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手机和我,你选择哪个?

妈妈,手机和我,你选择哪个?

文|心灵之音


在头条号上看到了以上的图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说妈妈以为这样是对孩子好,但其实已经给孩子心理造成创伤。

想起好几年前,去亲戚家做客,刚敲开门,看到表弟正和小姨吵架,原来是小姨之前把表弟的游戏机扔进水里,而那个游戏机是表弟向同学借的。

那时候我还不是心理咨询师,突如其来的难题摆在我面前,有点不知所措,我尽量安抚表弟和小姨的情绪,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如何到把游戏机扔水里。

小姨告诉我是表弟不好好学习,被老师批评了,表弟回家了,俩人就吵吵起来了,后来小姨在表弟书包里发现了游戏机,怒火之下觉得游戏机是罪魁祸首就给扔水里了。等表弟发现已经晚了,吵的更厉害,就在这时候我进来了。

我听完后同意表弟说的‘就算我学习不好,被老师批评,也不至于扔游戏机啊!那又不是我的!’小姨也承认自己做错了,那时候怒火冲昏头脑。我说“游戏机倒是也不贵,再买一个还给你同学,撒个慌就说不小心沾水了,电池短路了。”

说到这儿,小姨哭了,她觉得自己很失败,儿子教育不好,上课不好好学习还玩游戏机,自己又得花钱赔偿。我表弟也不想再呆在家里,他当晚要不是我去他们家的话,想整宿在网吧里住。可以说他们母子俩的关系非常僵。

几年过去了,他们母子俩关系还是很不好,因为二人都没有走出固有的模式里来,现在表弟去外地念书,小姨做家政工作,眼不见,矛盾少,只好如此。

我们再回到一开始的图片,那位妈妈一定也是一位不懂教育的女人,她当时内心状态很可能是被受到羞辱,觉得自己孩子让自己脸上无光,一定要在众人面前做出强势的事,于是她做出了用钳子夹碎手机。反映她内心很自卑,越自卑的人才会越容易有控制欲

正确的做法是先不听老师是怎样说自己孩子的种种不是,不受老师坏情绪的影响,而是把孩子拉在角落里,耐心、细心地问问孩子:“孩子不用害怕,妈妈不会做出令你不舒服的事情,妈妈不会和老师那样去强迫你,你可以告诉我,你怎么了吗?是不开心吗?”我觉得孩子很可能会哭出来,她情绪得到了释放,会对你说一些她内心一直以来要对你说的话。

我们要珍惜每一次与人说话的机会,通过沟通,我们才更好的理解对方的想法,也让对方理解你的想法。别觉得这样恶性事件离我们很遥远,很有可能就会发生在你身边。不懂教育的父母太多,不会教育的父母太多,是时候给这些父母扫扫盲了。

关心学习成绩与关心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哪个重要?关心作业有没有按时完成与关心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哪个重要?关心考哪个大学、找哪个工作与关心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哪个重要?作为父母,你们的需要是什么?我更关心我健康快乐了吗?我更关心的是老师对于我孩子的种种负面评论,还是更关心我孩子当时的心理感受?我有没有和老师沆瀣一气对付孩子?

作为离开应试教育体质下的我来说,深深知道学生在枯燥、压抑的环境,是很难健康成长的,但是父母不不理解,他们会想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就行,其余的都不用操心,但是你为啥连这一点学习都搞不定?

其实学校的学习与考试真的很难,而且越来越难,只是父母们没有机会去体会孩子们每一天的学习压力,而孩子们更没有机会去体会父母每一天的工作压力。之前看过一部韩国电影《爸爸与女儿》,在这部电影里爸爸与女儿因为魔法导致了在一周时间里身体互换了,女儿体会到了爸爸每一天工作的压力,爸爸也终于明白原来学校考试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简单。互相理解后,两人的感情加深了,影片里有一句话:“责任应该先从理解和认同对方开始,如果不能理解对方,那能负什么责任呢?应该先从了解十几岁的人想要什么开始,理解并且肯定他们。

那位夹碎手机的妈妈,我想问问你,你想和你女儿做到真诚沟通吗?你愿意去了解女儿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吗?你想不想改善你与女儿的关系?我认为如果你想的话不会做出夹碎手机的举动。你以为是手机害了女儿,其实是很多因素导致的,比如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爱,缺少学习兴趣,缺少学习目标,缺少正向引导等等。

我们可以成为戕害孩子的帮凶,也可以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想改善你和你最在意的人的关系要做到真诚沟通,让对方真正知道你的心路历程,真正了解你;你也要努力让对方打开心扉,鼓励对方说出他的心路历程,你也要做到真正了解他,只有如此你们的关系才会和谐、美好。当孩子问你:“妈妈,手机和我你选哪个?”我希望你回答:“我选你,女儿。”从双方都真诚交流开始,修复母女之间的创伤,做更好的自己。


妈妈,手机和我,你选择哪个?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手机和我,你选择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