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五晚上,儿子说语文老师布置的写话作业,是记录一次买文具的经历,所以他要真的买一次文具才能写这个作业。
周六晚上,儿子跟我提出想买一套七巧板教材,他想要教材里的那把大尺子。我说可以,这就当成是买文具的经历,买回来你就可以写作业了,儿子表示同意。
周日中午,他爸爸带他去学校门口的店里买回来一套七巧板教材,儿子非常开心。回到家里,他就开始摆弄那把大尺子。
我看他玩得开心,就提醒他,赶紧把写话作业写好再玩。儿子说他现在就写,不过他手里还没有离开那把尺子。
我跟他说,至少写两页,并且要把买文具的过程写清楚,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要写错字,写完了自己先检查一下。
大概半个小时后,我问儿子写好了没有?他说写好了,我就说让他把作业拿给我看。过了一会儿他才磨磨蹭蹭地把写话本拿给我。
他只写了一页纸,并且一句话就是一段内容,完全是在凑字数。还有好几个错别字,标点符号也错得离谱。
我给他指出了错误,让他自己先去改正,谁知道他一边不情愿地擦错字,一边说:“我还要玩尺子呢!”
听到他这样说,我就问他:“你现在能不能认真改正错误?再不认真,我会撕掉作业让你重写的。”他点头说:“能。”可是铅笔写出来的字却歪歪扭扭,明显不认真的样子。
我伸手拿过他的写话本,“咔擦”一声把这张纸撕掉,儿子当时看傻眼了,估计他也没有想到妈妈真的会撕了他的作业。
我很淡定地跟他说:“把作业本拿去重新写,妈妈再强调一遍要求,写两页,把买文具的过程写清楚,不能有错字,标点符号不能错。”
儿子默默地开始写。不到二十分钟,他拿着写话本来找我,这一次写得非常好,所有的要求都做到了,一个错误的地方都没有。
看到了吗?有的时候,你需要对孩子狠心一点,他才会做到更好。
【2】
儿子上二年级了,这是我第一次撕他的作业,因为他之前对待作业的态度都很认真,每一次的作业完成的质量也很高。
但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玩心比较重,这一次就是因为老师的作业要求是买文具,所以给他买回文具,他却把重点放在玩文具上了。
在我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下,儿子都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写话作业上,导致作业完成得一塌糊涂。
甚至在我提前说再不认真会被撕作业的情况下,儿子还是没有认真,所以我说到做到,真的撕掉了他的作业。
儿子这才知道,妈妈是个狠心的妈妈。后来他认真写的作业才会很好,一点错误都没有。
如果,我还继续跟儿子说教,估计他还是不会认真改正作业,而且因为错误太多,即使改正了作业也不整洁。
肯定有妈妈会说,你真的狠得下心来撕孩子的作业啊?那可是孩子辛辛苦苦写的,孩子把错误改正了就好了呀!
我说不好,我撕了他的作业,就是要告诉他,我不满意的不光是他的作业,更是他的态度,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有问题,所以我才会这样教育他。
让他知道,对待学习不能马虎,该完成的作业就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不能敷衍了事,否则就会被惩罚。
【3】
现在教育专家都说,孩子不能打不能骂,犯了错误你要跟他讲道理,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孩子会承受不了的。
很多父母都听信了专家的话,耐着性子跟孩子讲道理,苦口婆心,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怎么做才对,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孩子呢?要么左耳朵听右耳朵出,要么直接没听见,更有脾气暴一些的孩子,你说一句他反驳一句,不气死你不罢休。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难教育了?就是很多父母根本就没有摆正双方的地位,父母就是教育者,孩子就是被教育者,这个关系要理清。
父母是养育孩子的责任人,孩子犯错误了,该批评的批评,该教育的教育,适当的惩罚措施必须有。
不要以为教育永远是和风细雨和循循善诱的,在孩子犯的错误比较大的时候,更应该狠得下心来收拾,揍一顿也未尝不可。
前一阵,我儿子因为弹钢琴的时候,偷懒没有用节拍器,却跟我撒谎说他用了,被我用衣架打了屁股三下。
这是我第一次动手打他,在打他之前我跟他讲得很清楚,撒谎是品德问题,是绝对不允许有的行为,所以你才会被妈妈揍。
儿子哭着跟我说,他以后再也不会撒谎了,我要说这样的大错误,只有用深刻的教育方式,才会让孩子记住以后不能再犯。
不要说我狠心,如果你现在狠不下心来教育孩子,将来孩子不成器,你就会知道有一个糟心的孩子,晚年会有多凄惨。
【4】
一味的以鼓励和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有恃无恐;一味的打骂和恐吓孩子,也会让孩子越发自卑越发胆怯。
教育应该是恩威并施的,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既要给孩子“胡萝卜”吃,也不要忘了拿着“大棒”督促孩子进步。
“胡萝卜”是正面教育方式,以激励和表扬为主,“大棒”是负面教育方式,以惩罚为主,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用,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但是,现在很多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很多很多的“胡萝卜”,不管孩子消化如何,却始终舍不得挥一次“大棒”。
当你的孩子犯了错误,并且屡教不改的情况下,请你狠下心来,给予孩子一定的惩罚,孩子会记得教训。
尤其是在孩子犯大错误的时候,更是要下狠心,让孩子知道犯错误的代价,下一次才不敢再犯。
当然,我这里得提醒做父母的,我说的狠下心,并不是指打孩子一种方式,你需要找到能镇得住你家孩子的方法才行。
还有,对于六岁以下的幼儿和十二岁以上的青少年,最好不要打。因为幼儿太小,青少年自尊心较强,打已经不是合适的方法。
六岁到十二岁的年龄段,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做的好的地方表扬,做的不好的地方惩罚,赏罚分明会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5】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没有哪一对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教育好孩子才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而教育却是需要父母们更多的狠心,要知道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你狠不下心来教育孩子,孩子会越发不成才。
只要你能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跟孩子说明惩罚他的理由,告诉他以后应该如何做,相信你的惩罚会让他心服口服,更会让他记住教训,以后不敢再犯。
一棵小树苗要想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园丁拿剪刀修剪那些旁叶斜枝,如果园丁舍不得动手修剪,那这棵小树苗只会长得乱七八糟。
父母就是拿着剪刀的园丁,孩子就是那棵小树苗,你需要狠得下心来,帮助孩子剪去旁叶斜枝,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