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章前需要掌握MySQL索引的底层数据结构相关知识,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文章深入理解MySQL索引底层数据结构与算法。
索引前导列
: 所谓前导列,就是联合索引的第一列或者从第一列开始连续多列的组合。比如通过语句CREATE INDEX table1_index ON table1 (x, y, z)
创建索引,那么x、xy、xyz都是前导列,而yz,y,z这样的就不是。覆盖索引
: 覆盖索引是select的数据列只用从索引中就能够取得,不必读取数据表,换句话说查询列要被所建的索引覆盖。explain
关键字可以模拟优化器执行SQL语句,知道MySQL是如何处理你的SQL语句的,从而分析你的查询语句的性能瓶颈。select
语句前添加explain
关键字,MySQL会在查询上设置一个标记,在执行查询时,会返回执行计划信息,而不是返回查询语句的执行结果;如果from子句中包含select语句,该子查询依然会被执行,并且子查询的结果会产生临时表。DROP TABLE
IF EXISTS `actor`;
CREATE TABLE `actor` (
`id` INT (11) NOT NULL,
`name` VARCHAR (45) DEFAULT NULL,
`update_time` datetime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 = INNODB DEFAULT CHARSET = utf8;
INSERT INTO `actor`
(`id`, `name`, `update_time`)
VALUES
(1,'a','2017-12-22 15:27:18'),
(2,'b','2017-12-22 15:27:18'),
(3,'c','2017-12-22 15:27:18');
DROP TABLE
IF EXISTS `film`;
CREATE TABLE `film` (
`id` INT (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 (1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name` (`name`)
) ENGINE = INNODB DEFAULT CHARSET = utf8;
INSERT INTO `film`
(`id`, `name`)
VALUES
(3, 'film0'),
(1, 'film1'),
(2, 'film2');
DROP TABLE
IF EXISTS `film_actor`;
CREATE TABLE `film_actor` (
`id` INT (11) NOT NULL,
`film_id` INT (11) NOT NULL,
`actor_id` INT (11) NOT NULL,
`remark` VARCHAR (255)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film_actor_id` (`film_id`, `actor_id`)
) ENGINE = INNODB DEFAULT CHARSET = utf8;
INSERT INTO `film_actor`
(`id`, `film_id`, `actor_id`)
VALUES
(1, 1, 1),
(2, 1, 2),
(3, 2, 1);
mysql> explain select * from actor;
简单子查询
explain select (select 1 from actor limit 1) from film;
from子句子查询
explain select id from (select id from film) as der;
这条查询语句执行时产生了一张临时表der,外部select引用了这张临时表。
union执行结果总是放在一个匿名临时表中,因为这种临时表不在SQL中出现,所以它的id是NULL。
select_type列表示对应的select是简单查询还是复杂查询,如果是复杂查询又是哪种复杂查询。
SIMPLE
: 简单查询,不包含子查询和union查询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 where id = 2;
PRIMARY
: 复杂查询中最外层的select
SUBQUERY
: 包含在select中的子查询,不再from子句中
DERIVED
: 包含在from子句中的子查询,MySQL会将结果存放在一个临时表中,也称为派生表
explain select (select 1 from actor where id = 1) from (select * from film where id = 1) der;
UNION
: 在union语句中的第二个和后面的select
UNION RESULT
: 在union匿名临时表中查询的select
explain select 1 union all select 1;
格式,表示当前查询依赖id=N
的查询,于是先执行id=N
的查询。
,其中1
和2
表示参与union的select的id。这一列表示查询语句是关联类型还是访问类型,查找数据行记录的大概范围。
type列数值从最优到最差的排序是:
system > const > eq_ref > ref > range > index > ALL。
在日常的开发中,我们建议确保查询能达到range以上,最好达到ref。
NULL
: MySQL能够在优化阶段分解查询语句,在执行阶段不用再访问表或索引。例如,在索引列中选取最小值,可以通过查找索引完成,并不需要在执行时访问数据表。从下面的执行计划结果能看到table列为NULL,说明这条查询语句并没有访问表,而是直接查找索引得出结果。
explain select min(id) from film;
const
: 当我们使用primary key或unique key的所在列与常量进行等值比较时,可以猜到查询结果只能是0条记录或者1条记录,这个结果的记录数是一个可预见常量,因此使用const标识。
system
: system是const的一种特例,如果数据表中只有一条记录的话,那么我们查询的结果也最多是一条记录,这时结果记录数也是一个可预见常量,因此用system标识。
explain extended select * from (select * from film where id = 1) tmp;
eq_ref
: 当使用关联查询(join)时,如果在关联条件join on中使用的字段是primary key或unique key,就会被标识为eq_ref。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_actor left join film on film_actor.film_id = film.id;
如上图中显示的第二行film表的查询记录,因为在join on条件中使用的film.id就是film表的primary key,所以film表的查询计划结果行的type列为eq_ref。
ref
: 相比于eq_ref的区别是查询条件中使用的字段是普通索引,或者是联合索引的前导列,下面列出两种出现ref类型的场景:
range
: 使用索引字段进行范围查找,通常是in()、between…and…、>、>=、<、<=等操作。
explain select * from actor where id > 1;
index
: 扫描索引,通常是比ALL快一些,index是从索引中读取数据,ALL从硬盘中读取,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
ALL
: 全表扫描,意味着MySQL需要从头到尾的查找需要的行,遇到这种情况通常都是需要增加索引进行优化。
explain select * from actor;
这一列显示MySQL分析查询语句时可能使用到的索引。
如果该列显示NULL,表示不使用索引查询,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我们都需要检查where子句,通过创建适当的索引优化查询性能。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_actor where film_id = 2;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_actor where film_id = 2 and actor_id = 1;
这一列显示在key列中列出的每个索引分别和什么类型的操作数做判断。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_actor where film_id = 2;
explain select film_actor.film_id from film left join film_actor on film.id = film_actor.film_id;
这一列显示的是MySQL估计需要读取和检测的行数,注意这里不是结果集里的行数。
这一列显示额外信息,常见的值如下:
Using index
: 查询的所有列被索引覆盖,并且where筛选条件(如果有where子句)是索引的前导列,这种结果代表了查询性能高效,一般是使用了覆盖索引。
-- film_id列是film_actor表中联合索引idx_film_actor_id的前导列
explain select film_id from film_actor where film_id = 1;
Using where; Using index
: 查询的列被索引覆盖,并且where的筛选条件是索引列之一,但不是前导列,这种情况无法直接通过索引查找方式查询出符合条件的数据。
explain select film_id from film_actor where actor_id = 1;
Using where
: 查询的列未被索引全部覆盖,并且where子句的筛选条件也不是索引的前导列。
explain select * from actor where name = 'a';
NULL
: 查询的列未被索引覆盖,但是where筛选条件是索引的前导列。可以这么理解,where子句走了索引,但是需要select的数据列不能全部从索引中获取,需要通过索引回表查询。
explain select film_id from film_actor where actor_id = 1;
Using index condition
: 与Using where
类似,查询的列未被索引全部覆盖,where筛选条件是索引的前导列而且是一个范围查找。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_actor where film_id > 1;
Using temporary
: MySQL需要创建一张临时表来处理查询,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需要优化的,可以考虑索引优化。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actor表和film表的name列去重查询进行分析对比,如下:
Using filesort
: MySQL对查询结果集进行了外部排序,而不是按照索引次序从表里读取行数据。这种情况下MySQL会扫描所出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并记录排序关键字和行指针,然后对关键字排序并按顺序检索出行信息,遇到这种情况需要考虑使用索引优化查询。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列举两条查询语句对explain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explain select * from actor order by name;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 order by name;
从上面的执行结果可以看出,按name排序查询actor表时Extra=Using filesort,也就是对查询结果集做了外部排序;但按name排序查询film表时Extra=Using index;相同类型的查询语句,只是查询的表不同,为什么Extra的值不同呢?原因就是film表的name列加了索引,看过我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MySQL索引是一种排好序的数据结构,因此按name排序查询film表数据实际上是按照索引的顺序查询数据的,不需要再进行外部排序。
Extra是一个很复杂的项,在这里没法全部说明,需要大家自己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