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注我度平生——读《五百年来王阳明》

这两年王阳明比较火,写他的书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也曾竭力读过市面上流行的国内外几位作家写就的作品,可心里总是替王阳明暗暗期许,或许不远的将来有位大家穿越时空真正走进他的心学世界,为天下读者奉献一部经典的王阳明传记。如唐浩明之于《曾国藩》,沃尔特·艾萨克森之于《史蒂夫·乔布斯传》。

我认为王阳明的持续走红,可能与时代大势和一些企业家热衷追捧有关。企业家们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动荡的环境中求生存,最需要内心的“定力”,他们发现“阳明心学”可以涵养他们超越环境从而获得内心“心定”的能力,从而可以静静地观察和了解自己内在的思想和意识,反观内心来清晰感受世事,有利于更好地市场博弈。《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面对不确定性,“心定”是第一等的智慧。

纵观王阳明短暂的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难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无论在怎样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都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境,尽量保持一种淡定、愉悦、快乐的状态。他的成长经历,也为我们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性。日本英雄西乡隆盛曾说:“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

1917年,24岁的毛泽东,读罢王阳明的心学后,慨然而生经略四方之志,下笔一挥而就《心之力》。湖南一师老师杨昌济惊叹其文之气概,在满分100之上另加了5分。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甚至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一阵列的大哲。生于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嘉靖七年(1529年),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思想大致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心外无物。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构成了他对整个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观。第二,知行合一。在有了心外无物的世界观之后,依照其世界观来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转向实践和行动。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认为知行本为一体,是相互包含的。第三,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知行是生命的本体,知行的本体就是致良知。这使得知行合一的生命本体有了明确的内涵与方向。

今年是王阳明先生诞辰545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秉承“传统精髓,现代表达”的理念,推出“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文化嘉宾郦波教授新著《五百年来王阳明》。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我认真地阅读,觉得这是一部阳明心学入门佳作。特别适合初中生和对王阳明的事迹初步了解的人阅读。

在本书中,郦波教授通过王阳明苦难辉煌的一生,展现心学的强大力量,揭示心学的精华——“心外无物”,成就事业,格局始于立志;“知行合一”,思想要转化为行动,实干兴邦;“致良知”,人生要有大境界。

郦波教授认为,“王阳明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和理性的光辉,放在世界文明史上,与任何一位伟人相比也毫不逊色。王阳明,让我们看到了人性觉醒的希望和民族复兴的曙光;传播发扬阳明心学的精华,为这中华振兴的伟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实在是我的幸运。”

不妨找来一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学”注我度平生——读《五百年来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