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摄影520
在风光摄影中,我们常常会惊叹眼前的美景。但是却拍的奇差。辜负了眼前的美景。这是因为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就犯了一些错误,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什么错误会影响我们的成片吧!
1. 画面元素过多
很多新手会在机身上挂着一枚广角变焦镜头,动不动就把变焦环拧到最广然后一顿狂拍,仿佛要把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收进相机里似的。
其实这样反倒不好,观众看照片的时候并没有你身临其境时的那种“眼睛不够用”的震撼感,如果你拍的景物太多太杂,只会让观众看着很烦,倒不如化繁为简,让主题更鲜明,情绪更突出。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吧。首先来看看这张,摄于喀纳斯卧龙湾的照片:
可以看出,作者用广角镜头拍下了整个湖湾的大场景,但是画面中的元素太多而显得平淡无奇,这只能算是一张勉强合格的“到此一游”照。
其实,只要用中长焦去捕捉细节,突出有趣的局部,照片效果就会好得多。
我们来看看另一张在同样地点,用正确的思想拍摄的中长焦特写:
对准湖中心的小岛的局部聚焦,让画面化繁为简,湖面彩林流离斑驳的倒影显的非常梦幻。
怎么样,是不是比一张“大而全”却重点不突出,特点不明显的大全景要好啊?
再来看一个例子,著名旅游景点德天瀑布:
作者为了兼顾天上的火烧云而用超广角拍摄下了这样一幅宏大的场景,殊不知这样的构图极大削弱了主体,让人乍一看根本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德天瀑布。
这种情况下,就要对画面做个取舍了,到底是漫天的火烧云更重要还是你想要拍摄的主体目标——德天瀑布更重要。
如果你觉得还是瀑布更重要,没啥可说的,用长焦截取瀑布部分,拍个特写,再用艳丽的晚霞和火烧云作为点缀就好。
2. 后期处理导致白边和光晕
对后期稍有了解的童鞋都会接触到蒙版,这是一件可以实现对画面进行局部针对性调整的利器,一般搭配画笔一起使用。
但是,蒙版这玩意真心是“看起来很简单用好不容易”的工具,不少新手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如上图所示,在树林与天空的边缘处出现了一圈色彩与天空、树林都迥异的“白边”。
下图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可以看到右侧的中式建筑旁出现了一圈“圣光”,显得极为突兀:
这种现象的成因,都是运用蒙版和画笔时比较潦草,不够精细。可以在后期时通过放大画面,缩小画笔半径对边缘进行精细化处理。
3. 色彩失真
色彩失真指的是画面中的某些色彩不符合当时肉眼所能看到的真实情况。确切地说,这一问题不仅在新手中存在,即使在后期技术高超的老鸟中也很常见——甚至更常见,正是因为他们太会后期,才会调整过度。
修出来的成片的色彩如何能和谐自然,是需要漫长的摸索和练习的。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例子:
上图右侧天空部分作者做了光线的渲染,但是这种枚红色的光线是在自然界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有点画蛇添足的意思。
如果把光线的色彩去掉(同样通过后期手段),看上去明显更自然,更“真实”了:
出现这种问题,与其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想法问题。有的人就喜欢给作品加上各种奇怪的颜色,弄出“重口味”的非自然感——我只能说,我确实欣赏不来,大家见仁见智吧~
这样的“重口味”风光照,你喜欢吗?
4. 滥用柔光效果
柔光效果,是一种制造梦幻光线效果的技术,通常作用于高光处,来增强光线的魅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柔光效果被滥用在各种场景,各种光线条件的图片上。尤其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全局性使用柔光效果,会让图片的对比度变得非常奇怪。
好的图片讲究的是虚实结合,而全区域的柔化将原本需要体现细节的比如石头的纹理、树干的细节都抹平了,会让这张图看起来很“平”,很不真实。
正确的做法是在画面的局部使用柔化的效果,比如被光照射到的树叶以及溪流处;而湖边的石头,树干这些暗部的细节则需要保留甚至加强。
下图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太阳已经落下后的漫反射条件的图片,做了柔光效果后反而破坏了岩石的纹理细节,削弱了气势,让照片变得软绵绵的。
所以,这类柔光的技术一定要配合蒙版有区域的使用,切不可轻易应用于全图。
5. 夸张的饱和度和对比度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技术和想法方面的不足,不如说是见识不够多,没有建立正确的审美。
许多新手在初学 PS 的时候修的片,色彩和对比度都非常的夸张和重口味,简直是不堪入目,修过以后的片看起来,反而比原片直出都不如:
这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平时多看看优秀的作品以及后期,就会耳濡目染慢慢提高了。
一张优秀的风光照片,不是对比度有多强,色彩多艳丽,而恰恰是色彩更平和,更接近真实的反而让人更加舒服。
6. 画面影调不自然
一张照片是由高光,中间调和阴影组成。一张优秀后期的照片这三个元素一定是达到了一个相对的平衡。
这种“平衡”与否,没有一定的标准,很多时候需要结合照片给你的感觉进行判断。
在前期拍摄判断曝光时,直方图是一个好帮手,但有的直方图很“完美”的照片,实际上看起来并不好看:
单从直方图上看,这张照片高光不过曝,暗部也没溢出,曝光应该很“完美”;但实际上,这张照片的细节虽然很丰富,但是给人的观感却是比较闷,不通透。
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曝光太“正确”,高光的亮度太低,导致高光区域变成了中间调,使照片变得很沉闷,也不太符合实际,显得不自然。
解决方案也很简单,高光部分的亮度提高些:
虽然高光过曝了,但是图片至少不会那么死气沉沉,因为太阳冲破云层的那一瞬一定是光芒耀眼的,这样的处理也更符合实际。
当然,并不是高光部分就一定要很高亮。下图就是个反例,大面积过曝的云层破坏了画面的气氛,云层的受光面毫无细节,这样的后期处理只会让你显的业余。
我们要相信直方图,因为那是科学,但我们更要依赖我们的眼睛去做出判断,因为修片也需要感性。
到底欠曝还是过曝,不仅要根据不同照片去区分对待,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审美让你做出判断。
青年摄影网(www.qingniansy.com)专注于服务青年摄影爱好者。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摄影去发现生活的另一个角度。
“青年摄影大赛”由青年摄影网主办,为青年摄影爱好者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欢迎广大摄影爱好者参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