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道理

《我也曾经上班一个礼拜就辞职》及其书评读后感

以前说起文化差异这种话题,总会感觉很抽象。但在这本简短的自传中,作者却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和细节向我们展示了所谓文化差异的含义。在此必须感谢作者的直言不讳。跟很多其他读者一样,我也敬佩作者率直的个性。同时,我也看到不少读者的负面评价。抱着怀疑的态度看完书的我却觉得,作者正因为严于律己、高傲且思维西方化才做出那些辞职的举动,写下那些真实想法。我隐约感觉到,如果因为作者的海归身份,而对书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不能进行理性客观的认识与评价,这对作者和其他读者都将是不公平的。记住那句话:

每个人的选择都有他的道理,每个人都没有资格责怪别人的选择和自己的选择不一样。

“我也曾经上班一个礼拜就辞职”,这书名咋一看上去是消极的,但慢慢就会发现,这种频繁的挫折经历及其带来的反思与成长却是最宝贵的经验。作者其实一直处于试错的过程中。换句话说,作者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排除了一种可能性,意味着离成功越来越近——这不就是成长吗?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不满时,跟大多数人一样,作者也经历了下面三个心理过程:

遇到困难、价值观受到冲击→→在自己的认知范畴内分析、思考→→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改变自己or改变环境

但作者每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都能坚持自己的理念与原则,这点是跟大多数人不一样的,也是需要勇气和代价的。没有扎实基础和努力工作为基本前提,你不敢轻易辞职,更别说有跳槽的可能性。书中分析出来的绝大部分道理都不难理解,只是跟我们大部分人遭受不满而又选择默默忍受不同,作者意识到无法改变后选择了决绝的离开。这里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作者的海归身份,分析问题的时候更倾向于从文化或制度差异的角度来思考,却忽视了其他的可能性。也许在他看来,那些都只是次要的。将所有的分歧都归结到文化差异上来,公正准确与否我觉得有待商榷。对有些西方思维和文化的优越性我不可置否,但我认为建立在此优越感基础上的言辞可能会让读者感到不适。可是平心而论,判断这些言辞本身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却不应该受到诸如身份背景等的外在影响。这种优越感带来的高傲其实并不少见。在同一个班级中优等生和差等生之间由于成绩的差异也会导致在交流中产生距离。而这种距离其实并不是哪一方刻意造成的。我觉得可以这样解释:

优等生平时学习认真,跟差等生一起玩耍时间少,考试成绩优势明显。差等生心想:你那么厉害,老师喜欢你还总表扬你,跟我们显然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以后也不用带你玩。
优等生可能很跟他们一起玩耍,但差等生的表现让优等生觉得他们对自己并不友好,就不好意思靠近了,久而久之,距离就产生了。

还是那句话:

每个人的选择都有他的道理,每个人都没有资格责怪别人的选择和自己的选择不一样。

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我们要做的是结合自身独特的认知和他人的参考意见做出自己的选择,只为更接近真相。

你可能感兴趣的:(选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