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实习经验总结

前言:离去实习已经过去一年了,整理文档的时候看到这个总结,觉得可以分享出来给想要做产品又还未去实习的筒子们一些参考。里面没有具体细节的经验,主要分享的是一些感想与教训。


工作内容

竞品监控:每天监控竞品范围内的发版更新情况,填写更新记录,制作统计表格
竞品分析:结合竞品更新情况每周完成一份竞品分析报告
数据分析:根据数据指标及数据漏斗协助完成数据分析报告,时间不定

主要收获 

对工作的理解 

以前如果面试的时候被问到你了解产品吗,产品究竟是做什么的,我也可以说出一堆内容,那些都是这从别人的口中了解来的,现在再问我,我的答案应该也差不多,但底气不一样了。
当你服从公司的业务逻辑,明白工作责任是如何一层一层明确到个人时,你就应该能明白你的工作价值。之前我可能只能看到表面的皮肉,现在就更清楚了它的骨架(KPI),各个部件是如何被串起来并运作的。这原本也是实习的最重要目的。

竞品分析和数据分析的关系

可用性大师尼尔森说“Don’t listen to users, watch users work”。意思是,我们不要光听用户嘴上怎么说,重要的是要去观察他们的行为。当用户跟你说,希望提供某一个功能的时候,你要去观察这些用户,他们有哪些特征、经验、场景和行为,以及期望得到什么效果。 我们不能只听用户说出来的,而且要多去了解为什么,多去观察他们有些什么样的行为,去分析用户的内在动机和原因。只有搞明白了用户需求,才有可能做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经验教训 

保持与大家协调一致的工作节奏 

这是我第一次实习,也算是第一次真正地进入社会积累经验。我记得我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总是跟我说我太学生气了。当时我并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后来慢慢地明白了,在学校学习所有的安排都是由自己掌控,不需要与任何人配合,我的习惯是一次性把要做的事情做完。但是在公司必须和同事的节奏保持一致,不能快也不能慢。如果工作的饱和度不合适,要找上司沟通协调,不然想要保持这种节奏很不自然不舒服,工作也不容易快乐。

时刻省视自己的工作 

在慢慢适应公司工作节奏的时候,很容易就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必须时时地提防自己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断省视自己,保持对工作的敏感度。
这样说或许不容易明白,举个例子,比如我每周要发分析周报,我会在本子上记上,周三要出初稿,周四要再出一版,周五最后定稿发送。周三发完打一个对勾,周四发完打一个对勾,周五发完最后打一个对勾,每周都是差不多这样,慢慢地我会忘记,其实我在这里工作的目的,是让我的周报一周一周变得更专业,变得更易懂,而不仅仅是在周五把周报发完。
需要时刻思考,不然很容易掉进这个循环。

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特别不敢写上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我总是觉得自己经验不够,没有资格可以把自己的结论亮出来给大家看。
后来懂得,这些建议才是我工作最核心的部分。别人不一定同意我的想法或者结论,但是在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情况下,输出总结建议可以减少信息冗余,有想法的交流与碰撞才能更好地促进它的实现。
只要能给某个人一点启发,这份工作就不算白做。其实还有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当愿意迈出一步去解决问题的,问题才能被解决,而不是害怕自己的想法被嘲笑或者忽略而不去提出问题。     

学会不停地转换视角 

为什么很简单的事情总是一错再错?比如PPT内容要基于观看对象的信息量,像竞品周报这样的发送范围,需要尽量把看的人当什么都不知道的傻瓜来处理。还有要抓大放小,把重点突出,忽略不重要的点。但是即使明白这些道理,每次的每次还会发现自己总是犯一些这方面的小错误。
我总是在想为什么,后来我渐渐懂了,归根到底这整个过程其实是和自己作斗争的过程。
我们无法做到“站在用户角度”,并不是因为我们本身不够优秀。实际上,正是我们多年基因优胜劣汰后的进化,让我们拥有的那些天生本能直觉,阻拦了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从而做出大量的自嗨需求。在写一份竞品周报的同时,不仅需要面对内容的渐渐完善,还需要面对即时产生的表达欲、产生新想法的成就感等等。这些都是非理性的东西。描述现象需要理性的角度,但是提出建议又需要从用户的角度结合理性与非理性两个维度辩证地看,最后还要从读者的角度把表达整理一遍。这样的转换并不容易,但是所有的报告都离不开多种视角的审视。
这点我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继续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