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 12 个月内自学完成 4 年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的 33 门课程的 Scott H. Young 所谓的超速学习理论和方法(费曼技巧)以及背后「Get More from Life」的理念

http://select.yeeyan.org/view/94114/329073

http://www.scotthyoung.com/blog/myprojects/mit-challenge-2/

不关注是否软文之类,只探求超速学习理论本身。

补充一下刻意练习的说明

刚好昨天在Blog上转载了这篇文章,正准备写篇文章。

我的业余爱好跟Scott Young类似研究有效学习,写了一个同类方向的Blog,看过他写的Learn More, Study Less和How to Change a Habit ,里面的不少方法也跟自己总结出来的技巧类似,谈谈我的观点。

到目前为止,除了@刘虓震的答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都对里面所取得的成就不以为然。

很多人把关注点放在10天完成线性代数学习而忽略了他一共完成了33门课程,平均通过一门课程也就花一周半左右,用了一年时间搞定了正常要3年左右的课程。大多数人的都经历过二、三周搞定一学期的课程,如果按这个时间进度的推导出大学四年的课程可以在8个月内通过考试,但这种事只要想想就能知道可能性有多大。

这里面其中一个区别还在于国内大多数的期末考试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能搞定,而MIT的公开课要求比较高,光靠背根本通不过,必须要理解才行,不信的话可以去看MIT公开课上的作业和考试题,在网上都能找到的。


记得有篇文章专门说过MIT内部专门为这个公开课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做了大量努力,没有要求过任何费用,至于MIT公开课是否需要软文做推广这个问题可以自已通过大脑去判断。

这个事情难度在于以下几点:

注意力:

每天10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而且坚持了一年
Scott Young这12个月每周学习六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去除休息、吃饭、卫生间的时间,大约在10小时左右。这是时间安排不是在学校上课,完全是自己安排的,这需要很强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能稳定保持每天10小时的注意力非常困难,很早以前我试过类似的情况下大概2个月左右,就很难在坚持。以前做程序员也加过一年半左右的班,但回想一下,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还达不到10小时。而一个人注意力集中10小时要比多个人在一起更难一些。
高考和研究生入门考试也没办法相比,简单对比一下课程数量就能分辨出难易。

意志力:

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说重复了33次。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松,只要持续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这个瓶颈会重复出现,就象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

持续一年时间严格按照计划来,并雷打不动的执行下去,这种意志力、执行能力和时间安排很恐怖,上学的时候因为在学校里,而且处于学习的氛围里这样做都不容易,更不说他已经毕业几年了,而且还有很多其它工作要做。

这里面要特别注意两点:很好的放松、保持兴趣并理解所学的内容 。做不到这二点,很难坚持。

在下面的讨论里有人问题如何有效的放松?


方法很多,这些放松技巧并一定能马上见效,可以多试几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掌握一个合适的度很不容易:
  • 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曲线,接近或达到临界点时休息一下,别让自己的注意力透支;
  • 培养一门体育运动或学会一门乐器,太累的时候就去做一做,特别是运动比如慢跑效果很不错;
  • 规律、稳定的作息+良好的睡眠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 每周1-2次的全身按摩;
  • 每天两次淋浴或买个好点的按摩浴缸定期泡个澡或泡泡浴之类,洗个淋浴时能起到一种非常奇妙的清洁感觉,不管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 坚持每天静坐;
  • 结婚之后规律的性生活,大致一周二次;
  • 定期的朋友聚会,互相聊聊天;
  • 阅读一本精彩的小说、看场电影、一顿美食或甜品;
  • 做白日梦,学会发呆;
  • 催眠术里还有专门的放松技巧,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教,要练习一段时间才能掌握
先写这些吧,以后有时间单独写篇文章

他确实把兴趣和目标结合的很好,同时还把每周的笔记、习题分享在网上,确实是比较喜欢这门知识并从中体会到一些满足感觉才能这样坚持下去。


学习技巧:

根据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归纳一段话:

通过视频和主题阅读来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形成知识地图,通过对基础概念和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构建知识体系的主体框架,理论来说就是用80%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20%最重要的知识点上。同时需要把新学到的知识点跟大脑中以前的知识点做好连接。并根据每节课的学习进度进行实时反馈测试掌握情况,找出理解中的弱点进行补充完善。最后通过合理的记忆和复习技巧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
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关键的概念叫“刻意练习”,补充一下以前做的笔记:


摘录自《异类》
引用:  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519

采铜,公众号:采铜的铜

几许几度、kingrr、Xu Eric 等人赞同
请把“12个月”的说辞忘掉,不管他是12个月搞定,还是6个月搞定,还是24个月搞定,这些都不重要,也无需争论。如果你读了这篇报道,记住,好好去理解和思考他的方法、思路和见解,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这些方法、思路和见解,是非常正确和有价值的!而且… 显示全部
请把“12个月”的说辞忘掉,不管他是12个月搞定,还是6个月搞定,还是24个月搞定,这些都不重要,也无需争论。如果你读了这篇报道,记住,好好去理解和思考他的方法、思路和见解,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这些方法、思路和见解,是非常正确和有价值的!

而且,我不认为,这些方法是“ 快速学习”的方法,它们实际上就是“ 正确学习”的方法。正确的方法,自然会有效和高效。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Scott的独创,如果你留心一下身边很牛逼的人,如果他们愿意透露一星半点,多半使用的也是类似的方法,虽然具体表现形式可能不同,但内里差别不大。

简单的说,Scott的做法,我生造一个词来概括,叫“ 进攻型学习”。进攻型学习,就是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冲锋陷阵:有明确的目标、路线和战术,全身心投入,殊死一搏。具体地讲,它有这样几个特征:

每一步的学习都有目标和意义。好的学习过程,不仅是要知道“现在我该学什么”,还要知道“下一步我要学什么”,以及“每一步的学习对于整个课程的学习意味着什么”。所以你首先要建立一种全局观,这样你才能知道先学什么,再学什么,你才能知道学什么是最重要的,学什么则不重要,你才能知道你所学的这些和那些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看一本书的正确步骤,是先好好地研究一下目录,通过目录了解了全局,这样当你读任一章节时,就不仅仅是读这一章节,而是和全书的其他部分联系起来——但是我知道,大多数人都不会看认真目录。

主动寻找问题、漏洞和麻烦,而不是让它们来找上你。Scott推崇的费曼技巧,就是强迫自己通过严密的知识推演,来找出当前的知识缺陷,从而快速填补。这无疑是最高效的,想象一下,你当前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地雷阵,大多数被动式学习的人,只是漫无目的地走动,抱着侥幸心理以身试雷,也许今天你避开了雷,但是明天一转身可能就遇上一个,更要命的是,这些都是不可控的。而Scott的方法,就是每走到一个战场,就把扫雷器拿出来,一通狂扫,雷全排完了,自然可以狂飙突进。

集中、专注和投入,努力进入和维持“心流”状态。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事情,专注和投入,是做好一件事情的不二法门,更是做好一件 高难度事情的必经之路。如果掌握某一门课程需要100个小时,那么把这100个小时集中在两周比分散在6个月的效果要好很多,因为至少这两个星期里,这门课程的知识在你大脑中处于半激活的状态,可以轻易地提取和加工,知识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关联,也更容易构建体系,这就是集中学习的好处。而“心流(flow)”是指在一个时间段(如几个小时)内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的状态,对于学习者来说,这就是“无敌”模式。

强调深入思考的作用。从报道中你可以看到,Scott的“快”,靠得不是速度本身,而是 理解的深度,他称为钻研方法(Drilldown method),而其他所谓费曼技巧、类比、可视化等,都是深入思考的不同实现途径。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最短时间内找到知识背后的规律,才能举一反三,从而减少大量无效的重复学习,也才能快速完成练习。深思的价值,只有你在深思时才能真正体会,所以被动和懒惰的学习者永远无法体会这一点。

告别被动学习,成为一名“进攻型学习者”,也许,你可以像Scott一样,创造一个奇迹。


+1
这事儿不说两句不行了。我从Scott Young开始MIT挑战前一年就订阅了他的博客。之前他已经可以靠博客营收养活自己。他每周在网上放出一段视频总结自己学习MIT课程的体会,所有的笔记和考试卷都放在网上。MIT公开课本来就是全部免费的。说话得有多不负责任才能抓着人家一篇概括文章来定义为写(MIT的)软文。

Scott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一来他对计算机知识感兴趣,二来他就是喜欢研究快速学习的方法。他说了他不打算拿这个去PK MIT学生什么的,也不打算取得多好的成绩(他的目标是平均B以上)。就是想试试能不能做到这档子事。是的,他确实在卖书赚钱,但是他不是也免费把大部分经验都传授出来了吗?

“超速学习理论”是什么我不知道,原文中有这个词么?他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费曼技巧”,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几十年前提出来的。人家Scott甚至没给自己邀功。

文章都没看就说“考前突击”的可以歇歇了,原文写着呢:
毕竟,我总可以临时抱佛脚,什么都不懂还能顺利通过考试,不是吗? 很可惜,这个策略在MIT行不通。首先,MIT的考试苛求解决问题的技巧,还经常出些没见过的题型。其次,MIT的课程讲究循序渐进,就算你能死记硬背侥幸通过一次考试,同系列课程的第七课可能就跟不上了。除了死记硬背,我不得不另辟蹊径,加速理解过程。
陈然这么说可以,人家是牛校高材生。你如果不是,还是别忙着把自己往那个场景里套了。

好,那么“一年完成四年课程”的实质是什么?

首先,这里的一年是12个月,MIT的四年其实每年只有9个月上学,换算过来相当于三年。其次,读四年大学,总得有社交之类的活动。Scott这12个月每周学习六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这已经为他省下了不少读大学的时间。再次,Scott本人是本科毕业,学的好像是商科。经营博客超过七年,数学方面的课程和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之类的他绝对不是从未接触过。这跟一个高中毕业生上MIT学四年是两回事。大家各种吐槽10天学习线代,人家10天是至少一百小时实打实的学习,而且之前也许还学过。你上大学的时候花过100小时学习这门课吗?而且,他牺牲了一部分做练习题的时间,主要做考试题。美国大学的练习题可不是写着玩的,基本上教授是以3倍的课堂学习时间来估计你要做多少课后练习。这些时间省下来反复琢磨课堂内容,可不是又缩减了时间吗?

当然,Scott的方法,即使考虑上面这些因素,也是更高效的。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如何自我管理,保证12个月都能坚持学习。至于他说的学习方法,我认为亲身实践后才能评判。他不也是实践了“费曼技巧”后,才决定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么?

至于“如何看待”,我注意到Scott被TEDx邀请去演讲。而TED的理念是什么?

"Ideas worth spreading"

+2

关于费曼技巧,我翻译了下SCOTT的博客文章,提供给大家参考下:
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美国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整化的计算方法。他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要求实验室里的人给他用最简单的语言(起码不超出费曼的现有的理解能力)介绍任何概念,不管这个概念是多么复杂,只要这样下去他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他完全陌生的领域。
这个故事说明了费曼的天才之处,但其实人人可以做到,这就是本文的重点—— 费曼技巧
你可以把费曼技巧应用在以下地方:
1.明白你还没有完全搞懂的东西
2.记住那些你已经了解但一考试就忘掉的知识
3.作为考前复习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只要花20分钟就能比别人花一个晚上的时间要懂得多,记得牢。

费曼技巧的4个步骤:
一、选择一个概念
选一个你想弄明白的概念,写在空白的笔记本或者纸的最上面。

二、解释这个概念
把解释这个概念的东西写成一句话,就像你在告诉一个完全不知道这个领域的菜鸟一样。这一步可以让你在阐释这个概念的过程中,可以让你明白你有没有搞懂这个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三、解释不了?
当你发现你没办法解释的时候,回到书上面去,或者找同学、找老师、找已经懂的人,把书上的概念再重新研究一遍,直到你能在纸上流畅地把这个概念解释出来。
四、简化语言、学会类比
如果出现一个很学术的或抽象的词语的时候,试着要么平实化词语,要么学会用别的东西来类比它。

放视频演示的时候到了,欢迎观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NqSLPaZLc
http://www.56.com/u13/v_NzY5MDU0MDI.html

昨天提供的在MIT课程的一些实例: http://www.scotthyoung.com/mit/801-­‐notes.pdf
五、如何运用费曼技巧呢?
如果你试图去掌握一个概念,你应该用这个方法去逐步找到你不明白的点,然后把这个点弄清楚,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
如果你是要通过考试,那就简化你的语言或者创造记忆深刻的类比来记住考试内容。
你还可以用这个方法进行大规模的学习,先别急着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回去翻书,而是一次性把概念解释完,然后看看你对学习的东西掌握到了什么程度。
http://www.catisf.com/2013/05/feynman-technique/

+3

当我们谈论方法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上Quora去search了番,发现没有人讨论过Scott的学习方法,以及他的 “行为商业”(借用行为艺术之说)。于是只好自己去他的网站挖东西。追溯到博客最初几篇,又从最近的blog entry开始倒着往前看。结论:真实,前后一致,思路发展轨迹清晰。这是值得花时间来思索和讨论的前提。

具体内容前面各位已经多维度总结,不啰嗦。我心里的疑问是: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谈论MIT,谈论12个月,谈论33门课,谈论那该死却一直没死的线代,谈论大学临时抱佛脚的丰功伟绩,甚至谈论到所谓生活方式的时——我们实际上,应该,谈论什么?

那我们来谈谈 目的吧。

对Scott而言,
外部目的:证明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正确性→吸引客户→销售的产品。
内部目的:对计算机编程本身的兴趣,以及需要使用这种知识的需求。

那,自问下,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

如果是为了考试, 我得承认临时抱佛脚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一张顺眼的成绩单背后的真相就是,事隔两三年再回头翻大学教材,勾勾画画健在,但那本旧书就像是别人用过的。在文字和公式面前,我像从未学过它们一样天真无知。心理学上说,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那我一定是从未认识到过那些知识的本质特征,也没有把握到过内在联系。何以至此?

因为考试是要的 正确答案。目的变成提供正确,因此只要一再证实自己已经知道什么就够了,而不会去怀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对Karl Popper的哲学有最浅薄的了解的人也知道,我们是走在“证伪”这条路上投奔真理的。对知识的掌握同理,证实自己已经知道的,永远不能说明已经掌握全部。吊诡的是,拥有知识这件事是“全或无”的概念,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有一点不懂都算作不懂。而我们的大脑的工作作风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啊,不懂还记着干嘛,忘掉吧。落叶就飘走了。

我很喜欢把“握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这个说法,精确。我想这就是我学习的直接目的吧。间接目的是在能够在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有效提取,就像伸出手一样自然,而不用尴尬地翻开那本有很多笔记却不像是自己的书。然后我可以说,我又多懂了这个世界的奥妙一点点,而且这一点点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啊,我知道,这本来应该是个讨论学习方法的话题。但我想在意的是,为什么用尽了好的正确的有效的悬梁刺股的方法,还是不能走到目的地?是不是就是因为要求了错误的东西?因为永远在要求正确答案,所以永远只得到了部分真理。部分真理,在完成考试的历史使命之后,顷刻间就魂飞魄散了。

学习一事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些我们认为的神人大牛从罗马回来,拿着照片给我们看,罗马多美多壮观呀。我们也想去罗马。但有些人是举着照片说要去罗马,却不知道罗马真正到底在哪里。这就是永远走不到目的地的原因。在这个首要问题没有认清之前,花多少时间走到,要背多少行囊,准备多少银子,都显得很次要了。

===
[edit 1]:给那些没有认真看过Scott's blog的人:
Scott在介绍他自己的方法时提到了‘Calvin Newport’s fixed schedule productivity’. 于是google到了这个人写的blog: Study Hacks calnewport.com/blog/ READ IT.

[edit 2]: 再啰嗦一点...我们会因为一个人是否成功来判断他的方法是有有效。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成功的人未必能够给出个“成功方法”。人在归因这件事情上是严重非理性的。

[edit 3]:偶然又翻了下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两三年前看过,没有太喜欢,但说不出来那里不对。再翻的时候突然意识到问题再哪里了。看过李的书的同学可以对比两种思路,以作参考。

[edit 4]:知乎提问:李笑来有哪些明显错误的观点? [ zhihu.com/question/2036 ] 可略知一二优劣。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出发点即是”兴趣和方法都不重要,笨办法坚持下去也可以成功。“ 但使用笨办法往往是不能坚持下去的原因。这本书应该算是对他推崇备至的柳比歇夫的粉丝献礼,但时间管理并不是学习方法的核心,顶多算涉及点元认知的执行控制吧。 Scott's 并不是时间管理,也不是GTD,更不是成功学(虽然以上三者卖相更好)。那些方法就是很简单很本质的对于学习理论的运用。教育学发展至今,各理论已经很成系统。几大流派争了那么久,也出了不少成果,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大堆大堆,可以翻出不少古董新货。所以,吸引我们眼球的这个东西,并不是什么时髦玩意儿。Scott的成功,就是份脚踏实地的实践汇报。

+4

“如何看待两个月炒 A 股用一万挣了 50 万的张三的所谓超速赚钱理论和方法?”
“如何看待一个月从引体向上零个变成恐怖肌肉男的李四的所谓超速健身理论和方法?”
“如何看待两星期瘦身 80 斤的王五的所谓超速减肥理论和方法?”

我很佩服这些人,他们的成功除了正确的方法,一些运气,不可缺少的是巨大的意志力量。在我看来,所谓方法,不过是从南坡还是北坡爬上珠峰,它不会让珠峰的高度降低,也不会发现一条不存在的缆车。(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是要爬对了山,比如用着国内的某些教材你是永远爬不到那个山顶的)

这种成功永远与不懈的努力同在,不能享受战斗的苦与乐的人,也不可能享受登顶的喜悦。

+5

Scott H.young 运用了整体性学习技巧,在学习过程中,试图找寻知识间的关联。

他的专业是商业学。他从小进行的是自我教育,自学了编程,网页设计,自学了诸如世界宗教史和进化心理学等课程,又写了几本电子书。他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并很好地把自己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应用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对我的启发:

① 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领域的知识都相互关联。我们可以用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来解决正在学习的领域中的问题,这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方法,思路被拓宽。

② 一个人是可以对多个领域了解甚至精通的,任何领域的知识都是有实际意义的,关键是自己主动地应用到生活中。

比如会计学能够帮助理清个人财务以及报税。

历史——通过学习古代亚洲历史能帮助我们看清现代中国,印度,日本的种种问题

计算机——纠错,算法可以借鉴到其他地方

经济学——重新看待金钱在社会中的价值,明白了金钱仅仅是物质交换的载体

熬夜对学习百害而无一利。睡的好,脑袋才清醒。

④ 循环式作息计划。

(1) 一周休息一天,将7天的活放在6天里完成

(2) 将一天的工作放在早上集中完成

(3) 设定90分钟,集中精力完成某个学习任务。一旦90分钟结束,停止学习

⑤提高注意力阀值。通过批处理,逐渐提高集中完成某项工作的最长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