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你会发现?

https://www.toutiao.com/a6709320948660568588/

 

一对一的对比苏杭两座城市,其实很多视角都会因为单一样本而变得不那么显著。所以我想把视野都放大一些,我们从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无锡、宁波7座城市的三个宏观视角来仔细看看:

(一)表象数据

先关注一下基础数据(来源于各地2018年统计公报,房价数据来源于链家2019年1月份数据)

对比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你会发现?_第1张图片

1.从经济规模看,苏州2018年GDP总量18597亿比杭州13467亿高出近5000亿,苏州常住人口也比杭州多出近80万。显然从目前的经济体量上看,苏杭两市作对比,苏州强于杭州,且从绝对值上看,差距还比较明显。从7城角度看,苏杭的经济规模在长三角地区就非常好了,GDP、人口等仅次于上海位列第二第三。

苏>杭

2.从人均收支看,苏州人均可支配收入略高于杭州,而同时消费支出却显著低于杭州。这也侧面说明,杭州的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意识较强。而从7城角度看,人均消费支出在省域内与GDP存在正相关性。

苏>杭

3.从金融储蓄看,杭州存款余额39810.5亿远高于苏州的28560.4亿,可见作为省会的杭州在区域内吸纳资金的能力远远强于作为地级市的苏州。而抽丝剖茧的再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7座城市的整体角度看,上海当之无愧是长三角金融霸主,而分别到省内看,江苏三城(南京、苏州、无锡)和浙江两城(杭州、宁波)其存款余额量与城市地位有明显的强关联,省会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表现出优质企业和财富在省会的聚集程度。由此可见,在外界眼中,杭州与苏州相比,更受到优质企业和富人群体的青睐。

杭>苏

4.从房价均价看,仅以苏杭做对比,苏州的房价还是相对于杭州来说有好一些。不过由于数据采样采用的是2019年1月的数据,我们都知道上半年苏州房价飙升,故该项指标的可参考性并不高,但即便苏州以工业园区等区域房价上涨迅速,但以2019年5月数据看,苏州与杭州的房价均价,依然是杭州更高。

苏>杭

对比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你会发现?_第2张图片

对比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你会发现?_第3张图片

(二)衍生数据

通过以上几个角度,我们从一些基础数据入手可以看出来两座城市的区别。下面,我们再深度挖掘数据,看看会有什么新的不同。

对比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你会发现?_第4张图片

1.人均GDP。通过GDP总量除以常住人口数量,我们得到人均GDP数据。从该数据可以看出单位人均产出。对比苏杭两市,苏州以17.41占有绝对优势。从7城角度看,江苏三城人均产出水平较好,处于人均GDP排名的前三位。

苏>杭

2.流动人口总量。通过常住人口总量减去户籍人口总量,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未取得户籍的常住人口数量,而这一数量实际上是未来获取户籍人口的潜在人群,也表明了一座城市未来吸纳潜在外来人口的能力。对比苏杭两市,流动人口总量苏州约高出150万人。

苏>杭

3.人均收支结余。通过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去人均消费支出,就得到了一个人均收支结余数据。这一数据主要反映居民的钱袋子“鼓不鼓”,同时也表明了该城市居民未来可释放的消费能力。这里指的关注的是,在江苏省内,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均明显低于苏州,但收支结余却略好于苏州。这一方面表明南京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与苏州大体相当,也说明在收支层面,南京与苏州存在一个整体的差距。

苏>杭

4.人均存款余额。通过货币存款除以常住人口总量得到人均存款余额的数据。这一数据将更加直白的反应出居民的富裕情况。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发现,杭州显著高于苏州。同时我们也发现城市地位越高,该项指标就越高。这体现出高行政地位的城市在吸引优质企业、吸引高收入人群方面还是更有优势,“强省会时代”这一现象还会进一步放大。

杭>>苏

5.人均房价收入比。通过房价均价除以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该数据,这一数据主要反映的是该城市单位收入情况下,人均可购买的面积。这一指标可充分体现出居民的购房压力。对比苏杭两市,杭州单位收入下人均可购面积仅1.93平米,而苏州则是3.03平米。而从7城看,无锡与苏州单位收入下人均可购面积最大,上海最小。从这一角度看,苏锡房地产投资还是有价值空间的,那么2019年上半年苏州房价高涨的原因也有了数据支撑。

苏>杭

(三)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其实就是它的骨架,结构配比直接反应出一个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对一个城市产业结构的分析有很多方法,我这里就从收入法看产值构成。(以下数据均来源于2018年各地统计年鉴,数据口径均为2017年GDP及行业细分数据)

对比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你会发现?_第5张图片

对比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你会发现?_第6张图片

通过以上两个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各个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对比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你会发现?_第7张图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杭州三产占比明显高于苏州,苏州依然还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其第三产业刚刚过半。从7城角度看,上海、杭州、南京已全面迈向三产时代,苏州、无锡、宁波、合肥依然还处于以工业为主的产业时代。

为了要让大家更加清楚直观的感受产业结构及细分情况,这里引入区域经济学的“区位商”概念。

所谓“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区位商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如果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城市在不同行业的比较优势。

杭州:IT产业在整个长三角一枝独秀,已经形成了地区性的超强产业优势,在租赁商务服务、科技研发、文娱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与此同时,杭州在金融、环保产业、教育、卫生等领域均具有产业优势。其区位商超过1 的产业多达8个,其中超过1.5的更是达到4个。

苏州: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其住宿餐饮行业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同样在租赁商务服务较为专业。与此同时,苏州在工业制造、批发零售、IT、金融、环保等领域较全国具有一定产业优势。其区位商超过1 的产业有7个,其中超过1.5的仅有2个。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其优势产业更为集中,尤其在金融、IT、租赁商务、科技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产业优势。其区位商超过1 的产业有7个,但超过1.5的就达到5个,可见其专业程度。

南京:IT产业是仅次于杭州的长三角第二大城市,其优势产业还有科技研发、金融、租赁商务等。虽然南京区位商超过1.5的产业仅有2个,但是我们发现南京的金融业与租赁商务业也都超过1.4逼近1.5,很快这两个产业也将成为举足轻重的优势产业。

合肥:其优势产业主要有文娱、科技研发、租赁商务等。值得关注的是,合肥的建筑业区位商也很高,这主要说明合肥目前仍然处于城市大规模基建的进行时,其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力度依然较大。也侧面反应出合肥城市发展在长三角地区还是相对滞后的。但是合肥在科教文卫的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视。

无锡:从无锡的区位商看,苏锡两市的相似性较高,但是产业专业度上还是有区别的,苏州优势逐渐向金融与IT转移,而无锡则往环保、居民服务、文娱产业转型。相信未来苏锡的差异性将进一步扩大。

宁波:相较于其他6座城市,宁波则显得更加中规中矩一些。其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租赁商务与工业。

杭>苏

(四)总结

就目前经济规模与实力,苏州好于杭州;但从产业细分看未来,杭州好于苏州。

无论是城市地位、产业结构、财富聚集,而这些恰恰是决定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放眼长三角一体化格局,

对比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你会发现?_第8张图片

苏州在苏锡常都市圈中占据有利地位,但由于逐渐与上海同城,苏锡常都市圈将完全融入上海,无缝对接。相比上海,苏州的能级还是差了不少。所谓“树大好乘凉”同时“树大而寸草不生!”

杭州作为浙江全力打造的明星城市,与沪宁苏都有一定的地理区隔,其地方集聚效应要比苏宁强不少,加之其绝佳的城市地位和IT惊人的产业优势,包括其在目前我国政治体制中的绝佳履历,杭州未来成为长三角第二把交椅可能性很强。

论未来:杭>苏!

本回答局限性:以上三个视角更多的还是偏向国民经济核算板块的,城市创新、高校数量、城市环境、交通等其他情况都没有分析,但这也反映出苏州经济强市的地位。我这里仅抛砖引玉,杠精勿扰。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它,对比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