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pace学习笔记(一)——认识CiteSpace与科学知识图谱

1.什么是CiteSpace?
CiteSpace是一款着眼于分析科学文献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并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和信息可视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款多元、分时、动态的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
2.什么是科学知识图谱?
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
3.CiteSpace的五大理论基础
(1)托马斯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
科学发展是科学革命的历史过程(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科学发展的本质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积累范式与变革范式的交替运动过程。库恩理论关于发现的涌现、经典名著是科学的转折点等观点在CiteSpace生成图谱中得到实现,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是CiteSpace设计的哲学基础。
(2)普赖斯的科学前沿理论
普赖斯提出“参考文献的模式标志科学研究前沿的本质”理论,并认为“研究前沿是基于新近研究成果,随着发展知识网络也会变得越来越密”。在CiteSpace中设计了从知识基础“共被引文献聚类”到研究前沿“施引文献”的映射。
(3)结构洞和克莱因伯格突发探测技术
结构洞理论认为处于结构洞位置的个体通过信息过滤而能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在CiteSpace中,使用节点在网络中的中介中心性来测度结构洞及转折点。
探测频率突增的算法。如果一篇论文的引用频次突然呈现急速增长,那么最稳妥的解释就是这篇论文切中了学术领域这个复杂系统中的某个要害部位。知识网络中这样的节点通常揭示了一项很有潜力或让人很感兴趣的工作。
(4)科学传播的最佳信息觅食理论
信息搜索就像人类和动物捕获食物,认为我们在信息搜索中倾向于能量消耗最小化。
(5)知识单元离散与重组理论
任何一种科学创造的过程,都是先把结晶的知识单元游离出来,然后在全新的思维势场上重新结晶的过程。
4.CiteSpace的应用现状
CiteSpace在国内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图书馆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教育学方面,分析的数据源主要为WoS、CSSCI以及CNKI;分析的时间长度有一半以上超过了十年;国内的学者使用Citespace主要是对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研究趋势进行探测。在研究中主要使用cite space的文献共被引、共词网络以及作者共被引功能;在对生成的图谱的解读时主要针对高频节点、聚类知识群、高中介中心的节点和图谱的基本图例说明。
【注】:在使用CiteSpace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合作能够将专业背景+cite space操作+科学计量理论与方法三者有效结合,使结果的完整性解读更加科学、规范。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