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mpeg视频转码技巧之-crf参数(H.264篇)

FFmpeg视频转码技巧之-crf参数(H.264篇)

标签: ffmpeg转码H.264crf
426人阅读 评论(1) 收藏 举报

昨天,有个朋友给我出了个难题:他手上有一个视频,1080P的,49秒,200多兆;要求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把文件压缩到10M以内。

这是什么概念呢?按照文件大小10M来计算,码率是:10 x 8 / 49 = 1.6 Mbps。也就比VCD的质量略好一点(注:VCD的标准码率是1150 Kbps)。谈何“确保质量”?mission impossible啊!

咱还是现实一点吧。在不明显损失画质的前提下,看看使用FFmpeg能够帮到多少忙。用iPhone拍了一个1920 x 1080的视频,33秒,46.3 MB,编码格式是H.264。考虑到H.264目前尚是主流的视频格式,为了播放的兼容性,我们在使用FFmpeg转码时同样选择H.264。

命令行参数-crf

在优先保证画面质量(也不太在乎转码时间)的情况下,使用-crf参数来控制转码是比较适宜的。这个参数的取值范围为0~51,其中0为无损模式,数值越大,画质越差,生成的文件却越小。从主观上讲,18~28是一个合理的范围。18被认为是视觉无损的(从技术角度上看当然还是有损的),它的输出视频质量和输入视频相当。

我们的策略是,在保证可接受视频画质的前提下,选择一个最大的crf值——如果输出视频质量很好,那就尝试一个更大的值;如果看起来很糟,那就尝试一个小一点的值。

让我们先执行下面这条命令(关于FFmpeg运行环境的配置,请参阅这篇文章):

ffmpeg -i D:\src.mov -c:v libx264 -preset veryslow-crf 18 -c:a copy D:\dest1.mp4

意思是:将D盘的源文件src.mov,以“非常慢”的速度重新编码成H.264格式,保存为D:\dest1.mp4。其中,-preset指定的编码速度越慢,获得的压缩效率就越高。而-c:a copy又是什么意思呢?因为音频的码率一般都比较小,我们就不折腾它了,况且解码后重新编码也会损害音质,于是,就将音频数据从源文件中以原有编码格式直接拷入目标文件吧。

小提示:想知道-c:v后面的参数值怎么填吗?或者说FFmpeg到底支持哪些音视频编码格式?执行ffmpeg –encoders看一下吧。另外,执行ffmpeg -i D:\src.mov -c:v libx264-preset -tune D:\dummy.mp4可以看到-preset参数的取值范围,如下:


有个小疑问:既然不在乎等待时间,为什么不给-preset指定一个最慢的placebo呢?那是因为:与 veryslow相比,placebo以极高的编码时间为代价,只换取了大概1%的视频质量提升。这是一种收益递减准则:slow 与 medium相比提升了5%~10%;slower 与 slow相比提升了5%;veryslow 与 slower相比提升了3%。

另外,针对特定类型的源内容(比如电影、动画等),还可以使用-tune参数进行特别的优化。但如果你不确定该用哪个选项,还是忽略这个参数吧。

对比效果

执行完一条转码命令之后,调整-crf参数值,分别设为19、20、28、51,重新转码输出为不同的MP4文件。记录数据,对比如下:

 

crf = 18

crf = 19

crf = 20

crf = 28

crf = 51

文件大小(MB)

46.3

36.7

31.2

26.5

7.95

1.25

缩减比率

 

21%

33%

43%

83%

97%

尝试播放这些文件。发现crf取值为18~28的情况下生成的文件,其画质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以-crf 51生成的视频画质已经惨不忍睹了!在实际应用中,多试几个crf值,在画质和压缩比之间找到一个你能接受的平衡点即可。

参考文章:ffmpeg与x264编码指南



crf = Constant Rate Factor
-preset取值范围:ultrafast,superfast,veryfast,faster,fast,medium,slow,slower,veryslow,placebo
-tune取值范围:film,animation,grain,stillimage,psnr,ssim,fastdecode,zerolantency

你可能感兴趣的:(nginx,ffm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