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1

雨中游南掩村——忘不了的儿时情怀

说起南掩村,是我除老家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小山村,我的姥爷和二舅生于斯长于斯,儿时每年的正月春节都要去拜年走亲戚。亲戚的称谓也被冠以掩村姥爷掩村舅舅、舅妈,掩村芸等。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次是大约10岁以上的一年正月初三,我和母亲推着老爸的红旗牌二八自行车,车把前面挎着竹编的马头篮,里面放着20个点心(点上红点的馍)和一碗甜饭(老妈做的八宝饭),车后面座上捆着面布袋装的10斤白面,那时的我不比自行车高出多少,掌握车把手也是东扭西拐,老妈在后面扶着面袋,顺着老晋韩路边的灰土路一路推行10里到南掩村走亲戚拜年。再小时候是父亲骑自行车驮着去的,再就是二舅大约是会赶马车的,一大家子借了生产队的马车(其实是驴车)去拜年。

姥爷和二舅的旧房子是土改时公社分的,紧靠观音堂,楼上是三间亮堂的木板房姥爷住着,楼下是两间半砖半土坯房舅舅舅妈住着。对我们一大帮小孩子(弟妹表妹表弟)最大的乐趣是从舅舅家住的房门进去上楼梯到姥爷住的楼上,再跨门槛出楼上的院子左转弯下坡跑到楼下舅舅住的门口,一上午大人在包饺子做饭的时候,我们能跑上十几趟也不止,有时也被姥爷舅舅父母吆喝要慢点小心点,但丝毫阻挠不了我们玩的乐趣,稍长大时去的少了,舅舅也在阁外盖了新房子。但感觉那老房子好奇妙呀,怎么从一条街上个楼就到了另一条街?带着存了30多年的疑问,今天重新踏上南掩村的土地,去追寻儿时的乐趣和记忆......

2018-04-21_第1张图片
2018-04-21_第2张图片
2018-04-21_第3张图片
2018-04-21_第4张图片
2018-04-21_第5张图片

是不是我还会泪水湿眶心头哽咽难言激动,踏着进西阁的青石板路,这次去了才知道是晋商古道,小时候是每年走亲戚进出必经之路,那时的青石路高低不平,低洼处集满泥土,青石光滑,穿着老妈做的焦底布鞋,走上去不是太滑就是铬脚,我在前面推着二八自行车,老妈在后面奋力推着,两人都是气喘吁吁。舅妈做的拉面烙的伞个字油膜好好吃呀,那可口的香味至今留在记忆深处。还有楼上姥爷墙上挂着的琉璃咯嘣,等我们去拜年时,大约每个小孩都能分到一个咯嘣吹吸着玩,还记得那时的顺口溜“咯嘣咯嘣,只耍一会儿......

2018-04-21_第6张图片
2018-04-21_第7张图片
2018-04-21_第8张图片
2018-04-21_第9张图片
2018-04-21_第10张图片

如今的南掩村旧貌伴新颜,乡村旅游推进得红红火火,伴随着十九大的春风,首届南掩民俗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诚邀八方宾客,醉美山村,民俗南掩,我还会再行前往。

2018-04-21_第11张图片


2018-04-21_第12张图片
2018-04-21_第13张图片
2018-04-21_第1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