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 你绝对不知道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今天这篇文章,其实不是来大篇幅讨论这个理论的。

但是我会分享自己的一段经历,分享自己当年无意中做的一点点小改变,竟然就像蝴蝶煽动翅膀一样,在三年后的今天,引发自己身上的“龙卷风”般的改变。(此处用了夸张的手法……)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昨天下午,我与我的偶像辉哥(张辉,公众号「改变自己」创始人之一,公众号「辉哥奇谭」作者,知识传播「网红」)还有北京的朋友,超级无敌斜杠青年刘高兴(我眼里的摄影大师,编曲大师,键盘手,吉他手……)约了下午茶,相聊甚欢,并且尝试用高级的摄影设备拍了一些照片,最后愉快的离开。

辉哥作品

辉哥是我的偶像,他在提升自己认知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并且去践行、去分享,从而影响了一批人,他有着众多粉丝,公众号随便发布一篇文章阅读量都会过万。他也坦言依靠知识传播,附带获得的第二、第三收入,足以覆盖他和妻子在北京的开销。他的一些言论也对我在做出一些人生重大决策的过程中也颇有影响。

他曾经对于我来说,是躲在手机屏幕背后的偶像、大神,也是我曾经绞尽脑汁想认识的人。

最初我并没有接触到他,只是因为关注了他最早的公众号「改变自己」,但是就因为最初的这一个小动作,让我加入了「改变自己」会员,让我在听会员语音的时候知道了「辉哥奇谭」,让我在「辉哥奇谭」知道了李笑来的财富自由课,从而入坑「得到」,成为刘润的粉丝,在刘润的线下大课上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演讲俱乐部并当了群主,并且受俱乐部会员的影响加入了007开始践行写作,直到现在开始写作日更。

虽然不能说是蜕变,因为我本来也不差(捂脸),但是我很喜欢现在的这种状态。如果当时没有关注「改变自己」公众号,这一切可能也不会发生。

当时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有幸遇到一连串的机会,让我的生活有了正向积极的改变,甚至还让我认识了曾经的偶像。

这不是传说中的蝴蝶效应吗?

当初蝴蝶是怎么扇动翅膀的

大约是2016年的时候,我在新西兰旅居,当时过着非常悠闲的生活。外面是大好河山,简单的工作也让自己生活无忧,空了就出门自驾、拍照或者徒步。

有一次,我在新西兰南岛北部的一个叫AbelTasman的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徒步。公园一侧靠山,一侧靠海,累了可以走到海边,坐在沙滩上,对着美景发呆。

思考 | 你绝对不知道的「蝴蝶效应」_第1张图片
Abeltasman国家森林公园

但是这段时间,我隐隐约约有点焦虑。

徒步过程是一个人,虽然美景相伴,但依然不能摆脱手机。我在徒步的时候打开了手机微信,本想看看有没有被人牵挂,当时正好看到我关注的一个公众号「改变自己」做了一期更新。

「改变自己」其实像我关注的大多数公众号一个,好像是在一次在朋友圈的转发文章中看到的,然后就进行了关注。在我看来它的文章有一点点鸡血,不过在新西兰安逸了一段时间的我,比较需要这样的鸡血。同时创始人彭萦与张辉的名字被我记住了。

当时看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其实不记得了,但是记得文章底下收录了一个读者的留言,讲了一个姑娘怎么受到这个公众号的影响,怎么开始健身,一年之后就是准健身教练的水平了。然后讲她自从成为「改变自己」的会员后,自己在形体、生活、工作上发生的巨大改变。

具体做了哪些改变我不记得了,但是她的两张对比照反差巨大。

听完之后,我突然觉得内心有一团小火苗被燃烧起来了。在新西兰这样的温水里被煮了太久,觉得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波澜,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自己知道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从而有些小小的焦虑。

我急需想要做些改变,但不知从何做起,看了这个姑娘的留言,突然觉得很想加入这个公众号的会员,来学习一些别人的想法。

就在徒步的过程中就在后台报名,交了会费,开始了接受辉哥和彭莹一周一期的语音。

后来觉得这个决定挺正确的。虽然辉哥和彭莹并不是系统的输出,但并不是随波逐流的大众论调,尤其是辉哥,有自己的看法,重要的是这些看法能引起我的思考。有的观点,例如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总结方法论;如何积攒财富等理论,我也用在了自己的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让人欣喜的效果。

从「五商」到线下俱乐部

后来我关注了辉哥的公众号「辉哥奇谭」,从上面的文章中知道了李笑来,以及他在得到上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又是立刻付费学习,里面的内容听了又听,如获至宝。

我给得到APP交了不少学费,其中李笑来的课程我大概是听得最系统、最认真的。

虽然现在想来,他有的的观点不一定正确、还有点小激进,甚至他前段时间也陷入了一场舆论风波当中,让大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我确实学会了“系统思考”,开始学习“如何提升元认知能力”等等。即使我现在重温他的课程,也会觉得有很多干货。

从这里开始,开始付费学习得到的各种课程。曾经有段时间每天5点起床就开始学习,每天都被打了鸡血一番,也不觉得累。虽然很多都是干货,不能完全消化,但是感觉自己在认知、思考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

在这里我学了到了一门课叫《刘润5分钟商学院》,当时也没想到这门课对我产生多大的影响…… 也并不是说课程内容让我做出了多大的改变,是没有想到,线下的链接让我在演讲技能、甚至写作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甚至整个人都变好了很多……听我慢慢道来。

刘润办了很多期的线下大课,每一期的学费还并不便宜。这一年,急于成长的我一咬牙付了学费。之后大家都加了一个大群,群里上海的会员又单独建了群。聊天中,我想起刘润曾经建议大家办一个“演讲俱乐部”让大家训练演讲能力,冒着留言被淹没的风险,就在群里提议是不是可以也同样弄一个演讲俱乐部。

没想到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成。说干就干,一个演讲俱乐部的群就做起来了。

当时的群主不是我,但是我和两个小伙伴牵头做了第一期的活动——找了场地、定了活动流程,有一些也是我从之前参加的Toastmaster的活动中借鉴来的。

第一次活动办得非常顺利,有个很大的原因是,所有参与的人都是“自我激励”体质,大家全都是自愿、积极的参与其中,我只是做了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而已。

演讲上的「飞跃」

前几期活动我自己其实内心还是有些抵触的。因为演讲一直都是自己的最弱项,我很害怕在很多人面前讲话,经常一紧张就会“断片”,即使我在上学的过程中,已经做了很多Presentation,做了很多报告,毕业答辩也有两次,甚至有一次答辩老师还是院士…

在这些演讲的准备中,我无一不是提前准备到非常充分——充分到哪个点,说哪句话都记得清清楚楚,否则就完了。这样的演讲会花去我很长的时间去准备,到最后我觉得我做的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演讲。

不过我深知,演讲是非常重要的技能,而且我缺乏这个技能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刻意练习”。

在参加前几次俱乐部的演讲活动时,我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我还是会花很长时间去准备,但还是会紧张,也会忘了自己要讲什么,有的时候看到大家不感兴趣的样子觉得挺无力的。

直到有一次。

这次我刚从克罗地亚旅行回来,想着我分享一个旅行的经历好了。因为刚刚回来,又拍了很多照片,所以PPT很快就做好了。因为当时正好有事,也没有仔细准备,最后想着就破罐子破摔吧,讲成什么样算什么样。

令我比较惊讶的是,这次演讲非常顺利,全程我都滔滔不绝,大家也都很敢兴趣,瞪大眼睛认真听着,最后提了很多问题。

这次经历让我备受鼓舞,也是觉得在前进的路上,如果能有一点点小的成就感,真的是非常重要啊!

而且我发现,自己可以从自己熟悉的内容和领域入手,开始锻炼演讲技能。这样我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精力去准备,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怎样把演讲做的更有感染力,去设计一些互动内容等等。

从此之后,我似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演讲方式,再也不怕演讲了。每次只要花1-2两小时仔细思考要讲的结构和内容,不需要花时间去美化ppt,也不需要去记忆演讲内容,就可以做一场受到大家喜欢的演讲。

虽然这样的演讲不算完美,我也深知自己需要更加专业的训练,但是已经看到自己的进步。

007不是谍战片

在参加演讲俱乐部的过程中,我受俱乐部朋友的影响,加入了一个叫007的写作社群。其实在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持续的写作了,但是就是抒发一下,不会修改,没有反馈,自己也很少回头去看,所以这项技能几乎没有提升。

我知道007的时候,稍作了解,就知道这是我想要的组织,立刻就付费加入了。事实证明自己的超强行动力(或者说是冲动?)也是为我的成长做了很多助攻。

加入之后我开始了一周一篇的写作。刚开始就写了几篇关于在「阿姆斯特吃迷幻蘑菇」(在阿姆斯特丹吃迷幻蘑菇是怎样的体验?(一)点击看文章哦)的连载,没有想到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励。

很快我适应了一周一篇的节奏,大多产出是游记、关于工作生活的思考。但是觉得似乎“不得劲儿”,于是加入了更加自虐的“日更组织”。

其实到没有觉得多么不适应,很快每天写作都成为了习惯,而且一写就是2-3k的“长篇”。

素材没有越写越少,反而越写就有越多的内容想写,越容易在生活中搜集各种各样的素材。

在积累的一段时间之后,我也开始有规划的去运营我的公众号「追风筝的惠小画」(Kiterunner_hua),现在还没有去做推广,但是在不断的改进。我希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再去做推广。我希望公众号也可以做到日更。并没有想着去赚钱,只希望作为展示自己的平台。

其实写作和做公众号的想法很久之前就有了,但一直停留在想法阶段,害怕迈出第一步。所以一直觉得有一个组织做约束,让自己将输出作为习惯,并且得到别人的反馈,是非常的重要的。

当然自己也需要用心去帮助别人,反馈别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之后又加入了演讲日更群……每天发一段演讲的语音。这个目前来说对我也没有太大的压力,但是我觉得需要花心思去研究怎么去做好这件事情。

加入写作与演讲日更群之后,认识了赋能王胜萍大哥。他经常会为我的文章和演讲做非常认真的点评,提出非常受用的建议。他对我的能力表示了肯定,也在不断鼓励我日更下去。他真的是名副其实的赋能王,和他对话,我觉得能量满满,也更加愿意去和大家一起去践行。

接下来我还打算,把我们线下的演讲活动与线上的演讲结合起来,发起一个每日60s的线上演讲活动,带领大家去践行,去锻炼演讲能力。

主动付出

哦对,说到这里忘了交代,之前线下演讲俱乐部的群主因为去澳洲留学,大家就推我做了群主。我本来是想做一个佛系群主,收收钱(入会需要500元的保证金),发发通知就好了。因为大家太主动了,完全不需要我操心什么。

但是有一次我们一个成员,也是推荐我加入007的胡哥,对待演讲的认真与热情深深的影响了我。我们每次做活动,他都会积极报名,他还是一个有家庭的中年男子,父母年纪有点大,女儿才七岁,平日是非常忙的,周末按理来说应该需要休息才对。

但是他每次报名,都做的非常棒,一问才知道,他在做好PPT曾经演练很多次,甚至拉着他的妈妈与女儿做观众,虽然这两位观众应该对他讲的关于管理学相关的知识毫无兴趣。

我被他的认真所感动了。

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不能这么佛系,尤其是面对这么认真的成员。所以接下来也开始认真思考这个自发成立的俱乐部的发展。开始有意识的策划活动,做一些形式上的创新与改革。

我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相关的社群运营,但既然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我为什么不利用好这个机会主动为别人做点事情呢?

在这一切的过程中,其实我有了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在去付出时间精力、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其实自己是最大的收益者。

很多为别人的付出其实最后都会反馈到自己身上来。你的用心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做的不好也可以让自己有思考的机会。

当然前提是,做这一切是不以任何其他目的为前提的。如果有其他盈利目的,自己有了一些不合适的期望,整个过程心态都会变,这样的组织也不会往好的方向去发展。

如果不是当年蝴蝶扇动了翅膀……

说这么多,似乎跑偏了,本来不是讲辉哥的嘛。

其实这几年的成长,可能只有我自己知道。而这一切成长,细细想来,可以追究为我曾经无意中看了那个女生的留言,加了「改变自己」的会员开始的。

虽然不敢说,我没有加这个会员,我就可能永远都遇不到007,永远都不会锻炼演讲技能。毕竟这些是我价值观所趋,也许我会通过其他方式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到达这一点的路径是不是更长,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惊叹于蝴蝶效应,当年的蝴蝶挥动翅膀的那一下,就是我当年看文章,做出与以往不同的改变——加会员的那一下,这一下产生的效果,到现在看来,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

很有可能我还在新西兰提前过上了“养老生活”,变成了那只快被温水煮死的青蛙,渐渐都忘了痛苦是什么滋味。

所以本文想说的,一方面是,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脱离舒适圈,做出点滴的小改变,在日后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另一方面,我觉得要持续做对的事情,哪怕是很微小的事情,比如说日更写作、演讲,每日早起等等。

这些事情在短期内可能没什么效果,自身也没什么改变,但是当积累到一定的阶段,量变有可能会引起质变。

不过请注意是可能哦,所以不要有太大的预期是最好的。不抱太大的希望,埋头去做,可以让自己保持较好的心态,也让自己容易去满足自己的一些小成就。这些小成就会推动自己持续进步下去。

如何认识辉哥?

这些,都是昨天我与辉哥一起聊天,给他充当模特之后想到的。当年我在看改变自己的那边留言的时候,应该也不会想到,三年后自己可以成一个遥远的粉丝成为辉哥众多线下朋友中的一个,还有幸为辉哥做模特,拍出一些他满意的照片来。


思考 | 你绝对不知道的「蝴蝶效应」_第2张图片
刘高兴作品

那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人问了,你和辉哥到底是怎么成为朋友的呢?

哈哈,这个就先卖个关子,以后有机会慢慢讲。

任何事情,只要你想去做,全世界都会帮你的。


追风筝的惠小画

理科女生,自然科学硕士。

喜欢旅行,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曾留学德国、旅居新西兰。

旅游业从业,擅长行旅设计。

会在分享一些我的「旅途经历」与「旅行干货」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或者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 :追风筝的惠小画 kiterunner_hua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 | 你绝对不知道的「蝴蝶效应」)