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前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这个问题,让一位犯罪心理学专家来回答,会不会让人觉得有点别扭?

但这些天被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一段演讲刷屏了。

李玫瑾教授曾因在“药家鑫案”中的心理分析而被不少人熟知。

她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在她眼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些规律是可以追寻的。

今天推荐这篇文章真的非常有价值!推荐大家好好细读!

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教授,长期专注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号称“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

据说只要她上课,没有逃课的,甚至会有别的系、别的年级的同学都会溜来听课,座无虚席,洗耳恭听。

学校之外,她也频频开讲座、甚至参加电视节目。

她的活跃、频频亮相,都想告诉更多的人,血淋淋的案件背后,是一个个因为教养不当而造成的痛苦且扭曲的灵魂;罪恶背后的隐情总是与原生家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没有人是天生的罪犯,都是后天养出来的。

所以,她的育儿讲座总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里,李玫瑾教授讲的内容和自控力相关,可以概括为这几个关键字: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

01

6岁之前对孩子说不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6岁之前对孩子说不。

为什么一定要对孩子说不?

李玫瑾教授举了这样两个对比的例子:

男孩三四岁跟你闹,这孩子闹吧,他能怎么跟你闹?大不了在地下打滚。

但是等他十四岁了,这个孩子还会跟你闹,他会怎么跟你闹?

第一,他离家出走;第二,他跳楼自杀,还有服毒自杀。

她在《今日说法》说过这样的案例:一个男孩12岁,就因为母亲骂了他一顿,服毒自杀了。

记者当时问她:“这么点的孩子他怎么会知道自杀呢?”

李玫瑾教授的回答引人深思:

“那是因为你(母亲)的爱,在他的眼里是没有限制的。

他用你的爱来威胁你,只是他不知道死的含义。”

所以,六岁之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相关训练。

我们知道,孩子2岁之前,还不怎么会说话,大多数情况下是觉得痛苦了、不舒服了,就用哭声来表达;

但3-5岁就不一样了,孩子的哭声已经有一定的目的性了:

我要这个东西。你不给我, 我就哭!

记住,家长一定要在孩子3-5岁的时候,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克制任性”。

比如,有天孩子在商场里看中了一个小汽车,家里其实已经有了类似的玩具,家长不同意买,孩子就开始哭闹了,“不行!我就要!”,还赖在商场里不走了。

很常见是不是?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第一步:

直接抱回家;当场不要打也不要骂,让孩子哭去。

第二步:

回家后抱到卧室里,一对一,不管谁,一个人管足够了,把门一关,其他人不要来劝来干涉。

第三步:记住四个“不要”

不要骂孩子,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

不要打孩子,大人打小孩,这不公平;

不要说教,孩子哭闹时,你说什么在他听来都是噪音;

不要离开,他就是闹给你看的,所以你就坐在旁边看着他闹。

所以,你就坐在那儿,表明你的姿态,“今儿这事说不行就是不行,你管你闹吧”。

这一次他就会知道了,闹是没有用的。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的家庭,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他不可能对父母提什么特殊的要求,也不可能以什么极端的手段要挟父母。

他们时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这爱是有原则的。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们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从此之后,他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

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这种“较量”越早越好。

但是注意,闹没有用,可也要注意另外一点——不能让孩子太压抑了,要满足他三分之一的要求。

但一定记得,主动和孩子沟通,鼓励他和我们交流,说出他的想法。让孩子明白平静沟通才是有效的。

02

克制诱惑

我们只有一个大脑,但大脑里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冲动的自我,贪图享乐;一个是克制的自我,深谋远虑。

未成熟的孩子,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帮助他阻挡诱惑、控制行为。但终有一天,他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掌控“冲动的自我”。

李玫瑾教授说,可以用一些“小诱惑”来训练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比如,你找点好吃的小零食,刚开始的时候,每三天给孩子吃一次,不要天天给,一个月后,孩子已经养成了这样的饮食习惯。

接下来,你跟孩子说:

这次给你的零食,你能不能先不吃,保留三天;

要是能做到,那三天后我再给你追加三份;

如果你吃了,那么三天后的那份好吃的也没有了。

说完之后,你把零食给他,然后你走开,不要管。

但你要做到一点——如果孩子吃掉了,那三天之后,你就说今天这份没有了,要吃就得再过三天。

如果他真的把这份零食保留下来了,那你就履行诺言,给他三份。

这样的训练是让孩子具有克制力,告诉孩子一个道理:等待是为了更大的满足。等孩子上学以后,你也要告诉他,现在的克制是为了今后的长远。

否则,这孩子会没有耐性;如果没有耐性,到了上学后、青春期,一定会出问题。

03

学会忍受、拒绝自私

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比较自我,用不好听的话说,就是自私。但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自私其实是我们大人造就的。

他生来就享受别人的帮助,还常常被告诉:“你好好学习就行,什么事情都不用管。”

久而久之,他真的就以为,所有的成绩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跟父母没有任何关系。于是,自然而然地自私了。

李玫瑾教授说,趁孩子小还可以纠正,要让孩子学着管别人。

比如,生活中“上桌吃饭”的时候。

5岁前后要给孩子立规矩:大人不动筷子你就不能先吃饭。

孩子要等,可能会饿,但不要心软,一两个小时饿不坏孩子、更饿不死他。

饥饿是人世间最基本的痛苦,让孩子体验饥饿、经历痛苦,他才能知道别人和他一样,才能学着体谅别人。

我们一直讲要和孩子共情,但也别忘了也要让孩子学会这种基本能力。

关于克制自私,李玫瑾教授讲了女儿剥橘子的故事:女儿剥橘子的时候,先让她送给爷爷、奶奶、姑姑、爸爸各一瓣,最后自己才能吃。

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从小川很小的时候开始,任何食物,无论多好多贵,都不允许他一个人独享,都是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一起分享的,而且由他来分。

孩子开始这样做时,其实一点都不难受,有的反而是开心和成就感。时间长了,他自然而然养成了分享、“不自私”的习惯。

04

经历挫折

我们一直都在谈,培养孩子的挫折商,它极其重要。

通过李玫瑾教授举的例子,对它必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很多孩子读到大学,动不动就跳下去。论文延迟答辩跳下去,谈恋爱失恋跳下去。

每年,我们学校都有学生自杀。悲剧之后分析原因发现,绝大多数都不是要命的理由。

主要还是孩子太脆弱,抗挫折的能力太弱。

李玫瑾教授说,挫折忍耐力和意志力,不是靠智力培养出来的,而是靠体力培养出来的。

现在的孩子吃不了苦,究其根源,往往在于家长:动不动告学校,学校什么都不敢做,而吃苦耐劳的训练必须是学校让孩子经历的。

除了放手让学校去锻炼孩子,李玫瑾教授还推荐让孩子学游泳。

到了游泳池,家长就应该扭头就走。教练怎么办呢,拿杆把孩子往下轰,再不行抱起来扔下去了。

孩子到水里全扑腾,但别担心、安全的很,教练看的好好的。

领回来记着问孩子一个问题:

“孩子你第一次下水什么感觉?”

他一定会说:

“我喝了好几口水,吓死我了”。

一定要告诉孩子:记住孩子,今后你长大了。一辈子都要记住这感觉。你无论到什么情况,只要你扑腾肯定你死不了。

虽然,我们希望孩子,活的自由、活得自在,但真正的自由是在所有时候都能控制自己(哲学家蒙田)。

如果你在小事没办法约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也很可能不约束自己(巴菲特)。

以上这些问题,都要在12岁之前做。

我遇到许多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对自己长大了的孩子,说不听,骂无用,打不过……

当他们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的问题时,我只有一个感受:“为时已晚”——他们错过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发病期”多在12岁至18岁前后。

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并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人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在成年时期出现的情感问题,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幼年,从他早年的生活背景中找出解释。

我是毛妈,从事育儿营养和健康管理,我的朋友圈每天都会分享育儿和健康知识,并且每周都线上育儿课和各类健康护理及预防课程,如果你想学习可以加我QQ/微信:393924402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岁前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