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集币在线文章: http://www.jibi.net/News/qbqbcx/83652629.html
作为一直有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结合惯例的中国现代金银币,对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和符号运用十分广泛。无论是第29届奥林匹克金银纪念币上采用的布老虎、如意、脸谱、兔儿爷等传统中国元素,或者是生肖系列金银币的剪纸元素,还是万象更新吉庆有余金银币传统吉祥图的明示暗喻,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民俗的特色。而中国人民银行1997至1999三年发行的三组迎春图金银币和2001至2004发行的四组中国民俗节日金银币更是对中国传统民俗的一次集合展示。
俏争春,把春报
迎春,是中华先民的一项重要活动,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后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在清代,“拜春”的习俗是“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又称行春。这些活动成为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的全民迎春活动。
从1997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三年发行了三个版别的迎春金银纪念币,专门表现迎春的民俗活动。
1997年版迎春金银币发行了三枚金币、三枚银币,分别是1/10盎司金币、1/4盎司金币、5盎司金币、5盎司银币和两枚1盎司银币(分精制与普制),由上海造币厂精心铸造。其正面图案为国名、年号和中国传统的喜庆宫灯。背面图案是三个总角小童嬉戏放炮玩耍的画面,画面主图中小童扎着马步挑着一个印有大大“春”字的灯笼,而另一个小童长长地伸出胳膊去点炮杖。最形象的是那个可爱女童,侧身捂耳踮脚,欲跑却又要回望。三童身着花衣,形象有趣动感十足,对于点炮这个危险举动的紧张感同身受。而画面侧部的盆栽腊梅、两只翻飞的燕子则点晴整个主题,燕子归来,腊梅迎春真是好热闹。
1998年版迎春金银币有1/10盎司金币、1/4盎司金币、5盎司金币、1盎司银币、5盎司银币五个规格。正面图案同样是三个可爱小童,然而已经是着薄春衫了,天气是春暖花开,玩耍的场所也从院中转至户外放风筝了。三童表情各不相同却同样都望向空中,可想一定是有新奇的纸鸢高飞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一童手执线轴凝视远望,一童蹲地扭头望天却手理风筝不停,还有活泼的女童,已兴奋地举着双手,两脚跳跃,喜不自禁。背景两只大大的风筝好似也带了表情,迎接这春风无限喜悦的春天。和1997年版不同,图面不带明确的春字,可谁又能否认这春已经到来了呢?
严格地说,1999年版迎春银币并不是独立的项目,只发行了一枚1盎司彩色银币,构图、场景与1997年相同,不同的是应用了彩色工艺。银币从本色转变为繁华热烈的色彩,币面更显生动丰富,红红绿绿煞是生动,这回看清了红灯笼、红棉袄、红棉裤、红帽红鞋、红鞭炮、红腊梅,还有燕子的黑色礼服,真是喜庆迎春啊。
迎春系列中的每个细节都是反映民俗的元素。从衣着到造型,都体现中国传统,放鞭炮、放风筝、挑花灯无不是表达着盼春、迎春的习俗。三组金银币,仿佛进入了一个热烈、喜庆的民俗迎春世界。
现在的社会生活条件变好,四季也不是那么分明,交通方便使得我们随时可以从冰天雪地的东北飞至四季如夏的海南,万物复苏的春天好象也不那么重要了。只有小学生们还会在春天去踏青春游,鞭炮赏灯也不再是庆祝迎春的标志,可这并不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民俗就失传取消。我们可以看到,不用受环境地域气候限制,我们可以四季生产蔬菜瓜果,也可以坐着飞机从南到北一直过春天,我们可以体会到各地的民俗,还可以在春节里放电子鞭炮、电子花灯,只要有欢快地生活乐趣,在哪都是春天。
纪念币上的“迎春图”立意深远,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通过金银币表现和传播,在人们欣赏纪念币的同时,也是对中国民俗文化的深化和洗礼。迎春图系列金银币牵引出人们的美好记忆,我们相信更多的新民俗也会传播出人们对美好纯真的向往。
有传承,更长远
中国人现在特别喜欢过节,因为过节可以休假,一年中,这中间既有民俗的传统节日,也有现代的法定主题假期。每到传统节日假期的时候,就是中国金币的收藏高峰期了,那么问题来了,都有哪些传统节日的纪念币呢?
自2001年至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发行了以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元宵节为主题的中国民俗系列金银币。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大多和神话、天文、历法、数学、节气有联系。最早的风俗活动从原始崇拜、迷信禁忌开始,神话传奇故事、宗教、历史人物也都对节日的产生有影响,这些内容融进节日和节日风俗行为的内容里,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也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承。据悉,有关部门的相关协会已经发布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国七大传统节日标识,要将七大传统节日打包申遗。我们估且认为这也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不错的举措。
以时间为序,中国民俗 — 中秋节纪念银币发行于2001年。正面图案为广寒宫,由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坚先生亲自设计并雕刻,强烈的浮雕立体感和纵深感,把只在神话里存在的建筑展示出来,有种奇妙的仙境感觉。背面图案为花好月圆,代表了大众在中秋团圆佳节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李继峰和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张春晔分别担纲设计和雕刻,并且采用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防伪工艺,圆月里玉兔或隐或现,神话传说浪漫遐想。
2002年发行端午节纪念银币,正面图案是为纪念屈原投江而建的屈子祠。背面图案是龙舟竞赛图,展现了每逢端午节,我国传统体育运动赛龙舟正在进行时的壮观场面,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们比赛争先恐后的场面,为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时代诉求。
到了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春节本色金银币,选用的正面图案为腊梅闹春图,背面图案为春节吉祥装饰图。春节可谓是我国最重要的民俗传统节日,该币设计风格也是显得喜气洋洋。腊梅闹春表达了人们对于新春的期盼,而双鱼的吉祥装饰则代表了人们对年年有余的愿望。
元宵节彩色金银币发行于2004年,造币工艺的成熟进步使得这套币不同于前三套中国民俗金银币,元宵金银币采用了彩色工艺铸造,色彩更加饱满,画面也更加具有观赏性。彩金币与彩银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国民间剪纸造型,背面图案则为儿童闹花灯图。从春节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日,这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以为吉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这个节有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龙、舞狮子等风俗。而这枚该币采用一个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的小童喜气洋洋挑花灯,很好地诠释了元宵节热闹庆祝的主题。 (不过,小娃娃在寒冷季节穿短袖衣服似乎不妥)
中国民俗系列金银币目前为止仅发行四套,每年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元宵节这四个节日都要过上一次,集藏市场上这四组金银币不断被消化和沉淀。2008年,中秋、端午、春节被定为国家的法定节日,从国家层面提升了民俗节日的地位。从这个角度而言,该题材的这四组纪念币是用金银铸造的中华文化活标本,它不仅代表着中国金币在传统文化保护理念上的公益性与自觉性,也通过金银纪念币这个载体,反映出中华文化内在的旺盛生命力。随着市场流通量和存世量的不断减少,这些传统节日纪念金银币的价格攀升,将是显而易见的。
(还有两个节日:清明节,重阳节。是否还会发行纪念币呢?)
民俗节日是与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一种传统文化,在它的发展中有着中华民族最鲜活的脉络涌动。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中国民俗系列纪念币老少皆爱,投资收藏两相宜。
除了迎春和传统节日,中国的民俗其实包含的内容还非常广泛,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选题。更多的新思想新元素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流,还有更多的新的中国元素和符号涌现。我们期待有更多传统的文化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弘扬和传递中国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这些中国味儿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并且更具生命力和活力,才能不间断培养我们下一代的民俗文化归属感。更多民俗和节日的欢快,更多和传统民俗结合的体育、文化、庆祝活动,一脉相承,时代转型,期盼我们中华民俗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延续发展经久不衰,历史长河宝贵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