商和偏见双重相关。
12. 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定义为:灵魂合乎完满德性的实践活动。这句话包括两层意思:
第一,一个人必须首先要认识到灵魂中的所谓“完满德性”是什么?第二,他应当在一生的行为中实践这种完满的德性。
——我以为我的幸福是内心圆满外在充实。
13. 所谓“唯理论”,是认为我们认识外界事物的基础是我们的“理性”,这个理性是我们先天固有的;
而“经验论”,则认为我们对所有事物的认识都是来源于我们的感觉经验,正是通过我们的感觉经验(眼耳鼻舌身)我们才真正认识到身边的事物。
——基于理性,我们不会轻易否定世界;基于感性,我们不会轻易否定自己。
14. 笛卡尔的方法主要是探究的方法(method of inquiry)以及怀疑的方法(method of doubt):
笛卡尔的“探究的方法”,是一种从潜在的“未知”推演出结论的方法,而不是从一个具体的前提出发来分析并得出结论;笛卡尔的“怀疑的方法”,即不接受任何未经验证的指导原则,除非它得到了清楚明白的检验。
——如果我们没有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没有资格谈这些的。
15. 我思故我在。——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可以怀疑的,但是不管我在怀疑什么,一个不可怀疑的事情是,作为怀疑的主体“我”是始终存在的。
——我觉得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我们一切认识的出发点都是自己。所以修炼自己就变得特别特别重要,而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有多大的力量,有多大的权势,如果思想浅薄,他的世界就是扭曲的。
16. 莱布尼茨将真理分为“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
“推理的真理”。对于“推理的真理”,莱布尼茨诉诸于两个定律: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和排中律(law of the excluded middle)。矛盾律的原则是:A和B如果相互矛盾,则不能同时为真。(“张三是班长”与“张三不是班长”二者相互矛盾,不能同时为真。)排中律的原则是:A和B如果相互矛盾,则可以通过排除其中一个来得到正确结论。(排除了“张三是班长”,则“张三不是班长”为正确的事实。)
“事实的真理”。对于“事实的真理”,莱布尼茨提出了另一种原则:充足理由律(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充足理由律的原则是:没有任何事实是真实的或存在的,也没有任何陈述是真的,除非它有一个充足的理由说明它应该如此而不是其他样子,但是这些理由常常不为我们所知。举个例子,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某种不幸,那么,在这件事情发生的背后,一定有着它必然要如此发生的充足的理由,只是我们无法知道这些理由是什么。
——推理的真理是可证明的,事实的真理是不可证伪的。
17. 洛克的“白板说”
经验论者将人类的认识来源确定为人的感性经验,即我们的身体所感知到的经验。洛克的学说重要的是所谓的“白板说”。他认为,在我们出生时,我们的心灵就像是一块“白板”(blank tablet),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往这块白板上涂画上各种东西,这便是我们认识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的来源。
18. 休谟认为,根据刺激心灵的程度来划分,人类心灵中的所有知觉可以分为“印象”和“观念”。“印象”包括诸多的感觉、激情和欲望;“观念”则指这些感觉、激情、欲望所引发的一系列知觉。观念又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简单观念类似于印象,而复杂观念是由诸多简单观念组成的,是诸多印象的集合体。我们的观念要么是感觉印象的复制品,要么则是由这些复制品经过复杂组合而成的。在上帝的问题上,我们显然没有关于上帝的印象,因为我们没有来自上帝的感觉,因此上帝观念在经验上是完全没有基础的。
19. 康德留给哲学界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是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实践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判断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 / Critique of Judgment)。这三部著作分别研究的是“真”“善”“美”,分别回答了“我可以知道什么?”“我该怎么做?”“我可以希望什么?”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第二个属于伦理学,第三个属于美学。但康德将这三个问题统称为:人是什么?哲学毕竟是研究“人”的学问,尽管一直以来哲学家研究的问题千奇百怪,但都没有离开“人”这一立足点。哲学家是人,他们研究的也是“人”,他们所思所想的,都没有离开“人性”的范围,他们都是以一种人性的有限性来研究人本身的,始终没有离开“人啊,要认识你自己”这一句名言。
2018.3.11晚10点50,候车室、车厢里仿佛并不适合思考,而只适合思念。哲学是我最愿意用心去学习和感受的一名学问。明天继续。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