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在听IT相关的课程的时候知道了有个叫Vmware Workstation和VPC 2004 的两个虚拟机软件。可能是自己知道的太晚了。04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的台式机还是Athlon 2000+,512M的内存。当时攒这台电脑的时候,本来配置的是升技KT 600的主板,但是在安装的redhat linux的老是安装不过去。最后找到原因是主板的芯片组的问题。没办法,带着我新买没有多久的主板,又一次的跑到电脑城,央求老板,并且加了100多(我的生活费啊…),换了一块升技NF2的主板。之后安装linux就没有问题了。如果当时我知道有虚拟机这样的玩意,也就没有我更换主板的故事了。
         当我认识到虚拟机的时候,我就知道是个非常好的东西。不光能让自己做一些以前没有办法做的实验,并且我相信以后会大方光彩的。
其实到现在我对Vmware的平台还是有些情绪的。界面太繁琐,这是我最初的第一映像留给我不好的方面。在实际环境中,vmware exsi的产品,对硬件的兼容性差,因为人家是为服务器而生。还有一点,我经常碰见的一个问题,当服务器的磁盘IO性能不好的时候,个别或者某些子系统会Halt。这里并不是贬低Vmware,存在并且受大家欢迎和追捧这么长的时间里,
里边肯定有我还不能的道理,就像对USB外置设备的支持,Hyper-V到现在都做不到。
         随着对虚拟机软件的依赖,我做了很多实验,AD、DNS、DHCP、IIS、CA、Exchange、ISA等。所以找到一份还算不错的网络工程师的工作,并且也是那家公司除了老板和总经理第一个员工。所有都是新的,服务器、网络、包括桌面电脑。当时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HP DL380的服务器是下单了,但是到货还有一段时间,供应商居然借给我们一台宝德的服务器(配置很高的,而且是4路CPU)并且安装了第一台生产环境的AD服务器,最后我们自己服务器到货后,我居然最后把那台服务器直接删掉了,并没有考虑迁移等等的方案,我当时就一个想法,用户就三个人,从做,哈哈哈哈。
         08年的时候,Windows Server 2008 出来了,还没有等到RTM的版本。我记得当时第一个Hyper-V的版本还是RC0的时候,我就屁颠屁颠的安装好,并且开始测试应用。那时的bug的真是多啊,什么时钟频率不一致啊导致ping的时候前一的值是1ms,后一个2000ms等等。并且还要求cpu支持Virtualization,还有当时公司的桌面电脑的配置不错。等到Windows Server 2008 RTM出来后,我就在公司的正式的服务器HP DL380 G5上安装Hyper-V,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没有问题,当时把Hyper-V的角色一安装,重启后就蓝屏。最后找到原因是要升级服务器的framework。安装好后,就可以测试子系统,测试虚拟交换机,测试Hyper-V的Vlan。就这样09年初的时候,公司的内部除了Exchange服务器、开发用的TFS服务器没有在虚拟化的环境上,其他所有的应用系统都跑到了Hyper-V的平台。并且在数据中心,出了SQL的群集用物理的服务器,其他的对外的应用系统IIS、FTP、SMTP等服务器都跑在Hyper-V的平台上,并且都做了高可用的方案。当时公司的应用的FTP的服务器做的NLB的架构,FTP的文件都放在两台服务器的各自文件夹,文件夹做了DFS的复制,这也算是个比较经典的架构。
         09年离职后,我去了好几家的公司,并且对每家公司都做了相应虚拟化的上线工作。其中也有机会接触到VMware和其他几家产品。
         08年的时候当时虚拟化吹的最响的就是节能、绿色和减少投资。其实只有虚拟化的规模做的足够的规模的时候才能实现这些。但是虚拟化能带个IT人什么?

1.       快速的部署:可以做好虚拟机的模版,一旦老板有什么服务器的需求,马上可以提供出来(一般15分钟之内就可以)。

2.       更好的管理: 如果虚拟机的系统由于并且等原因不能连接上网络,就可以里边控制台去管理服务器。

3.       快速的恢复:如果说硬件服务器坏了,就是原厂提供备件到现在至少要两个小时(这可能是最好的)。其他时间不用讲。如果你用虚拟化,马上就可以在别的服务器上提供一台虚拟服务器。对于虚拟机的快照功能建议大家还是慎用,做做实验可以。

 
小规模的虚拟化也是可以省钱的,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架构来支持。比如就像鸡蛋不能往一个篮子中放置,所以在没有存储的情况下,我们将常见的服务器并且没有数据库内型的应用服务器放置到虚拟化的平台上,至少需要两台服务器,每台上边各跑一个应用,满足高可用性的要求,当一台服务器挂了,我们还有热备。
大规模的虚拟化的应用,带给我们的惊喜太多,比如一台虚拟服务器down机,管理服务器会发出警告给虚拟机服务器、并且会自动调用备份服务器、将最近的还原点还原到某到物理机上。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一个管理人员来干预。但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愿意做这样的投资。比如一套企业的私有云,可能需要上百万或者几百万的软硬件投入才能见到效果。
         在中国现在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还是非常多的,怎么引导他们的IT人员,做好内部的虚拟化工作,帮助公司减少相应的硬件成本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