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这个事,其实代表一种可能性,而如果你需要叩开更多的可能性,钱用在刀刃上,你是不能退缩的。
我在两周前推送了一篇《Scalers:月入千万的李笑来老师给我的重要启发》,里面提到了李笑来老师的付费专栏。然后我收到了一位读者的留言,他说:“你说得很有道理,李笑来老师的作品也很好,但是我仍然决定自己花时间摸索。”
我给他的回复是:“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只要你想清楚就行。但是我提醒一点就是,你做这个决策,只要不是因为‘我就是不愿意花这个钱’的因素就行。”。
这个场景我很熟悉,在2014年我刚刚做成长会的时候,也有位朋友以询问付费的名义,跑来问了我一些问题。我给出解答以后,对方来了一句,我明白了,我知道要怎么做了,我自己摸索一下,那个社群我就不加了,谢谢你。
我现在仍然记得这个事情,不是因为他不给我钱,而是如果想提问,其实不用打一个咨询付费的旗号来提问,你直接问就可以。当然,这位朋友说要自己摸索,我也是支持的。只是,三年后我不知道他摸索的怎么样了,因为我已经完全找不到他的ID了,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但是我的成长会也做了快700天了,也还不算一个太差的成绩。
所以这里就说到今天的标题,我们在决策的时候,会有很多因素,但是钱的因素应该有多大?我的观点是,最好尽量不要只因为钱的问题。
这里有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不要因为一件事情要花钱,就本能地想着我坚决不花钱。当然会有读者说,我没钱怎么花钱。这样想无可厚非,但是你就会一直困在局里,因为你以前一直都这样想,所以才有现在的结局。
所以才会有开篇的我对那位朋友说的话。你可以“自己摸索”,但是内心千万不要因为“我就是不想花钱,我就是不给你钱,我就是不服气”,但是又不愿意承认“不想花钱”这个事实,于是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自己摸索也可以,我自己练习也可以”……
因为这样你只是在骗自己,骗自己的意思是,你只是在用假象蒙蔽自己而已。在感情上你也许会很舒适,但是你可能只是抚平了一次心理波动,你说自己要摸索,可你却什么也没做;你说你可以自己练,但是你也只是嘴上说说。
所以这个时候,承认自己不愿意花钱,或者身上没钱,或者自己也懒得想办法攒钱,也要比骗自己好。其实中国的房价,已经给了那些只是一时念想上的懒惰不愿意再想想办法从而错过一波又一波出手机会的人切肤的教训了。
不过可以理解,年轻的时候,往往气盛,不会认怂,各种不服气,总想要证明自己。但是这种气盛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大学的时候喜欢口译,但是又感觉口译班很贵,就不想花钱去学习。所以我就自学把上海高口考下来了。那个时候我还是内心有点小得意的,你看我一非英语专业的也挺不错的。
的确,这个经历给了我很多成长。但是如果要回溯过去,我认为,当时的决策,并不是没有更好的优化方法。我现在复盘就会想,如果那时花钱去学习,用我当时的投入和努力,加上口译老司机的指导,我是不是会进步更快一些?
再回头看,其实那个时候我应该算是没有太多付费的概念。倒不是因为我拿不出这个钱,大学四年我拿了十项奖学金,但是我可能就是,不愿意花这个钱出去。我觉得我牛逼,我想证明一些事情,其实现在看来,这些证明,有一定意义,但是也没有那么大的意义。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假使我们在不断的进步,那我们现在所有取得的成绩,都不值一提;反过来,如果我一直沉醉在一个成就的意义里,那说明我根本没有进步提升。
如果那个时候,我愿意去花钱,接受一些引导。那我可能大四就会提前开始大规模接受相对专业的口译训练,那后续我在研究生方面的成长轨迹,也许会有新的突破,我可能会比现在做的更好一些。那些你本来能做到,但是实际没有做到的,也算你的损失。
所以,这里就可以有个结论。所幸我在没有花钱的时候,拿到了一些结果,但是这个以钱为主因为的决策思路,其实是有问题的。而我之后的生活经验也表明,我的这种思考,也让我受到了一些瓶颈。
不过好在之后我有所总结和调整,所以我在花钱上,还是比较开明。包括像许多的前辈,也是因为付费以后,才有更多的接触机会,甚至有一些合作。比如万能的大熊、李笑来、古典、秋叶、萧秋水、战隼、采铜等前辈……这些经历给我的收获,远远大于我的投入了。
当然这不是意味着我在乱花钱,但是复盘来看,每一笔的投入带来的收益,其实早已超值了。钱这个事,其实代表一种可能性,而如果你需要叩开更多的可能性,钱用在刀刃上,你是不能退缩的。
当然我不是说你要给我钱,因为要给我钱的早就给了;如果你看了那么多我的文章还在纠结等我来说服,我是没有那么多工夫的。这是你自己的成长,自己惦记着就好。
当然你可以坚持说,我就是没有钱,所以我做不到。这个是每个人自己要承担的后果,只是我把我的经历展现出来,如果你能接受到这点,并且用这个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话,那你会想着法子调动你的积极性,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今天是中秋节,大过节的就把文章短一点。第二点就改天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