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日课163:老年人有知识,年轻人有数据》笔记——Jack

推荐指数:★★★★★

概要

很多人认为年轻人才有创造力,老年人的知识已经陈旧,而现在的大数据却引导我们用相关性替代理论。

回顾

一、认为老年人的知识陈旧缺乏创造力

1、钱玄同曾说“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表示老年人知识陈旧无用;

2、硅谷则对老人直接歧视,要年轻人不要老人;

二、大数据时代,相关性替代了因果性;

1、安德森发表了一篇“理论的终结”,认为要得到结果并不一定需要知道原因;

2、Google用相关性来取代经验,无需了解原因一样达成目标;

三、有了大数据的相关性是否就足够了

1、Google成功的预测过流感,但并非次次成功;

2、大数据的“相关性”认知仍然有边界,有可能出错;

3、硅谷意识形态不关心“为什么”,只关心“怎么办”,认为认知会被颠覆,不追求认知,只追求解决方案;

4、温伯格的书《万物皆无序:新数字秩序的革命》中有一个关键思想:这个世界可能根本就是不可能被人理解的。

5、我们当前关于“理论”和“知识”的概念和定义也许要重新思考。

思考

1、大数据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点“简单粗暴”,这是典型的“信息思维”(我给计算机逻辑起一个名字),计算机的优势就是运算快、存储量大、不用休息,所以用比较和逼近的方法比总结抽象的理论对它更有利,比如很多网站把MD5当做加密算法使用,因为MD5作为一种Hash算法其结果实际上会对应多种原文,使得破解成为不可能,而“信息思维”解决这个问题却有办法,把常用的可能用作密码的字符串和对应的MD5结果保存起来(称为彩虹表),用结果反查对应的字符串即可,而人类靠找到一种算法理论来破解却无计可施。但快和大也是有极限的,再快也有个速度,再大也有个容量,而人的思维却是无界限的,比如人类对时间的概念,对多维空间的构想,对超越光速的想象。

2、结合前两天对于电脑和人脑的思考,大数据还是数据堆叠出来的统计概率,而人脑却可以跳跃性思考,这是电脑无法比拟的,它再快也需要“路”,而人脑直接就“跳”过去了,根本不需要“路”,也没有速度的概念可以在这里起作用,所以电脑人脑各有千秋,人工智能可能很多地方可以做的比人类好,但仍不能完全替代人类。

关键词

大数据,老年人,年轻人,年龄歧视,相关性,因果性

《精英日课163:老年人有知识,年轻人有数据》笔记——Jack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英日课163:老年人有知识,年轻人有数据》笔记——J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