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例题解析(关于存储器容量扩充)

例一: 假定用若干个2K × \times × 4位芯片组成一个8K × \times × 8位存储器,则0B1FH所在芯片的最小地址是:
解题步骤:

  1. 8 K × 8 2 K × 4 \frac{8K\times 8}{2K\times 4} 2K×48K×8=8片
  2. 地址线有:8K × \times × 8—> 2 3 × 2 10 × 8 2^3 \times 2^{10}\times 8 23×210×8 即共有13根地址线
  3. 一共有8片芯片,故应该有三位来表示芯片的标号 分别用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4. 0B1FH扩展成二进制为:0000 1011 0001 1111
  5. 因为一共只有13根地址线,故删掉前面没用的三个0 即得:010 11 0001 1111
  6. 又因为是所在芯片的最小地址,故其地址应该为 0000 1000 0000 0000 转化为16进制为:0800H

芯片地址的排序大体如下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例题解析(关于存储器容量扩充)_第1张图片
例二: 某容量为256M的存储器,由若干4M*8位的DRAM芯片构成,该DRAM芯片的地址引脚和数据引脚总数是
解题思路:

  1. 4 M × 8 − − > 2 2 × 2 20 × 8 − − > 2 22 × 8 4M\times 8-->2^2\times 2^{20}\times 8-->2^{22}\times 8 4M×8>22×220×8>222×8 故地址线有22根
  2. 因为DRAM引脚线是分时复用的,所以只有11根地址引脚引脚线
  3. 数据引脚线就是数据地址线的条数:8
  4. 总:11+8=19

易错点:

  1. 此处为DRAM芯片,和前面的xxx存储器不相关,在这里审题一定要审清楚
  2. 此处问的是引脚线 DRAM引脚线就存在分时复用现象,故要将地址线条数/2 即底子引脚数=地址线 ÷ \div ÷ 2

例三: 利用1M × \times × 4位的SRAM芯片,设计一个存储量为1M × \times × 8的SRAM存储器。

d = 1 M × 8 1 M × 4 = 2 ( 片 ) d=\frac{1M \times 8}{1M\times 4}=2(片) d=1M×41M×8=2()
很显然,我们需要两篇并排的芯片,因为是同时输出8位,所以他们的使能端连线是一样的,一块芯片是高4位,一片是低4位。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例题解析(关于存储器容量扩充)_第2张图片
例四: 利用1M × \times × 8位的DRAM芯片,设计一个存储量为2M × \times × 8的DRAM存储器。
存储容量扩大了一倍,但是字长不变。
d = 2 M × 8 1 M × 8 = 2 ( 片 ) d=\frac{2M\times 8}{1M\times8}=2(片) d=1M×82M×8=2
故两块芯片竖着连接,且地址线多了一根,这跟地址线呢其实就是用来控制两个芯片谁有效,谁无效的。(如果是四个芯片,那么就应该有两根地址线来控制谁有效,谁无效了 按00 01 10 11这样分类)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例题解析(关于存储器容量扩充)_第3张图片
例五: 用一个1M × \times × 4DRAM,设计一个存储量为4M × \times × 8的DRAM存储器。
一共需要 d = 4 M × 8 1 M × 4 = 8 ( 片 ) d=\frac{4M\times 8}{1M\times 4}=8(片) d=1M×44M×8=8()
数据线由原来的 2 20 2^{20} 220变到了 2 22 2^{22} 222根,其存储量扩到了4倍,而这多了的2根就是用来控制这四个不同部分的存储单位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例题解析(关于存储器容量扩充)_第4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例题解析(关于存储器容量扩充)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例题解析(关于存储器容量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