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专访: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幸福是不断追寻的过程

幸福是不断追寻的过程

《光明日报》2018年3月6日

记者:饶翔

15年前,我怀着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写一个故事,能够用这个故事赚的稿费资助一个失学的孩子。我把这个举动称为“写一个故事送给世界”。就这样,我迅速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嘭嘭嘭》,被当时中国童书第一品牌的“小布老虎”丛书看中。这个只出版名家名作的丛书,第一次收录这样一本纯粹的新人新作。于是,我资助失学儿童的梦想顺利实现,并且从最初资助一个孩子变成了资助30个孩子,成立了“童喜喜春蕾班”。

《嘭嘭嘭》一出版,就畅销不衰直至今天,我也因此晋升到专业作家队伍里,而这部10万字的作品,我用6天就一气呵成。按道理来说,我应该是幸福的,可事实恰恰相反。《嘭嘭嘭》的出版虽然的确给我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开心,但这种轻而易举取得的成绩,让我觉得写作是如此简单,简单到简直有些乏味。直到一年之后,我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以儿童文学的方式反思南京大屠杀。

此后的五年中,我前后写了二十多个小说提纲、四次写出数万字的开头,却没有一篇能够完成。直到2009年春,我才完成初稿,当年6月完成了修订稿。

当我终于完成这部《影之翼》之后,我知道我完成了什么。圣地亚哥大学研究国际儿童文学的阿丽达教授听完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张明舟副主席对这本书的简介后,当场泪流满面,主动表示希望翻译推介这部作品。这也再次证明:童书是人性光芒的汇聚,儿童文学没有国界。

从6天完成《嘭嘭嘭》,到5年完成《影之翼》,在两者的比较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何为幸福——幸福,不是收获的结果,而是不断追寻的过程。

因为《影之翼》的写作,在查历史资料中,我得知了日本对教育的重视,被深深震撼。完成书稿修订,我受到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的邀请,参加新教育年会。我暂别文学,投入到了新的领域——教育。从那开始,我和全国各地的教育改革者并肩行动。

2005年,我与作家李西西联合创办“喜阅会”,开始向贫困儿童赠送各类课外书。2010年底,我和朱永新教授联合启动“新教育种子计划”公益项目,迄今已经服务了1000余名一线老师。2011年底,我用稿费启动“萤火虫亲子共读”公益项目,迄今举办了7000多场阅读推广活动。2014年,我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张秋林社长等各位师友支持下,启动“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一年之中,我只身一人走进了100所乡村学校,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为7万多位乡村的老师、父母、孩子,进行免费阅读讲座196场。

身为作家,记录美好当然就是在创造美好。但是,还有一种创造美好的方式,就是让文字的美好在生活中落地生根。如何让文学的理想在教育的土地上扎根?我不断反思着,结合着一线教育的需求,从教育的推广人,成为教育的研究者。

经过8年的研究,去年11月4日,在清华大学附属CBD实验小学里召开了“童喜喜说写课程全国高端研讨会暨第三届新孩子校长联盟研修班”,以《童喜喜说写手账》系列图书为初步成果,正式推出了我和团队伙伴对说写课程的研究成果。

人的快乐,分为兴趣、乐趣和志趣三重境界,兴趣是偶然闪现的火花,乐趣是在兴趣的基础之上感受到其中持续的欢乐,而志趣则是有志于此,从而自得其乐,甚至以苦为乐,乐此不疲。而幸福,就是志趣的别名。为中国的孩子们写作,我幸福。

《光明日报》专访: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幸福是不断追寻的过程_第1张图片

《 童喜喜说写手帐》系列图书

引导儿童 自主学习 自我教育

为儿童赋能 为父母分忧 为教师助力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网、中国作家网、现代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报......

各大权威媒体报道推介

上市两天热销13000册

荣获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教师最喜爱的100本书”

各大网络书店均有售

各界专家真诚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的:(《光明日报》专访: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幸福是不断追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