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1张图片
苏菲舞起源自伊斯兰苏菲教派,这个讲求苦行和冥想的神秘主义教派相信通过不停的旋转可以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从而达到亲近神的目的。

孔亚是神秘教派的起源地,上次讲到的梅乌拉那就是创始人,我们决定多呆一天去亲眼目睹苏菲舞。周六晚上九点,在孔亚的文化艺术中心,准时有场免费的苏菲舞表演。刚开始以为在梅乌拉那博物馆,走过看到大门紧闭,街上黑乎乎一片,完全找不到北,那个艺术中心在哪呢?街对面有个骑着单车的大叔,问了一轮,大概知道一直往前走,然后,大叔就一直不紧不慢跟在我们的身后,别提还有点吓人。看到灯光,听到远远的乐声,心里定了一下,终于没有找错。

偌大的圆形剧场坐了三分之一观众,赶紧找了个第一排的位置坐下,漫长的等待,神秘悠长的奥斯曼古典音乐响起,黑袍高帽男人列队缓缓入场,有老人、少年舞者三十余人。倾听一段漫长的祈祷音乐,再缓慢去掉身上披的黑袍,双手交叉抱肩绕场慢行,舞者身上的服装,圆锥形的帽子象征墓碑,上衣代表墓穴,裙子则代表葬礼用的遮盖。旋转舞的每个动作都代表某种象征,把上衣脱掉代表从地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右手向上(天),左手向下(地),表示安拉把恩惠洒向人间。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2张图片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3张图片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4张图片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5张图片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6张图片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7张图片

历时一个半小时结束,剧场变幻红橙蓝绿等七彩灯光,舞者们闭目冥想,沉浸于与神的交流中,整个气氛安宁又平和。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散去,小城又恢复了夜的宁静,梅乌拉那博物馆绿色的尖顶被温柔的灯光照耀,人类的历史长河滚滚向前,留下的建筑、音乐、舞蹈、文学这些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这些后人可以一窥前人的生活,算起来,我们很幸运。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8张图片
夜里的梅乌拉那博物馆

早上七点,拉开窗帘,窗外的梅乌拉那笼罩在晨光里,跟兔子精神一振,以最快的速度出门去找最美丽的博物馆ince minare muzesi(因切米纳雷博物馆)以闻名的木雕闻名于世。街上三五行人,热情地打着招呼,虽然我们各说各话,但不影响交流。穿过小城里小山包阿拉丁山,有条狗就不离不弃地跟在我们前后,ince要九点才开门,我们就在门口徘徊观望,转到后门,有幢三层的黄色洋楼,有大叔坐在门口吸着土耳其水烟,喝着红茶,一见我们,热情地招手,非得拉我们进门参观,大宅里别有洞天,一层咖啡馆,有各种收藏,祈祷室,华丽的屋顶,地下一层是水烟室,各种吸烟的器具,眼睛都忙不过来,二层是餐馆,楼顶天台,东西多又不杂,有只黑白相间的猫坐在收银台上看老伯煮地道的土耳其咖啡。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9张图片
日出孔亚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10张图片
平常时刻最动人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11张图片
平常时刻最动人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12张图片
平常时刻最动人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13张图片
 小黄楼内部一瞥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14张图片
偶遇的可爱老人正在煮咖啡给我们

站在街口,一辆电车驶过古老的清真寺,传统与现代,过去和未来,就这样完美和谐地相处着。而距孔亚11公里左右的sille小镇值得一去,时光停驻,你可以看到画陶的手艺人,大树下闲坐的老人,古朴的狩猎茶房,现做的卷饼,用一杯红茶的时间,去体会这个世界。

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_第15张图片
街口,我们相遇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月,伊斯坦布尔假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